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鸿照影向楚骚
2014-06-11葛怡爽
葛怡爽
摘要:曹植和屈原是我国历史上两位伟大的诗人,他们的身世遭遇、情感体验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本文以曹植名篇《洛神赋》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了曹植在艺术手法上对屈原的广泛继承,并由此阐发二人在情感上的互通,以及曹植对屈原思想人格的认同。同时也注意对他们不同的个性气质进行区别分析。
关键词:曹植;屈原;《洛神赋》;楚辞;继承
在慷慨饱满的建安文学中,“三曹”之一的曹植无疑是那个时代的最杰出代表。锺嵘《诗品》评价曹植说“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提及这位曹子建,恐怕也就不得不提他的《洛神赋》,此赋以其浪漫灵动的梦幻意境,凄美怅惘的人神恋歌,以及哀婉郁结的悲剧情致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传世名篇。《洛神赋》的艺术魅力,固然得益于曹植之斐然文采,但同时也是博采历代文学之英华的成果。其中,继承关系最为明显的或许当属屈原的楚辞了。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个性化的抒情诗人,他以旷世之才开中国古代诗歌浪漫主义诗歌先河。他的爱国情怀和高洁人格更是凝固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为历代文人士子所仰望。历史的巧合,恰在其无独而有偶。今天我们读曹植的《洛神赋》,不难看出其对洛神之美的描摹与屈原“香草美人”比兴手法的一脉相承,亦不难体悟出其文思情采的背后暗含着与屈子灵犀相通的身世之感。一个身陷于风哀俗怨、日月倾颓的曹魏,一个屹立在群雄并起、战火纷飞的战国,因为创作手法上的继承渊源以及人生境遇的惊人相似,曹植和屈原,这两座分属不同时代的文学高峰,注定遥相呼应而同辉。
一、《洛神赋》与楚辞
一篇《洛神赋》,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刻画了一位哀婉多情的女神,讲述了一段人神相恋却无法相接的爱情悲剧,诉尽人神殊途的苦闷与无奈。其文格调凄艳,辞采华茂,许多地方皆可觅得楚辞的踪影。
曹植自己于序中透露,《洛神赋》乃“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可见,曹植之遇宓妃直接由楚王幽会巫山神女的情节化脱而来。在宋玉的《高唐赋》中,巫山神女自言“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 ,而《洛神赋》中的洛水女神宓妃亦有“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等发愿之举,同样描绘了人神相接的美好想象。除了故事原型的借鉴,两者在描写笔法方面的承袭也相当明显。《洛神赋》中那句著名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多少是受宋玉《神女赋》中“忽兮改容,婉若游龙乘云翔” 的启发。观女神之情态容止,宋玉言“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曹植道:“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宋玉自身也是深受屈原影响的楚辞作家。如果说《洛神赋》对宋玉《高唐赋》《神女赋》的仿拟在乎“形”,那么它对屈原作品的传承则至于“神”。
《洛神赋》寄意洛水女神宓妃,令人自然联想到屈原《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在这些以女神传说为原型的诗歌中,“水”往往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关涉意象出现,女神们依水而生,如水澄澈,形随水赋,缘水忘情,水的灵动柔媚赋予女神形象更多内在的美感与质感。水一方面是人神情感交流的媒介,如《洛神赋》“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但浩渺烟波,同时也是恋人间的阻隔,教人望眼欲穿,如《湘夫人》“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洛神赋》的抒情场景是暮色四合的洛水之滨,作者“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于是“睹一丽人”;而《湘夫人》则是在清秋冷落的湘水之畔,“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虽为异时异地异代之作,诗文所营造的凄婉迷离的意境却是相契合的。
“香草美人”是屈原首创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王逸《楚辞章句﹒序言》中说:“《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在《离骚》中,“香草”往往象征着品德和人格的高洁,“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是以芳草配君子德行;“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是诗人对高尚情操孜孜不倦的追求。而“美人”则是一种比喻,或是以此比喻君王,“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或是诗人自况,“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屈原善以夫妇喻君臣,男女之间琴瑟和谐即是明君贤臣共兴楚国的象征。曹植的《洛神赋》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
《洛神赋》开篇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写君子乘駿马而来,接近芳草,这与《离骚》“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何其相似。见宓妃之神采,《洛神赋》道“荣曜秋菊,华茂春松”,“灼若芙蕖出渌波”;摹女神之容止,其曰:“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其间亦有“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这般采撷芳草之举。曹植借“香草”意象,于外粉饰形貌,于内譬喻美德,将洛水女神描绘得清丽脱俗,顾盼生姿。
