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位一体”艺工结合卓越服装设计师培养模式探析

2014-06-10邵一兵

艺术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三位一体培养模式

邵一兵

摘 要:“三位一体”艺工结合卓越服装设计师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育教学模式。文章从教学改革、创新实践、专业竞赛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构建“三位一体”艺工结合卓越服装设计师培养模式,以弥补传统的服装教育教学模式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上的不足。

关键词:三位一体 培养模式 实施路径

服装既有遮体避寒的实用性,也有很强的色彩艺术性、造型艺术性,融艺术类特性与工程类特性于一身。人们对服装的属性,不仅要求功能实用、穿着舒适,也要求造型美观、色彩和谐。因此,服装高等教育人才艺工结合的培养目标应运而生。“三位一体”艺工结合卓越服装设计师是借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是从教学改革、创新实践、专业竞赛这三方面,面向行业、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批具备国际化视野,专业基础扎实、创新创业能力强,适应服装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质量、高层次服装艺术设计人才。从而为建设创新驱动的新型服装产业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本优势,为我国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服务,促进我国从服装生产大国向服装创意生产强国转变。

一、“教学改革—创新实践—专业竞赛”三位一体的内涵

“教学改革—创新实践—专业竞赛”三位一体以教学改革为背景,以专业竞赛为载体,以创新实践为手段,构建有利于艺工结合卓越服装设计师培养的整体育人环境。其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教学改革引导专业竞赛,专业竞赛推动教学改革;专业竞赛引领创新实践,创新实践丰富专业竞赛;教学改革充实创新实践,创新实践促进教学改革。

二、“三位一体”艺工结合卓越服装设计师培养模式实施路径

1.教学改革

(1)教学理念更新。“抓校内疏校外”、“老师讲学生记”、“重成绩轻能力”等传统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应新形势需要。为培养艺工结合卓越服装设计师,结合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特色和艺术类学生思维特点,引入开放式教学理念。开放式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单一的、封闭的教学方式而言,以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为栽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首要目标,通过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提升。开放式教学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找到某一类学生合适的职业发展方向,进行针对性的定向培养。并制定科学合理的个性化教学任务,确保学生能自主定位、完善自我,为实现理想目标而努力奋斗。开放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挖掘潜在能力为核心,更强调学生在实践、创新等方面的培养。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开放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作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权。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操作者,而是思想的“催化剂” 与“助产师”,不断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建立了教学相宜的师生关系。

(2)教学内容整合。艺工结合卓越服装设计师培养要突出对创意能力、创新能力等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需要打破课程间的界限,进行以学科为基础的整体化能力培养,构建专业基础课公共教学平台,实现文理相互融通,拓宽知识结构。实行“1+X”式结合教学,注重宽口径、厚基础的通才式培养,即在1年级实行厚基础教学,强调专业通识教育,强化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人文艺术类、计算机信息类和其他通识性知识的学习。在2年级以后,导入模块化课程体系,增加服装与服饰设计相关学科前沿和边缘内容,强化对各课程的优化整合,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由潜入深、循序渐进、逐层递进。课程体系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融会贯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以服装结构、服装工艺、服装材料为先导;以服装设计、服饰设计、流行趋势分析、服装品牌运营为主线;以企业家讲座、设计师论坛、名师大家座谈为补充。

(3)师资队伍强化。名师才能出高徒,艺工结合卓越服装设计师尤其强调应用性和实操性。这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必须具备扎实的知识理论储备之外,还必须具有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因此,建立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且较强业务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是“三位一体”艺工结合卓越服装设计师陪养模式实施的重点内容。遵循“外部引进、内部培养”的原则,完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鼓励专业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以及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做访问学者,不断提高服装设计类专业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根据实践教学需要,聘请具有丰富实操经验的企业优秀设计师、阅历丰富的一线技工,作为校外兼职教师,与校内专职教师共同组成课程组,开展集体备课、共同教学,丰富授课形式。健全老中青教师传帮带机制,开展教学研讨,鼓励和资助年轻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开展职业技能锻炼,提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教学水平。

2.创新实践

(1)创新实践教学基地。校内依托服装工艺实验室、服装工程实验室、服装设计工作室等多种实训场地,构建校内实践场所,进行仿真模拟实训。对外,结合校企产学研合作项目,联合企业、科研院所,采用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等形式,创建多元化、多层次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学生在社会真实的环境下,参与业务操作,促进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开展校内、校外的课程调研、学期实训、企业实习等多层次实践教学环节,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服装设计实践体系,使得实践教学常规化与规范化。

