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态化、地域特色城市规划设计

2014-06-10李丰春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生态化城市规划规划设计

李丰春

摘 要:在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城市规划设计能够展现城市的个性特征、能够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及文明程度。随着现代生态环保工作的不断深入、随着绿色生活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城市规划中生态化、地域特色的规划理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生态化、地域特色理念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融入,能够增强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针对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该文就生态化、地域特色城市规划设计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生态化 地域特色 城市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a)-0225-01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城市经济发展及社会发展目标进行的土地规划,是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工作。在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针对城市发展需求、针对城市居民对居住生活环境的需求,城市规划设计中需要不断更新设计理念。以长期规划为中心、以生态化设计为基础、以突出地域特色为重点,科学的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满足新时期下城市旅游经济、地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另外,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还应关注地域特色及地域特点,针对地质、气候、文化传承等特点开展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实现城市经济法发展、宜居环境建设的目标。

1 现代城市规划设计趋势分析

在我国经济高速、稳定发展的今天,人文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其中城市公共交通能力、城市生态环境、城市规划等是人们选择定居地的重要因素。而且,城市规划工作的有效开展还对城市招商引资、城市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理论研究及实际经验总结中,生态化、特色化的城市规划设计是影响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关键。现代城市规划设计正向着生态化、特色化的方向发展。通过生态化城市规划设计,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满足城市生态保护目标。通过特色化城市规划设计,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潜力、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针对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城市规划设计正向着生态化、特色化的方向发展,这为我国城市规划设计指明了方向,促进了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

2 生态化、地域特色的城市规划设计

2.1 城市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传统城市规划设计遵循整合原则、经济原则、安全原则及社会原则。整合原则从城市经济发展角度对城市空间布局进行规划设计,满足城市居民生活、商业、文教及工业发展需求。经济原则是以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为中心,尽量减少耕地占用的原则。通过经济原则的遵循,实现保护耕地目的。安全性原则是为了满足城市防火、防洪、防泥石流等需求以及治安、交通需求所标定的原则,其能够有效保障城市居住安全。社会原则是在城市规划中满足全体市民服务的基本原则,是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繁荣经济的基本原则,是满足市民各种需求、促进城市发展的基础。

2.2 生态化城市规划方式与要点的分析

在生态化城市规划设计中,根据生态环境保护、利用的需求,城市规划设计应注重以下要点。结合城区地理特点、结合水文地质情况,以生态环保理论为中心、以生态宜居环境设计为重点,实现生态化城市规划目标。在这一过程中,规划设计应改变传统集中式城市规划设计思想,以分散型、多中心的网络化城市群规划设计理念为中心,改变传统集中型、环路型城市规划习惯。以分散型网络城市群为基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降低人口密集及交通拥堵等问题的发生。利用分散型网络化城市群设计方式,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并极大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城市环境品质,为促进城市建设与发展奠定基础。

另外,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应将生态城市设计观念融入到规划设计的实际工作中。针对城市建设发展对自然空间的占用,加大城市自然绿地空间的利用与保护。将城区内原有自然绿地以公园、绿地等方式进行保护,提高城市自身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城市自身的空气净化能力,满足现代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

在生态化城市规划设计中,还应注重城市水源地的保护,严禁水源地周边工业项目的审批。同时加快对现有城区企业的动员,将工业企业搬离市区,以集中式工业园区的方式、以技术改造等方式降低工业企业废水废气排放,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2.3 地域特色的城市规划设计分析

以地域特色为基础的城市规划设计能够突出城市的形象及特点,为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城市招商引资等工作带来新的发展点。根据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现状及需求,在以地域特色为基础的城市规划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根据城市发展战略从全局出发对城市进行规划与安排,以此实现城市空间的有效利用。同时,根据城市建设与发展这一连续过程中短期、中期、长期建设计划,确定规划设计工作的重点,实现城市建设与规划的协调统一。在规划设计城市旧城区的过程中,对于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应在规划设计中加以保护,并对建筑周边环境进行改造,时期成为城市标志性建筑,突出城市文化与艺术魅力。

根据城市建筑物对城市文化的影响,在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还需要注重城市规划对城市文化的体现。以文化特色为基础,突出地域特色,避免城市传统文化及地域特色文化流失、照搬其他风格对城市品味的影响。从城市文化入手,实现城市地域特色体现目的、促进城市特色经济的发展。

在城市地域特色规划设计中,规划设计工作中还应注重民族性、地方性、个性化文化的塑造。针对城市所处地域的特点,以本地域风格的建筑为主体、以满足城市特色建设为重点,实现突出地域特点的城市规划目标。避免过分追求时尚、流行影响城市特色的构建。针对城市内各民族聚集情况,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还可以考虑民族聚集地的规划方式。按照名族特点划分城市规划区域,实现不同风格的、各具特点区域特色,为提高或促进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3 强化城市基础调研,突出城市特色

针对城市生态环境基础保护需求、针对城市规划建设中地域特色突出的需求,在城市规划设计前,相关部门及有关人员必须强化对城市基础的调研。通过生态基础的调研、通过对城市文化及历史建筑的调研,掌握城市基础情况。同时,还需要对城市居民的构成、民族特点等进行调研。以一手资料为基础,运用空间科学、人文学科及文化特征等理论指导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为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作奠定基础,为新时期和谐社会构建中城市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4 结语

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城市是构成社会的基础单元、是保障我国公民居住环境的基础。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人民对居住房屋环境、居住城市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老城区改造脚步不断加快的现状,我国各城市应提高城市规划设计能力及设计水平。针对城市地域特色及生态环境的特点,构建更加自然、和谐的城市环境。同时,借助老城区改造契机合理规划城市各区域功能。以生态保护理论及传统文化保护需求为基础,实现生态化、地域特色化的城市规划设计,提高城市宜居水平、促进城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促进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志军.关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保护理论应用的分析[J].城市规划与建设, 2013(9).

[2] 马琳.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2013(11).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态化城市规划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作品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规划设计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语料库与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
生态化生存:“打群架”时代
浅析城市规划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