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摄影师的功课
2014-06-10史金明
史金明
在干什么都需要营销的今天,摄影师史宏伟的低调真心令人印象深刻。朋友间口耳相传,这种比较传统的推广模式,一直是他宣传自己“宽地”人像摄影工作室的主要方式。“经营自己的生意就像做人一样,踏踏实实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才是最重要的。作品过关,客人信任你,你才有在这个市场上生存下去的机会。”
谈到工作室为什么叫“宽地摄影”,摄影师史宏伟说,是希望自己能更独立一些,自己的生活和事业拥有更广阔的天地,而且,工作室处于宽街和地安门之间,正好与之呼应。
自然最可贵
因为觉得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非常重要的一种存在,同时在对人物细微表情的捕捉上总有一些灵感,所以史宏伟一直从事人像摄影。他说,能拍到不同的人,去体会、认知不一样的个体,这正是他的兴趣所在。
拍摄人物,他不喜欢太多的矫揉,因此在他作品中很难看到过多的道具、另类的服装、千篇一律的动作和标准化的表情,他希望一切都是自然的。“比如有些明星,笑起来就只有七分笑,已经僵化了,不如那些普通人笑起来那么动人,自然的状态是最可贵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面对镜头都会表现得自然,史宏伟就会在沟通的基础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做一些小调整,让客人放松下来后自然地表达自己。
尊重客户意愿
当然,不是所有的拍摄项目都能让摄影师自由发挥,比如杂志的委托拍摄就需要与杂志总编、图片总监开会协商拍摄的具体要求。“一些偏女性主义的杂志会需要人物摆出叉腰的姿势;而一些女性时尚杂志,则可能要求模特表现出“投降”的姿态,就是手臂向上自然延展并摆出造型,以展示女性的温柔妩媚,这和杂志的定位有关。人物的动作是被框在杂志的定位里面的,与生活是拉开距离的,但是这符合市场需求。”虽然一直在追求自己喜欢的拍摄方式,但为了工作室的发展,史宏伟还是会接拍商业项目,一方面可以获得不菲的收入,另一方面可以为自己的工作室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顾客就是上帝,只有客户认同你的产品,你才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而文化创意产业又是一个高度多样化和个人化的产业,当摄影师和客户的理念发生分歧时应该怎么办呢?史宏伟给我的答案是:让客户满意比较重要。
“我会在保持自己原则的前提下,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你的客户为什么来找你,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更多的客户看到了你的作品,认同你理念的,才会来找你,这本身就是一次筛选。但是即便有了这个先期筛选还是会有一些问题产生,比如客户不明白摄影师的想法和创意,这时候我就要适当地向客户妥协,这是对客户的责任心,也是对自己负责。摄影师和器材商是一样的,都需要对售后负责。”
肖像权协调
不论是商业项目还是给普通人拍摄肖像,版权保护一直是人像摄影领域的关键问题之一,所以,文化创意产业在美国一直被称为版权产业。
在这方面,史宏伟介绍了他的处理经验:“如果要使用为客户拍摄的个人照片,摄影工作室都会与个人签订协议;名人的照片一般没有特殊的肖像权,因为公众人物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或宣传报道的需要,其肖像的使用可以不经本人同意,一般不产生额外费用,都是互惠互利的;当然,使用方需要正当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不损害公众人物的合法权益。”
“而接受杂志社委托拍摄的作品,一般来说照片的版权归摄影师所有,有的会要求把版权让渡给杂志社,”史宏伟介绍说,“但这些都需要在拍摄之前签订的合同中体现,所以从事商业摄影,法律意识一定不能淡薄。”
对于怎样的照片算好照片,史宏伟有自己的理解。他说:“好的摄影作品是有空气感、呼吸感的,像素多少只是一个基本问题,一张照片能够被放得很大,这不是最高要求,就像一个人画了一辈子油画,光画面大是没用的,它必须通透。”
要想让摄影达到一定水平,史宏伟提议年轻摄影师:“热爱摄影就应该有所行动,不要讲太多的条件,就像爱你的孩子一样。”要趁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多付出、多参与,获得更多的感受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