(2)创新实践教学方式。采用“做中学、学中做”项目驱动、成功案例教学、头脑风暴式、自学辅导式、探究式等多种形式,改革实践教学方式。以服装设计实际流程为主线,将各流行信息及市场情报高度集成,针对制版、工艺和制作进行扩展学习。在高年级,适时引入服装设计项目机制,结合专业大赛、学科竞赛,要求学生根据市场调研和流行趋势分析,针对性地进行虚拟品牌产品设计,提升高年级学生自主研究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endprint

(3)创新实践教学管理。二级学院成立实践教学工作小组,负责实践教学的协调监督,并全程进行宏观管理。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组织实施内容责任到人,由负责人拟定实践教学方案,并在实践教学环节结束后向学院实践教学工作小组提交教学情况报告,实行量化目标考核。建立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来考察实践教学质量,主要通过团队考核、学生评教、专家评价、成果展示等多种方式,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进行合理评估,保证与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

3.专业竞赛

(1)积极鼓励参赛。在服装设计类中得到行业广泛承认的专业竞赛,例如“汉帛奖”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时装作品大赛、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等。呈现出理论性、实践性、现实性和创新性等特点,着重考查参赛选手的综合素质,进一步衡量出参赛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例如,“汉帛奖”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时装作品大赛,重视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强调参赛学生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优秀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针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特点,更强调该专业方向的学生具有卓越的动手能力,参赛选手的动手能力往往成为最后成败的关键因素。不仅如此,大赛还需要选手展示组织能力、协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因此,鼓励学生参加一些行业认可度高、组织正规的专业竞赛,有助于增强学习的兴趣以及研究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实践证明,积极鼓励引导服装设计类学生参加专业竞赛,已成为培育卓越服装设计师,成长为企业所需人才的一个有效途径。

(2)提升教学水平。服装专业大赛反映了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当前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风向标的意义。根据社会和行业所需,认真分析大赛在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的具体要求,比如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实践技能的难易程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深入地改革。从而构建出合理的、适应当前要求的课程体系。同时,以参加专业竞赛为契机,构建基于导师制的专业竞赛辅导机制。将导师和学生聚集在一起,集体研讨服装创意设计、服装色彩搭配和服装工艺制作中的相关问题,训练学生准确把握服装设计作品的优缺点。在实践中,集体研讨越激烈,结果也会越丰富,并且在集体研讨过程中,学生会不断找到自信,对优缺点的查找会越来越准确,被评论者也更加敢于面对确定,互相交流的氛围也逐渐建立。

三、结束语

艺工结合卓越服装设计培养模式改革是基于服装行业调整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在着力强化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已有优势的前提下,采用教学改革、创新实践、专业竞赛“三位一体”手段,走出一条行业特征需求下的特色人才培养特色之路。经过“三位一体”艺工结合卓越服装设计师培养模式的系统性改革,将教学资源、教学方式与企业进行深入结合、联动教学,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培养的学生完全真正适合企业的专项能力需求,培养真正能适应行业变化的卓越服装设计师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国安,童百利,沈光生.“三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02)

[2]李丽珍.地方高校广告设计课程开放式教学改革初探[J].大众文艺,2013(04)

[3]邹平.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纺织科技进展,2009(05)

[4]朱莉娜.服装设计专业“已赛代练”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06)

[5]卢苇,蔡圆媛,邢薇薇.国际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01)

[6]詹小颖.区域合作背景下微观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高教论坛[J],2012(10)

[7]黄小莹,王亚萍.试论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J].成人教育,2013(02)

[8]何玲.试论以专业竞赛促进高职高专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1(03)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endprint

(3)创新实践教学管理。二级学院成立实践教学工作小组,负责实践教学的协调监督,并全程进行宏观管理。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组织实施内容责任到人,由负责人拟定实践教学方案,并在实践教学环节结束后向学院实践教学工作小组提交教学情况报告,实行量化目标考核。建立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来考察实践教学质量,主要通过团队考核、学生评教、专家评价、成果展示等多种方式,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进行合理评估,保证与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

3.专业竞赛

(1)积极鼓励参赛。在服装设计类中得到行业广泛承认的专业竞赛,例如“汉帛奖”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时装作品大赛、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等。呈现出理论性、实践性、现实性和创新性等特点,着重考查参赛选手的综合素质,进一步衡量出参赛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例如,“汉帛奖”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时装作品大赛,重视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强调参赛学生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优秀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针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特点,更强调该专业方向的学生具有卓越的动手能力,参赛选手的动手能力往往成为最后成败的关键因素。不仅如此,大赛还需要选手展示组织能力、协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因此,鼓励学生参加一些行业认可度高、组织正规的专业竞赛,有助于增强学习的兴趣以及研究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实践证明,积极鼓励引导服装设计类学生参加专业竞赛,已成为培育卓越服装设计师,成长为企业所需人才的一个有效途径。

