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管理博物馆图书资料的几点建议

2014-06-10王芑菲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图书资料科学管理博物馆

王芑菲

摘 要:图书资料管理是博物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图书资料的管理和文物陈列展览、藏品保管、导览讲解、古建筑修复和科研工作而进行的图书、文献史料、等工作都是密不可分的。要使博物馆图书资料工作跟上新时期的步伐,就必须搞清图书资料工作的定位, 强化知识管理以及改变工作模式等方面入手,对博物馆的图书资料实行科学管理。

关键词:博物馆 图书资料 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a)-0186-01

博物馆现在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随着国家对博物馆事业给予的政策支持,博物馆获得了较大较快的发展。图书资料工作的重要性在博物馆各项业务工作有序的展开后中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凸显出来。

博物馆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是博物馆业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围绕文物陈列展览、藏品保管、导览讲解、古建筑修复和科研工作而进行的图书、文献史料、电子档案的收集和整理,但在博物馆学中往往是薄弱环节,因此,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利用博物馆图书资料,在博物馆业务研究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提升博物馆整体业务水平的必备条件和关键环节。

1 保管人员是科学管理资料工作的核心

首先,图书资料保管人员是科学管理图书资料工作核心。博物馆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不同于普通的资料档案管理,它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拥有一批思想活跃、业务知识熟练、有创新精神的图书资料保管人员是做好图书资料科学管理工作的后盾,要求他们不仅要拥有较强的档案管理技能和一定的文博专业知识,还要熟练掌握现代科技在图书资料管理中的应用技术,以适应档案现代化管理的需求,所以说,全面提高人员素质,势在必行,彻底解决人员知识结构老化、管理手段陈旧、工作效率低下的现象。一是“请进来”,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养人才,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讲授图书馆学、文博、历史、考古、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二是“走出去”,开拓眼界,相互交流,学习同行中的先进经验;三是在当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下,计算机的应用触及到图书资料管理领域的各个层面,正逐步替代手工作业,所以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术的专业人员是必不可缺的。

2 图书资料的有效保护是科学管理图书资料工作基础

图书资料的保护,即是用科学的方法来防止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图书资料的损害,使图书资料本身的损害控制到最低限度,保持图书资料原来的面貌。博物馆的任何研究工作都离不开资料,我们在重视文物保护的同时也要重视图书资料的保护和管理。第一,图书的收藏要有主有次,应与博物馆的研究方向相对应,就我们而言,就应侧重于收藏有关清史、文物陈列与保管、古建筑修复等方面的书籍,增强专业图书的力量,并且要及时了解、掌握文博界的信息动态,拓展自己的学科知识,有选择性的引进新书,使藏书始终处于良性循环,提高利用率。第二,要减少温湿度、霉菌、灰尘、生物等自然因素对图书资料的破坏,由于资金缺乏,我馆图书资料不能全部存放在展柜内,有一些常年无人查阅的图书就会扎捆闲置,这样就很容易受到温湿度的影响,从而促使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助长霉菌的生长,极大的影响了图书资料的保管。为了完好的保存图书资料,我们可以配备相应的机械通风设备和除尘设备,将温度控制至18℃以下,相对湿度在65%以下,定期对书柜内的图书资料检查,更换樟脑精或樟脑丸,还要定期在库房内投放灭鼠药,最大限度的减少霉菌、虫害、老鼠等对图书资料的损坏。第三,避免人为因素对图书资料的损坏。主要是提高借阅者对图书资料的保护意识,借到的资料要加以爱护,不能随意把自己需要的资料从中截取下来,破坏资料的完整性,尽量保证原来的面貌。我们重视文物和古旧珍善本图书的保护,更不能忽视对近现代图书资料的保护,博物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效益,我们离不开藏品,同样也离不开丰富的图书资料资源,因此保护文物和保护图书资料都是十分重要的。

3 现代科技的充分应用是科学管理图书资料工作途径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给博物馆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在做好传统管理模式的前提下,将计算机、互联网等先进的技术运用到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实现档案管理自动化、智能化,更好的发挥图书资料室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有效地发挥图书资料信息服务社会的功能。一是建立智能化的文献检索系统,将现有的图书资料分出类别,每件编出规范的档号,存放在固定的展柜内,并逐件录入文献检索系统,以便查阅和检索,这将有效的减少手工翻阅的时间,很好的提高图书资料的利用率。二是资料中的照片、图片会因时间长久而出现退色、渗化和消褪,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和数码技术相结合,有效地进行技术处理,尽可能的维持资料的原始面貌,有利于保证对电子照片、影视资料等的完整长期保存。三是可以利用网络互联实现对文献资料的共享查阅,资源共享是图书资料管理的目的,而支持图书资源的是丰富的馆藏文献,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扫描仪、缩微摄影技术等现代电子技术将图书资料复制下来,转化为电子文件,专门建立一个“博物馆图书网”,将可以共享的资料贴在网上,细化类别(历史、考古、导览讲解等),并详细的注明年代、作者,真正的实现馆际之间的资料共享与业务交流,总之,更现代化、专业化、系统化的管理图书资料将是未来图书建设的必然之路。

图书馆则可从深层次开发文献信息入手,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科学而实用的组织管理,经过分析、比较、识别、研究,将无序分散的信息形成有序的网上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以帮助网络用户更好地更方便地利用网络信息,实现‘知识导航目标”。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完成所有图书资料的微机统计与输入工作,对部分价值珍贵的文献资料采用扫描和拍摄的技术将信息转化为数字化储存。当然,博物馆图书资料的网络建设还是一个渐进过程,不过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是博物馆图书资料发挥其应有价值的一个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赵杰.中国历代文物保护制度述略[J].考古与文物,2003(3).

[2] 钱笑君.浅谈博物馆的培训教育工作[J].大众文艺,2011(11).

[3] 杨凤明.浅谈“博物馆之友”的发展及其现状[J].丝绸之路,2011(16).endprint

猜你喜欢

图书资料科学管理博物馆
科学管理幼兔
种植苦瓜 如何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创奇迹 流翔高钙显神威
博物馆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关于图书资料管理创新的分析与研究
近代杜定友图书资料管理思想的思考
促进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的策略分析
露天博物馆
图书资料管理现代化途径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