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华立:我最怕改革止步

2014-06-11杨光

中外管理 2014年6期
关键词:总编室湖南卫视湖南

杨光

张华立,中国电视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从1990年代初创立的《焦点》栏目,到在湖南娱乐频道推出开启草根元年历史的《超级女声》,再到“造星梦工厂”天娱传媒的创立,湖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总编辑、湖南卫视总监张华立,不仅是湖南卫视每一个辉煌时刻的见证者,还是重要的变革推动者。

而被台里亲切成为“华台”的张华立,却自称为湖南卫视的“车间主任”。

与此同时,张华立早年亦是一位诗人。至今面对面的举手投足间,依然豪爽而率真。作为一个对传统文化非常痴迷的人,却领导着一支流行文化制作团队,这构成了张华立独特的风格。在与《中外管理》的交流中,我们强烈感受到他在现有体制下对市场化道路坚定不移的信心,以及他骨子里对整个社会和文化产业的超强使命感。

创新,始于精准定位

《中外管理》:在湖南卫视的历史上,您认为有哪些对形成湖南卫视的创新气质产生重大影响的节点事件?

张华立:有两点。一是撇开原来的湖南电视台,湖南经视“另起炉灶”,给湖南卫视带来了很多的动力。很多人会说1997年卫视上星是重要节点,但我认为这个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为那时每个省都有一个台上星,大家没有差别。二是2002年,我们为期三天的闭门研讨会,确立了“快乐中国”的基本理念,决定把综艺娱乐节目作为主要内容结构的定位。(湖南卫视的)一切都可以追溯到这一点。

《中外管理》:湖南卫视创新气质和创新基因的来源是什么?

张华立:人们总爱说湖湘文化,其实湖湘文化包含有很保守的东西。准确说,湖南文化是很激进与很保守激烈冲突的一种奇特文化。

具体到湖南卫视,保守的力量不强大,整体上是一个改革的气息,这是了不起的。要说创新来源,偶然性的原因是有一个好的领头人——老魏(指原湖南广播电视局局长魏文彬)。没有他,湖南作为一个农业省,湖南广电做出成绩的概率不大。

创新已经成为一个陈词滥调,但在湖南广电,创新确实变成了一个遗传基因。创新本身是一个动力,否定自己也是一个动力。否定掉过去的东西,要尝试未知的东西,哪怕失败。湖南卫视对失败的包容性很大。

另一个创新来源,是差异化竞争的定位。我们比较早地定位于两类人群:女性观众和青少年观众。因为通吃的内容毕竟是少之又少。创新一定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曾对实习生讲:怎样写好新闻稿?很简单,就是把你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否定掉,就完了。因为90%的人都是按照第一个念头来写。你如果能不断否定前面的,后面的一定会更好。我们内部有一句名言:创新是一个苦力活。

严防“经验主义”陷阱

《中外管理》:您几年前曾说过,创新就是打破原有的经验,而经验很容易被误认为就是规律。湖南卫视这几年显然又积累了很多经验。您此时如何解读这些经验?

张华立:这是有引号的经验。人类的知识主要来自于经验,但是作为一个文化创意单位的人,特别容易为过往的知识所牵引,包括个人基本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等。对中国这个竞争过于激烈的电视行业中,我觉得应该提更高的要求。在湖南卫视,跟自己较劲,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团队与团队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氛围。

《中外管理》:这种打引号的经验,在湖南卫视内部,依然存在吗?

张华立:多了去了!到处都有!所以一定要不断地去激荡。我就是辅助吕台(指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芒果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吕焕斌)管理湖南卫视的一个“车间主任”,时时刻刻与我的团队在一起,发现任何问题端倪,都要立即给他们亮红灯。尤其是一些老牌节目,比如《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我特别怕他们陷入到以往的经验里面去,或者是满足于现状。

体制下的市场化探路

《中外管理》:《爸爸去哪儿》与《我是歌手》,都是版权引进,外界在为湖南卫视喝彩的同时,总期待属于中国自己的原创佳作。您认为中国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张华立:作为一个行业,是要大锅饭、平均主义?还是要着力培养几个有特色的集团,壮大起来与国外竞争?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我们必须运用市场的杠杆,创造三到五个大型集团,才有资格向国外推广我们的“中国梦”。我们的文艺作品,才能够影响好莱坞,才能够影响欧洲。不然永远是自说自话,自娱自乐。湖南卫视现在70个亿,别人说不得了,我说这算什么!我一直讲,在现有的框架下面,所有省级卫视在一个起跑线上。

《中外管理》:但我也注意到,《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都比韩国原版更成功,您认为原因何在?

