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陪读家庭的调查研究
2014-06-10王素娟李双奎
王素娟 李双奎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会宁县;陪
读;分析;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 G5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8—0074—0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越来越被国人所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当今中国36.8%的家庭存在陪读现象。在甘肃这样一个农业大省内,“陪读大军”或“中国式陪读”现象比比皆是。其中,农村中小学陪读占了一大部分。本文以甘肃省“西北高考状元县”——会宁县为例,对甘肃省农村中小学陪读家庭进行调查研究。
一、 会宁县农村中小学陪读家庭分析
本次调查选取了县城两所高中和乡村一所中学,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89份,回收率为80.9%,覆盖会宁县21个乡镇,89个家庭。被调查者中,男性占31%,女性53%,年龄大部分在41~50岁。根据spss分析数据可知,被调查的89个陪读家庭中,49%的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为打工,年收入为一万元以下,这些家庭一般都是来自较为偏远的山区和乡镇,其基本情况如下。
1.陪读学校类别及学生性别。会宁县的农村中小学陪读,基本涵盖了县内各种学校。其中,高中陪读最为普遍,占64%,其次为初中。在被陪读学生中,男女比率基本持平。这些家庭一般是由一个家长同时陪读1~2个孩子,陪读时间长达两年至三年甚至三年以上。家长认为,一旦开始陪读,就要一直陪到孩子考上理想的学校为止。
2.陪读形式、花费及居住条件。由于陪读人员的文化程度较低,并且没有一技之长,46%陪读人员都在学生上课期间打工或做小买卖。陪读花费一学期一般在1到5千元左右,部分花费达到一万元以上,占家庭总收入的50%左右。80%的陪读家庭以租房为主,一部分陪读家庭住亲戚家,只有3%的家庭自己买房。其中,80%的租房只有10㎡,较大的也只有20㎡。每家只租一间房,家长及孩子吃住都在房内,食物绝大部分是家里自带。
二、陪读对农村家庭的影响
1.陪读给家庭带来的积极影响。选择陪读的家庭,一般意义上都是家长觉得孩子是可造之才。48%的家长表示,陪读期间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另外,在陪读期间,很多家长选择一边打工一边照看孩子,能够降低家庭花销。
2.陪读给家庭带来的消极影响。(1)农业生产减少,荒地增多。会宁的农村,锁门闭户已不罕见,荒地越来越多。调查中,49%的家庭表示自从陪读后,家里的农业生产减少了。“陪读是几年的事,种地是一辈子的事”总结了会宁人对教育和种地的看法。(2)留守男人、老人增多,生活困难。在会宁,由于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留守儿童不多,一般是父母带孩子求学又打工,老人在家务农,生活不便。由于陪读的绝大多数是母亲,一部分父亲留在家里务农照看老人。这些男人由于传统习惯,不愿意干家务活,生活处于应付状态。(3)加重家庭经济负担。1998到2006年,甘肃省农民人均学费支出年均增长率为18.9%,自2006年以来,国家实行减免学杂费等政策,花费有所减少。但随着物价的不断攀升和陪读催生的“租房热”,导致陪读花费逐年增长。陪读期间,经济困难成了家庭中最大的困难,很多家长都认为,坚持到孩子考上大学,经济困难的情况就能好转,可问题是,孩子考上大学后,依然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持。(4)城乡观念、生活方式的差别,致使家庭出现不稳定因素。一部分陪读家长到了陪读地后,被当地的观念、生活方式感染,逐渐趋同,有的人甚至否定了之前的生活,导致家庭瓦解。因此,陪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家庭的不稳定因素。
三、对策
“家有读书郎,全家跟着忙。”只有正确认识陪读对农村家庭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1.提高农村家长素质,正确认识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但对孩子的教育要顺势而行,不能过于增加家长和孩子的压力。
2.增加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学校条件好了,家长也就放心让孩子住校了,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也能减轻家庭负担。
3.增加对农村贫困家庭的资助,改善教育环境。一部分家庭虽然选择了陪读,但是孩子和大人的生活水平较低,无法保证基本的营养。因此,可以通过资助提高学生的生活水平。
4.努力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缩小差距。农村中小学陪读,根本上是追求好的教育。农村学校,无论软件、硬件,与城里都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化,促进城乡教育一体,能够减少农村中小学陪读。
5.加大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村发展水平。陪读导致很多农村家庭成了“空巢”,荒地增加,经济发展滞后。因此要加快城镇化发展,切实提高农业优势。
?笙 编辑:马德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