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上炊烟
2014-06-11许志伟
许志伟
苏州乡下,藏书镇附近的水巷子和石桥渐渐多起来了,白墙黑瓦的小院落也多了,有些老苏州的味道。赵华新在自己的核雕工作室里挑选着核子,一麻袋的橄榄核被倒进竹匾里,充分干燥后的核子依旧是灰头土脸的模样,甚至还扬起了一阵灰尘。
在高手云集的核雕重镇苏州,赵华新可谓是新兴力量。在雕佛教以及神兽题材的大环境下,他开辟了新的方向——用核雕去彰显浓浓的文人情怀……
雕出文人情调
一枚细长的橄榄核随意地摆放于紫檀小架几上,斜阳的暖调子给了它厚重的包浆。细赏之,但见古松遒劲,画亭翼然,远处江平水阔,沙鸥翔集,山色葱茏。有蓑笠翁拄杖行于短桥,踯躅间欲登江中扁舟而行……宋人画意跃然而上。这件名为《溪山行旅》的作品,无时无刻不散发出淡雅别致的气息,实为工作室中的点睛之笔。
创作者赵华新今年38岁,虽然年纪不大,但阅历奇多。早期他曾皈依佛门,后来还俗,师从袁耀、蔡云娣等多位名家大师,进行石雕创作。由于雕刻石头吸入大量粉尘对其身体造成了影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改行进入核雕圈。
刚踏入这个圈子,他就标新立异,醉心于尝试新事物,“薄意山水的手法在田黄章料上用得很多,我借鉴了一下,试着在核雕上来表现,效果不错。”好奇对于工艺美术师来说,是一种很棒的优点,突破往往在不经意的试验中,赵华新更愿意在一些看似毫不起眼的题材上去试验传统的技法。
一把荸荠、一个枯莲蓬,几枚板栗、老菱角,虽皆是些乡野之物,却得尽自然妙趣。这些身边的琐碎都成了赵华新创作中的好题材。
所谓“文人气息”,就是将文人雅士所追求的高山流水、小巷人家、山野趣物都化为核中景致。取材于世俗百态,才能引起文人的共鸣。《晨炊》堪称“文人气息”的典范——残山剩水、枕河人家、老树古桥、烟雨楼台在刻刀下渐渐清晰而温润起来,橄榄核的屑沫子轻轻滑落,红铜色的核肉宛若古铜器上的包浆,慢慢从灰涩的表皮中剥离开来……看着赵华新的作品,顿觉轻松盎然。
核中有浮雕
“核雕对橄榄核的挑选相当苛刻,直径超过2.2厘米,长度4.5厘米左右,颗粒饱满、光滑、红润的核子,是核雕大师们的心头好。这样的好料子,百里无一呢!”赵华新笑着说,一枚上佳的核子,原料的收购价甚至要超过1000元。用于雕刻的橄榄核要在树上留到熟透方能采摘,否则就太“嫩”了,容易开裂,油性和红润度也不够。在核雕师的眼里,每一粒核子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适合表现不同的题材。除了雕刻文人系列作品,赵华新对传统题材也是得心应手。因为之前曾有雕过砚台、石壶的经历,所以在技艺上,他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人家雕的罗汉头都是立体圆雕,我想,是不是可以变化一下,将罗汉人物独特而丰富的面部表情,用多层次的高浮雕来表现,质感会更好。”赵华新觉得,即便是创作传统的佛教题材,也能改变传统圆雕的常规技法,而用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等技艺来营造庄严妙像。
创作《妙像》时,赵华新就刻意用高浮雕技艺来制作罗汉面部,将丰富的肌理、神态细节在小小的平面上凸显出来,充满了立体感。而原料的另一面则索性留白,保存着橄榄核的原始状态,那种粗粝而本色的留白与雕刻面的细腻、变化丰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令人过目不忘。
随欲而为灵感源
一把藤椅,几十把刀具,基本就是核雕所需的全部家当了。赵华新的雕刻台其实不过是一张红漆早已斑驳的旧课桌,桌面上码放着雕刻用的各式刀具、带着灰皮的橄榄核原料、游标卡尺、一块显然用了很久的木板被牢固地钉在桌子上,满是刀痕。
作为传统手工艺,核雕所需要的工具并不繁缛,有些工具甚至是核雕师傅们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自己制作的。同样是一把刻刀,却能将一枚枚粗陋的橄榄核雕刻成千变万化的玩件,被浸润出油亮的光泽。夜雨篷窗,摩挲把玩之际,何曾记得它当初土头土脑的模样?
然而经过赵华新之手,这些橄榄核脱胎换骨,重焕生机。将它们细心地串起来,绕于腕间,闲时更常于掌中把玩摩挲,不几日即宝光内敛,或精穆精纯,或凝泽润雅。借一丸细木,施以巧思妙手,即可成为燕闲清赏之韵物,也是件快意之事。
“有很多作品,我就是做给自己的,不想去迎合谁,也不会考虑市场是否接受,自己喜欢就好了。”赵华新说,不受羁绊,信马由缰的创作能带来泉涌般的灵感。之所以他的作品以精巧、细腻、温文雅致见长,想来,也不无道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