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急性期延髓麻痹患者的康复训练
2014-06-11宋蔓莉吴洁郑凌
宋蔓莉 吴洁 郑凌
【摘 要】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急性期延髓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急性期延髓麻痹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康复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在其基础上增加康复训练,最后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第2、3、4周,康复组患者延髓功能的改善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第3周的差异最为显著(P<0.01)。结论:康复训练能够有效促进急性期延髓麻痹患者延髓功能的恢复,并提高其生存质量,故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性期;脑卒中;延髓麻痹;康复训练
目前国内医院对于脑卒中急性期延髓麻痹患者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较少采用康复训练的方法,从而影响了患者的吞咽、饮水及构音等功能的恢复。而我科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脑卒中急性期延髓麻痹患者增加了康复训练,经过临床观察,疗效较好。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选取发病后出现延髓麻痹而无意识障碍的急性脑卒中患者53例,均符合1995 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 1 ],并经头颅CT等检查确定为脑卒中。其中男性31例,女性22例,年龄34岁~78岁,平均(57.4±6.4)岁。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33例)和康复组(20例),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情等情况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故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组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
康复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每天增加2h的康复训练,训练内容主要有:①发音训练:由护理人员及陪护,指导患者说“啊”,能够发音后,引导患者说日常生活用语,从单字到双字,缓慢过渡到三字;②舌肌运动功能训练:舌尖交替顶双侧面颊;③咀嚼肌运动功能训练:用力做咬牙动作;④颊肌运动训练:双唇紧闭,用力吹气鼓腮;⑤吞咽动作和摄食水训练:在放置胃管,经鼻营养的同时,每次用勺尖或注射器经嘴喂水1ml~2ml,并逐渐增加喂水次数和量;将少量糊状食物放于患者健侧舌根部,嘱患者缓慢吞咽,进食每顿由10ml增至100ml左右时,可拔出胃管,完全由口腔进食。
1.3 疗效评价方法
对患者的延髓功能进行测评,即按照表1的规定对患者的伸舌、发音、咀嚼、吞咽及饮水的情况进行评分,其总分为各项目功能得分之和。其中,增加5分以上者为延髓功能明显改善,5分以下者为不明显改善。最后分别于康复训练实施后的第1、2、3、4周对患者的延髓功能进行测评。
1.4 统计分析使用软件包SPSS 13.0对所选的病例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选用χ2检验,以百分数(%)描述。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1周后评分,分数变化全在5分以内,2周后评分有所增加,4周后评分增加明显;两组间比较,从第2周起,2组评分增加高于1组。经χ2检验,2周后两组患者的延髓功能改善方面差异明显,且以第3周的差异性最为显著。说明坚持康复训练能够促进患者延髓功能的恢复,并提高其生存质量。具体结果见表2所示。
3 讨论
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脑卒中急性期的治疗不应仅仅是单纯的药物治疗,而应该是包括康复训练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有相当部分出现延髓麻痹,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及构音障碍[2]。延髓麻痹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及抵抗力下降,而且还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及医疗费用,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3]。目前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较少采用康复训练的方法,从而影响了患者的吞咽、饮水及构音等功能的恢复[4]。但康复训练可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我们在多年临床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延髓功能评分量表,并以此为依据,对脑卒中后出现延髓麻痹而无意识障碍的53名患者进行评分,指导早期康复训练。而早期的康复训练可促进神经侧枝循环或神经轴突突触联系的建立,有助于大脑半球和延髓等部位的功能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国神经科杂志, 1996, 29(6) : 379-380.
[2]方思羽.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指南[M].上海:科学出版社,1999
:333-339.
[3] 张玉珍,苏讯,陈尊霞.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训练意义的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4):3-4.
[4]刘波,赵敬东.颈项舌下 9 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的研究[J].四川中医,2014,32 (1):14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