“争辩性问题”在语文课堂的巧实施
2014-06-11邹彩霞
邹彩霞
对争辩性问题的探究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一、 “争辩性问题”在语文课堂的巧操作
1. 引入发现式辩论
引入发现式辩论一般出现在课前或课程进行中,它以讨论的形式为主,论辩双方未必要旗鼓相当、人数相等,形成交锋,能出现不同观点、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即可。如《醉翁亭记》掌握了第一段的实词解释和重点句子的翻译后,从第一段当中读出了 “饮、醉、醉翁”的字眼,引出疑惑:“太守是否好酒?”这是个相当吸引人的话题,男生特别感兴趣,其中陈同学说,我认为他好酒,因为他别号叫“醉翁”(引来一片笑声),而且在文中第3段有言“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可以看出他好酒。而另一女生却另有发现,她说:“醉翁心意不在酒,在乎山水间也”,古人都喜欢用景物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欧阳修其实就想借醉翁亭来寄托自己的与民同乐的情感,此言一出,班里马上沸腾起来了。
2. 深入探讨式争辩
深入探讨式争辩一般出现在某一知识环节传授结束后,此时知识的体系尚未构建完成,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有待深入和迁移。而形式上也可以十分自由,可以是组与组之间的人数相等的争辩,也可以是相同观点立场的自由组合、临场发挥。如:《喂——出来》关于主题, “通过环境破坏之严重的现状,来揭露人性的弱点”或是“通过揭露人性的弱点,来警示人们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你同意哪种?科代表一马当先,说:从全文上看,文章的核心内容是旨在揭露人性的弱点。 张岳马上站起来反驳了: 就是因为“风”把庙吹走了,从而出现了洞,文章一开始就表明这是环境问题的问题嘛,结尾“小石头掉出来”更说明有更多的灾难即将降临,人们却毫无注意,作者这不就是写人们的无知,来警醒人们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嘛。这种深入探讨式争辩囊括整个文本内容,学生都能有话可说,所以更是呈现少有的热情,课堂气氛出现了激烈紧张而又有序的状态。
3. 综合运用式争辩
综合运用式争辩一般出现在一个单元或某一学生知识体系完成后。他形式比较完整,适当借鉴辩论程序,有一定的比赛规则。它不局限于单个学科,具有极高的综合性,是实现学科知识交叉的有效方式。在辩论过程中,它涉及的知识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如班级辩论赛: “网络的实用性比娱乐性强”与“网络的娱乐性比实用性强”在班里逐步形成了“质疑、争辩、探寻”的学科氛围。
二、灵活地“调动争辩氛围”
1. 情景激活法
如通过借助恰当的音乐、幻灯片播放湖心亭雪景的映衬、学生的精彩配词演绎,再现《湖心亭看雪》“与金陵人相遇”的情景后,再来引出辩题——“金陵人是否为作者知己”。刚刚感受了视觉的刺激,熟悉的同学参与其中,加上演员独特的演绎体验分享,争辩发言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细腻的温同学非常有条理的说:作者张岱是个孤傲、独爱孤芳自赏、甚是清高的人。雪夜观雪,偶遇了金陵人,作者内心也是欣喜地,在“人鸟声俱绝”的情况下,能觅得跟自己一样痴的人,虽两人心境不同,但他一样视其为同道中人。莫佳梁迫不及待辩驳:岱如此清高孤傲,从“强”字就可以看出,他是被强拉过去的,可见张岱是被逼的,不是自愿的,怎么会是知己呢?两种对立观点马上就出来了。
2. 质疑激活法
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学生在第一次朗读的过程中就有学生发出疑问“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是”是不是有问题呢?学生陈伟马上反应:老师“是”是不是念做“sī”。我示意他们何不查阅工具书呢,同桌马上查出“是”这里的解释是“这”的意思,仍是读做“shì”,吕高伟仍是疑惑着问“为什么我以前读的是“斯”呢?是不是教科书印错了,这个问题一出,同学们马上就兴奋了,班里也沸腾起来了,我把这个问题留给了他们,很意外的,课后很多同学查阅了各种资料,都不能解决心中的疑惑,我再示意,为何不查“斯”是何意呢?结果刘同学马上反应也是“这”的意思。难能可贵的是,学生钻研的劲头被调动了起来,他们为了驳倒对方,可以从文本的细微之处找理据,深入挖掘文本,且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背景,以便全面的了解作者的心境,更好的解读文本,这样的课堂怎会不活呢?
责任编辑 邱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