曹植《洛神赋》通篇叙写人神相恋,终因人神道殊,含情痛别的悲歌,这一主题与屈原《离骚》中的“求女”情节甚为相似。《离骚》中主人公三次远游求女,一求于宓妃,谁料却“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二求于有戎之佚女,又因媒人从中作梗,让高辛捷足先登;三求于二姚,无奈闺中邃远,哲王不寤,“余”虽对二姚眷恋有加,也只好“怀朕情而不发”了。在这里,“美人”是诗人美政理想的象征,求女而无果,暗示着屈原在楚国多方寻求明君美政而不得,表面上写情爱受挫,实则浸透政治理想破灭的悲哀。《洛神赋》主题明显受到“求女”模式的影响:赋中广设意象,大量用喻,以华词丽藻刻画了宓妃的绝美容颜和曼妙身姿,可见作者已将最为美好的人生理想寄托于女神形象当中。接着又以细腻的笔触,摹写人神两情相悦、相感相交时的情意绵绵,“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实乃作者于现实失意的苦闷心境下聊以遣怀。然而赋的最后,“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有情人终不得眷属,只得“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徒增思慕与伤怀。人神之恋以悲剧收场,暗喻曹植理想的可望而不可即,亦抒发了怀衷情而不得诉的无限怅恨。其假托洛神,寄心君王,与《离骚》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曹植与屈原
曹植文章得屈子之精髓,其中固然有对楚辞笔法的借鉴与继承,但究其气质内蕴的契合,则实在由于二人身世遭遇的惊人相似,故能异代相感。正如清人陈延焯所言:“《楚辞》二十五篇,不可无一,不能有二,宋玉效颦,已为不类,两汉才人,踵事增华,去《骚》益远。唯陈王处骨肉之变,发忠爱之忱,既悯汉亡,又伤魏乱,感物指事,欲语复咽,其本原已与骚合,故发为诗歌,觉湘间泽畔之吟,去人未远。”
曹植与屈原一样出身高贵,且才华横溢。屈原乃楚王室同宗,《离骚》中他以“帝高阳之苗裔”自居,并说“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深以自己禀赋纯善为傲。《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他曾为怀王左徒,“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从中可见其出色的政治才华与文学造诣。曹植乃曹操爱子,曹丕胞弟,身为王侯,荣宠优渥。相传曹植自幼聪颖,十岁能诵诗,其父甚为器重。高贵的出身和超凡的才干使得他们对王业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感,因而少怀济世之志。屈原出于宗族情感,以楚国兴亡为己任,“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是何等担当。曹植“生乎乱,长乎军”,时代的洪流和父辈的熏陶让他自幼心怀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白马篇》中那个“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游侠儿便是他心志的真实写照。
然而命运却给予他们的满腔热忱以最无情的打击。战国末期的楚国政治黑暗,党人营私,怀王听信小人谗言“怒而疏屈平”;及至怀王遇害,顷襄王即位,屈原再次无端遭遇诽谤,被放逐于江南。但现实的苦难并不能磨灭他的忠君爱国之志,《离骚》作于流放之所,却仍心系宗国,“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一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最能体现屈原对理想的矢志不渝。汉魏易代之际,曹植的尊荣亦随着父亲曹操的逝世而终结,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政治压迫。其兄曹丕因忌惮其才华,有意将曹植排除在政权之外,并对他进行了残酷的打压,变易其封地,剪除其党羽,形同软禁。这种境况到魏明帝时期依然延续,曹植的后半生,名为藩王,实为囚徒,时刻处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之中,稍不留心便有性命之虞。但曹植虽身处逆境,仍不改初衷。他不断的上表陈情,希望求得朝廷重用,“建永世之业,金石之功”。“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这便是曹植以詩明志。
“发愤而抒情”本是屈原《惜诵》中的诗句,后人用来概括屈原与曹植作品的创作动机和情感倾向,可谓切中肯綮。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却无端遭谗言,“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其内心积聚着强烈的愤懑和悲痛,只得宣泄于笔端。曹植后半生的境遇与屈原很是相似,他空怀王佐之才,却沦为家族内部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常自愤怨抱利器而无所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异时时折磨着他困苦不堪的内心。相似的遭遇令曹植对屈原的悲愤之情感同身受,同时也令他对屈原的思想人格产生了强烈的情感认同。与前代的贾谊和司马迁一样,在屈原那里,曹植获得了一种精神和心灵上的慰藉。屈原对曹植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他在屈原的悲剧命运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正如那篇“与屈子同悲”的《九愁赋》:“恨时王之谬听,受奸枉之虚词”,“宁作清水之沉泥,不为浊路之飞尘”,文辞凄咽深婉,再现了屈原品格坚贞高洁,却不见容于君、不见容于世的深切哀痛,看似为屈原陈辞,实则处处暗合自己的人生际遇和身世之感。
如果说“汉人侧重于屈原思想人格的接受, 六朝人侧重于屈骚艺术美的接受” ,那么曹植身处汉魏之际,加之特殊的处境和遭遇,其对屈原的继承也就由艺术技巧直通思想人格。曹植也因此成为继贾谊和司马迁之后最能通屈原心志之人。
三、一种心绪,两样情致
尽管曹植和屈原有着诸多共鸣之处,但毕竟为两代生人。时代环境和个人性情的差异,又在两人相通的情感基调之下,造就了两种不同的格调与情致。