张华立:韩国人牛在创意上,我只不过是买人家的模式。而我们的手工活好,湖南卫视的电视技术是世界水准、中国一流的。还有就是我们的编导和工作人员太能吃苦了,吃的苦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比如《爸爸去哪儿》和正在播出的《花儿与少年》。

《中外管理》:天娱是您一手创立的,它在整个芒果生态系统里,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您当初是怎么考虑的?觉得它的作用符合您的预期吗?

张华立:第一句,远远低于我的期望;第二句话,在没有支持它、没有改制的背景下,它能够做到目前的水准,依然是中国最大的艺人公司,说明管理层非常优秀。

说到初衷,本来默默无闻的一个小姑娘,由于上我们的节目,第二年个人身价上亿,但过后我们反而请不来她!多刺激呀!就这么简单。我们造了这么多明星,为什么不能为我所用?于是老魏说要搞一个艺人公司,我说我来搞吧,没跟任何人打报告。天娱是在这个背景下成立的,后来移交给了卫视。

市场是简单的,市场经济就是契约经济,合同经济。一分钱买进来的东西,一分二卖掉,就这么简单。但是计划经济就是复杂无比的,要看这个人的脸色,还要揣摩那个人的意图。既要情商,还要智商,磨死人。

《中外管理》:尽管您觉得湖南卫视的机制有那么多的不圆满,但是还是领先于很多其他的台。下一步要想继续领先,您觉得它的机制改革方向是什么?

张华立:市场化。我觉得湖南卫视首先作为一个渠道和平台,应该更加开放,吸纳更广泛的人才。但在事业体制里,还无法做到。在湖南卫视内容品牌下,已有很多与湖南卫视联系紧密的公司,天娱只是其中一家。这样的公司,我希望多多益善。

把裁判员变成运动员

《中外管理》:很多业内分析认为,湖南卫视率先推行的独立制片人制是领先同行的。您对湖南卫视的独立制片人制怎么评价啊?是否打算有哪些进一步的变革?

张华立:2008年我从娱乐频道回到湖南卫视,想实施独立制作人制,但按我自己的标准看,我们还完全没做起来!现在还是一种人为管理的状态,不是一种科学管理,主要靠情感联系。当然,我们率先尝试一些新的激励机制时,比如以制片人名字冠名团队,给了制作人更多的尊严和事业感,让他们有一定的管理空间。对文化人来说,尊重是第一位的。所以我们能吸引、凝聚一批人才。

现在我们制片人制度真正区别于同行的,是跨团队作战。比如我有一个项目,一天之内,可以整合三个团队去做。以前,一方面制片人做了很多好片子,但没有片子做的时候,团队还死死地在他手上。而别人如果有大的项目,就找不到人手。那为什么还让他继续垄断?

《中外管理》:那么这个改造具体是如何进行的?

张华立:与两个部门有关。一是节目制作中心,这是湖南广电最有核心竞争力的部门,负责资源的整合、分拆。二是把总编室改成“市场部”。制片人(作为运动员)在电视台是最有压力的,但是以前的总编室总是坐在一边做裁判。这几年我进行了成功的改造。原职能不变,但一旦面向市场,总编室就是“市场部”。除了传统的导向功能要负责,我把订制功能也放到了总编室。这个“马路”上面跑什么样的“汽车”?全部要由总编室来定。这就需要敏锐的市场嗅觉。现在,我们节目在早期的创意、项目的订制、跟踪管理,总编室都跟得非常紧。最后他们的奖金也与项目收视率挂钩,让他们有成就感。现在,我们节目内容的发动机,很大程度源于总编室。

