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的思考

2014-06-11汤曙东

大观 2014年7期
关键词:针织升级服装

汤曙东

浙江省象山县是有着“中国针织名城”之称的针织服装产业集群地,行业兴起于20世纪七十年代末,发展于八九十年代,发展到现在,针织行业已经成为象山最具优势的行业和出口创汇的支柱行业。目前象山拥有针织企业1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近300家,年销售额超百亿元,是国内主要针织服装出口产业基地。但金融危机后,随着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用工紧张和人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整个产业面临巨大挑战,摆在众多企业面前的重要发展课题是如何实现转型升级,本文就这个问题从若干方面展开讨论。

象山县针织服装业是从80年代起发展起来的地方优势产业,尽管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原来比较突兀的产业地位,随着其他产业的高速发展有所削弱,但仍不失为有鲜明特点的特色产业,企业个数众多,从业人员多,产业链长,产业基础扎实。但总体上针织服装产业依靠数量增长的时代已基本结束,行业面临着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必然,因此如何围绕创意为核心,把提高产品价值的品牌贡献率和科技贡献率作为目标,建设以质量为基础、以创新为灵魂、以快速反应为活力、以社会责任为实现过程的“四位一体”优势产业,是未来服装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以创意为核心,即改变以往坐等客商下单生产的传统经营方式,花功夫打造企业内部设计团队,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追踪国内外服饰流行趋势,汲取中华文明和时代流行精华,通过设计开发个性化、功能性、时尚性服饰,逐步从由客商来样下单过渡到以我为主引导客商订单的转变,达到提升订单定价仪价能力目的。服饰创意化制造的过程,同时应该是产品品质提升、科技进步和品牌建设的综合结果,创意才能得到不断强化,最后固化为企业经营的主要模式和手段,而不是仅为争取订单的临时之举,企业才能摆脱对量的依赖,但目前几乎所有的针织企业无任何产品创意可言,停留在只充当别人的加工车间角色,这种情况下市场一有风吹草动企业即陷入被动是必然的。

如针织服装产品创意确定了企业和产品定位的话,还不足以解决生产成本问题,东西地区差异决定了产业向低成本洼地转移的必然性。以2013年政府公布的最低工资为例,浙江省为1310元,而邻近的安徽省和江西省则分别是1010元和870元,差距在30%以上,同样其他如土地等要素成本差会更大,已吸引了部分针织企业在江西省波阳县开办工厂,通過几年的努力,企业在当地已逐步走上轨道。而对其他多数针织企业而言,如何加快生产基地向中西部转移是十个迫切和现实的问题,如七八十年代韩国、香港和台湾有大量成衣企业,目前均已转入中国及东南亚一样,今后沿海发达地区一般加工型服装企业因无法生存向中西部转移是历史的必然,开展好项目调研和资金、人才准备,抓住恰当时机完成产业的空间转移,这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举措之一。

在中国电商市场达到万亿级规模情况下,讨论针织服装企业的转型升级,品牌结合电商模式是绕不开的话题。以传统的店铺模式创建品牌,由于受资金和渠道限制一般企业根本无法玩转,但走电商模式也不能保证成功率,当前是数字消费的时代,电商经营者必须懂得网络生态,注意在流行文化和个性化上做文章,善于抓住青年人消费心理,集中资源展开线上和线下体验两方面营销,确保品牌渗透达到预期目标。开展电商模式的品牌创建,某种程度上摸索积累经验和模式对企业更具意义,如能夠走出传统经营思路走上轨道再伺机发展更为稳当,反之仍可维持原来的经营模式。

在当前国情下任何一个产业宏观层面的发展和调整其实均离不开政府的态度和作为,产业转型升级一直是政府积极推动的工作,但涉及规模和总量时政府可能扮演不情愿角色,象针织服装这类低门槛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更多的量意味着更多的企业数,也意味着低价格竞争和激烈的劳动力资源争夺,造成了多数企业招不到工人,甚至要依靠出高价临时雇用“加班族”来完成订单生产,整个行业劳动力价格被严重扭曲,最后冲击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过于倚重产业总量的另一个消极面是形成“以量取胜”的习惯思维,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还会影响到政府和企业决策,阻碍技术进步和品质提升。因此应呼吁政府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应有的放矢做好总量限制工作,既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又要通过其他经济、法律手段,限制非合规企业无序做大,营造有利于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环境条件。

猜你喜欢

针织升级服装
让人心碎的服装
优雅针织柔情秋意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会隐身的针织迷彩
针织与纱线
回暖与升级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纱线与针织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