世人津津乐道于洛神魅力莫不取法于楚骚,却大都忽略了曹植对屈原楚辞艺术的发展,即他对“香草美人”传统的继承之中又有所突破。的确,屈原首创“求女”的叙述模式,以“美人”喻明君美政,开风气之先,对此曹植不无借鉴。但是在曹植这里,“美人”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象征性符号,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美学意蕴和情感内涵,变得血肉丰满。在《洛神赋》中,诗人以华辞丽藻刻画了女神的旷世之美,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着女神举手投足间的风姿神采。一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状尽其灵动缥缈的风姿,洛神之形美由此成为千古垂范,甚至引得大画家顾恺之为她挥洒丹青。不仅如此,诗人还对恋爱双方的情感世界加以细腻刻画,无论是人神心意相通、互生情愫时的“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还是人神道殊、含恨分离时的“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皆缠绵悱恻,哀婉动人。这段传说也因此被注入了世俗的美感与生命的张力,相信这与魏晋时期崇尚审美的新风尚不无关系。
魏晋是“文的自觉”和“人的自觉”的时代。当时,文学逐步摆脱政治附庸的地位,开始追求独立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旨趣。如果说身处烽火战国的屈原其作品虽富有浪漫抒情气质却仍以政治理想为中心,那么作为建安之杰的曹植则自然更加侧重于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和个人情致的抒写。
前面提到,屈原与曹植作品都有“发愤而抒情”特点,但情感的质地却是一刚一柔,风格也一显一隐。屈原性情刚烈,嫉恶如仇,文章亦是热烈奔放,无处不洋溢着浪漫主义情怀。“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是他对奸佞小人的怒斥和对黑暗现实的有力抨击;“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他于逆境之中对理想的坚贞不屈;“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是他坚守人格尊严,不随波逐流的写照。最终屈原为殉其美政理想,不惜自投汨罗,他的一生带有浓厚郁烈的悲剧色彩。相比之下,曹植的后半生则柔韧如蒲苇。尽管他也曾不断地与命运抗争,但往往无力改变现状,只得逆来顺受,《七哀》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即是以弃妇自比,寄寓身世。在严峻的政治环境之下,曹植不可能像屈原那般直率激烈,他不得不收敛锋芒,谨言慎行,情感表达自然也就低回委婉,含蓄隐微。如《赠白马王彪》,本应直抒遭受政治迫害的痛苦与愤懑,却多方借事借景抒情,全篇回环迂曲,情绪含而不露。“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朴质的哀痛,朝不保夕的忧愁,教人读罢断肠。
曹植的诗作或许缺乏屈原那种崇高悲壮震撼人心的力量,但却独有一份沉郁委婉的哀伤之美。同样,曹植的自我珍重、明哲保身,比之于屈原的不避祸患、以身殉国,也并不涉及境界高下之分,只不过是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与价值选择。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他们是彼此生命的一条最为贴切的注脚,却绝不是造物玩笑下一场单调的重复。譬如两座同样的高峰,却有着不一样的景致,各领一派风骚。
屈原和曹植这两个格外耀眼的名字,他们之间相差五百多个春秋,却因相似的身世境遇和相同的人生感怀而得以异代相感、灵犀互通,如浩瀚星空中两颗遥相呼应的璀璨星辰。同样怀王佐之才而不遇,同样发愤作诗而成历史的绝响,他们的才华和悲哀为后人所传唱,他们的人格和精神亦得到历代失意文士的广泛认同。
(注:本文中所有未指明出处的诗文皆为屈原、曹植二人作品中的文字)
注释:
[1] [南朝梁]钟嵘.诗品笺注[M].曹旭笺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56
[2]袁世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45
[3][南朝梁]萧統.昭明文选(二)[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610
[4][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二)[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618
[5][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二)[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618
[6]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4
[7][清]陈延焯.白雨斋词话( 卷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8][汉]司马迁.史记纂[M].(明)凌稚隆编纂,马雅琴整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315
[9][汉]司马迁.史记纂[M].(明)凌稚隆编纂,马雅琴整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316
[10][汉]司马迁.史记纂[M].(明)凌稚隆编纂,马雅琴整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315
[11][汉]司马迁.史记纂[M].(明)凌稚隆编纂,马雅琴整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315
[12于浴贤.论曹植对屈原的接受传播[J].文史哲,2010(04)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0-124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6-28
[3]小星.曹植与屈原文学创作之比较[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03)
[4]王大白.曹植与屈原:历史性差距[J].九江师专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1999(02)
[5]王绍燕.《离骚》中求女与《洛神赋》中恋爱之比较[J].学理论,2011(15)
[6]于浴贤.论曹植对屈原的接受传播[J].文史哲,2010(04)
[7]黄水云.论《洛神赋》与《楚辞》之关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