(2)提升教学水平。服装专业大赛反映了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当前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风向标的意义。根据社会和行业所需,认真分析大赛在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的具体要求,比如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实践技能的难易程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深入地改革。从而构建出合理的、适应当前要求的课程体系。同时,以参加专业竞赛为契机,构建基于导师制的专业竞赛辅导机制。将导师和学生聚集在一起,集体研讨服装创意设计、服装色彩搭配和服装工艺制作中的相关问题,训练学生准确把握服装设计作品的优缺点。在实践中,集体研讨越激烈,结果也会越丰富,并且在集体研讨过程中,学生会不断找到自信,对优缺点的查找会越来越准确,被评论者也更加敢于面对确定,互相交流的氛围也逐渐建立。

三、结束语

艺工结合卓越服装设计培养模式改革是基于服装行业调整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在着力强化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已有优势的前提下,采用教学改革、创新实践、专业竞赛“三位一体”手段,走出一条行业特征需求下的特色人才培养特色之路。经过“三位一体”艺工结合卓越服装设计师培养模式的系统性改革,将教学资源、教学方式与企业进行深入结合、联动教学,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培养的学生完全真正适合企业的专项能力需求,培养真正能适应行业变化的卓越服装设计师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国安,童百利,沈光生.“三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02)

[2]李丽珍.地方高校广告设计课程开放式教学改革初探[J].大众文艺,2013(04)

[3]邹平.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纺织科技进展,2009(05)

[4]朱莉娜.服装设计专业“已赛代练”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06)

[5]卢苇,蔡圆媛,邢薇薇.国际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01)

[6]詹小颖.区域合作背景下微观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高教论坛[J],2012(10)

[7]黄小莹,王亚萍.试论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J].成人教育,2013(02)

[8]何玲.试论以专业竞赛促进高职高专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1(03)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endprint

(3)创新实践教学管理。二级学院成立实践教学工作小组,负责实践教学的协调监督,并全程进行宏观管理。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组织实施内容责任到人,由负责人拟定实践教学方案,并在实践教学环节结束后向学院实践教学工作小组提交教学情况报告,实行量化目标考核。建立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来考察实践教学质量,主要通过团队考核、学生评教、专家评价、成果展示等多种方式,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进行合理评估,保证与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

3.专业竞赛

(1)积极鼓励参赛。在服装设计类中得到行业广泛承认的专业竞赛,例如“汉帛奖”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时装作品大赛、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等。呈现出理论性、实践性、现实性和创新性等特点,着重考查参赛选手的综合素质,进一步衡量出参赛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例如,“汉帛奖”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时装作品大赛,重视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强调参赛学生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优秀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针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特点,更强调该专业方向的学生具有卓越的动手能力,参赛选手的动手能力往往成为最后成败的关键因素。不仅如此,大赛还需要选手展示组织能力、协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因此,鼓励学生参加一些行业认可度高、组织正规的专业竞赛,有助于增强学习的兴趣以及研究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实践证明,积极鼓励引导服装设计类学生参加专业竞赛,已成为培育卓越服装设计师,成长为企业所需人才的一个有效途径。

(2)提升教学水平。服装专业大赛反映了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当前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风向标的意义。根据社会和行业所需,认真分析大赛在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的具体要求,比如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实践技能的难易程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深入地改革。从而构建出合理的、适应当前要求的课程体系。同时,以参加专业竞赛为契机,构建基于导师制的专业竞赛辅导机制。将导师和学生聚集在一起,集体研讨服装创意设计、服装色彩搭配和服装工艺制作中的相关问题,训练学生准确把握服装设计作品的优缺点。在实践中,集体研讨越激烈,结果也会越丰富,并且在集体研讨过程中,学生会不断找到自信,对优缺点的查找会越来越准确,被评论者也更加敢于面对确定,互相交流的氛围也逐渐建立。

三、结束语

艺工结合卓越服装设计培养模式改革是基于服装行业调整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在着力强化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已有优势的前提下,采用教学改革、创新实践、专业竞赛“三位一体”手段,走出一条行业特征需求下的特色人才培养特色之路。经过“三位一体”艺工结合卓越服装设计师培养模式的系统性改革,将教学资源、教学方式与企业进行深入结合、联动教学,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培养的学生完全真正适合企业的专项能力需求,培养真正能适应行业变化的卓越服装设计师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国安,童百利,沈光生.“三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02)

[2]李丽珍.地方高校广告设计课程开放式教学改革初探[J].大众文艺,2013(04)

[3]邹平.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纺织科技进展,2009(05)

[4]朱莉娜.服装设计专业“已赛代练”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06)

[5]卢苇,蔡圆媛,邢薇薇.国际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01)

[6]詹小颖.区域合作背景下微观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高教论坛[J],2012(10)

[7]黄小莹,王亚萍.试论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J].成人教育,2013(02)

[8]何玲.试论以专业竞赛促进高职高专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1(03)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三位一体培养模式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