《中外管理》:在湖南卫视的体制改革上,您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

张华立:这两年我们对节目制作中心和总编室的改造,还是比较成功的。这也是为什么能够维持这么大的一个生产量,还没有崩溃的原因之一。等到大家形成习惯了,下一步就要形成制度。中国的管理特色,就是如能在习惯的基础上,整理一套制度,它能够推行。如果还没有这个习惯,你把制度给弄出来,就会遭遇很大的阻力。因此我们往往只能用惯例来代替制度。因为我们还不是纯粹的市场机制。

《中外管理》:在带领湖南卫视的这些年,令您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

张台:2012年,最惨时湖南卫视收视排名掉到了全国18名!甚至坐电梯,任何一个人都在教我湖南卫视应该怎么办。但我一点都不着急,在后来召开的动员大会上,我说一定能带领湖南卫视回到正确的轨道上面。我当时跟老魏(已调任省政协副主席)表态,就三句话:第一句话肯定是我很焦虑。第二句话是我很享受这个危机。湖南卫视天天是第一名,这个第一名能持续到什么时候,要研究。2012年的危机,暴露了很多问题。能够发现问题,对一个管理者来说,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最后一句话,我有信心。有信心才会享受。遇到危机的时候,领导者要有定力,要有担当,要扛得住。比如,对《花儿与少年》,我承认我也犹豫过,差点耽误了,为此我两次向团队道歉。

拒绝沦为新媒体打工仔

《中外管理》: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湖南卫视迎接这个挑战的难点在哪里?

张华立:湖南卫视与新媒体的受众重合度其实很高。怎么样把免费的观众变成付费的用户,这是湖南卫视的一个根本挑战。这需要技术上的革新。对于内容团队来讲,做任何一个创意的初始,一定要与技术融为一体。过去包括现在,都是割裂的。

今后我们建设的团队,应该是包容了内容创意和技术创意的团队。这样才能够做出一个既能够在传统渠道奔跑,也能够在新媒体奔跑的内容。但彼此割裂的传统习惯有点根深蒂固。所以这是我们一个比较大的挑战,也是要着手的一件工作。

《中外管理》:这几年的趋势是传统媒体开始跟着新媒体走,新媒体制造什么话题,传统媒体立即跟进。但是湖南卫视作为传统媒体依然在主导新媒体的眼球注意力。您怎么看这个“反常”现象?

张华立:我自身有一个转变的过程。我在国内算是比较早提融合传播的人。当时提融合传播,主要是想拿新媒体为我所用。做《超级女声》时,我提了一个观点:要去中心化。湖南卫视只是《超级女声》的操作者,而所有的渠道都可以享用这个内容,我无偿地提供。

但后来,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传统电视台沦为了一帮可怜的打工仔,失去了议价能力。

而台网互动,是一个伪概念。不在资本层面进行融合,这种融合是不存在的。终有一天,当新媒体也开始专注于内容生产的时候,我们就失去了饭碗。

《中外管理》:您觉得未来湖南卫视在资本层面上,将“以我为主”地去与新媒体结合才有出路?

张华立:对。当然整体的趋势要接受。竹简取代甲骨,纸张取代竹简,电脑取代纸张,这是物理介质发展的必然,没有什么好悲哀的,每个人都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好处。

但是作为一个行业来讲,如果老是用几十年的规则来固守某种理念,无疑是自缚手脚。这个时候,对我们中国广电行业的机会还是挺大的。只要在政策层面,在资本层面,给予更多活力的话,我想我们还是有前途的。

《中外管理》:以前听说您每天用50%的时间,来想当下的事情;20%想想明天的事情;10%补救昨天的事情;剩下10%的时间发呆。您现在的时间分配还是这样吗?

张华立:差不多,我还是一个自由的人。我是能够卸压力的人,天大的压力也就那么回事,反正天也不会垮。特别是在回家以后,我绝对不讨论工作。

《中外管理》:最后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湖南卫视失去了创新能力,您认为会是什么原因?

张华立:肯定是改革止步了,管理层腐朽了!

猜你喜欢

总编室湖南卫视湖南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探析总编室人员应注重修炼的意识与能力
从湖南卫视的成功看人力资源管理
总编室视觉艺术部 介是一个魔性的团队
湖南卫视原创真人秀的特色——以《一年级》和《奇妙的朋友》为例
关于新时期出版社总编室服务职能的思考
媒介融合时代下电视媒体的应对——以湖南卫视《超级女声》重新启动为例
总编室工作的“五项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