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双胞胎儿童的美术综合材料课程案例研究
2014-06-10于冠超
于冠超
摘 要:本研究讨论了综合材料艺术的发展及其在儿童美术课程中转化的可能。以罗恩非德提出的美术教育所能实现的七个领域中的潜在成长作为儿童美术学习的评价指标,对一对双胞胎儿童进行的美术教学实验,研究了综合材料的使用与儿童个体的艺术表现、审美、造型能力的关系,评价了综合材料的运用在各领域中的表现。
关键词:综合材料 艺术表现 绘画
一、综合材料艺术在儿童美术课程中的转化
在艺术发展史中,成年人的材料创作是从起初的模拟自然形体转化到以材料自身属性作为媒介语言的存在和画面材质语言的表现。这是一个创作观念和接受观念都遭遇强烈转变的一场革命,起初,艺术家是为了对传统绘画中创造虚假空间的背叛,直至走向了把材料创作本身作为一种表现,脱离了对物象的描写而独立存在,实现了艺术是观念的表达,也实现了艺术创作可以有各种可能性和表现性的情况。
西方艺术院校的材料试验课的目的,是触觉的体验和想象力的转换,从立体主义开始到实物艺术直至波普艺术、行为艺术、偶发艺术等,更是注重艺术的创作过程、行为和体验而不是创作的结果,艺术家对不同材料的运用造就了不同的艺术时代。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博伊斯认为,成为实物的作品本身毫无意义,那只是他在体验过程中使用的道具,他只对体验的过程和经历本身感兴趣。
从材料到体验,艺术史上如此巨大的改变,对于儿童却不会有创作观念难以转换的限制,以及强烈的用材料模仿自然形体的心理和审美上的惯性要求。同时,西方艺术院校的材料试验课提倡的体验和想象力的转换,也是一个有趣的过程和追求,因为这与儿童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状态一致。关注儿童的艺术创造最重要的是不能将对成年人作品的喜好和评价标准套用在儿童作品中,儿童能够感知理解和表现材料本身的特性,并不受自然物象的干扰,而成年人做到这一点则需要转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像儿童能够实现真正的偶发作品,但作为成年人则需要创造“偶发”艺术。
因此,在儿童的艺术课程中,传统的教学策略得到了调整和改善,本案例以一对双胞胎兄妹为试验对象,开展了为期一年半的课程转化和教学实验观察。
二、一对双胞胎儿童的美术综合材料课程实验
1.实验研究的目的:缘于儿童对材料的接受、理解和再创造过程中意图的表现,本实验通过综合材料的运用,刺激儿童的想象、改变儿童的概念,打破单一材料对绘画的限制,探讨儿童能通过独立或者合作的方式完成美术创作带给儿童在智慧、情感、知觉、审美、生理、创造性和社会感等七个方面的成长。
2.实验研究的对象:同样生活背景下的一对5岁的双胞胎兄妹,哥哥叫小米、妹妹叫小麦,在进入该实验班级之前两人都没有任何美术方面的学习和引导。小米、小麦属于异卵双胞胎,所以在双胞胎兄妹身上并没有发现很多双胞胎与生俱来的相似性,有的只是相同的生活背景和教育背景。
3.其他说明:小米和小麦2008年出生于哈尔滨,在此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绘画。由于环境和各项条件都相同,二人容易实现比较与观察。哥哥小米对于单纯绘画的部分兴趣不足,对材料创作的部分非常热衷,思维天马行空,很少被束缚。妹妹小麦非常喜欢绘画的部分,对材料创作的部分也同样喜欢,思维活动中规中矩,很少有发散性思维。
4.实验研究的时间:从2011年10月——2013年4月共60次课,1.5小时/次课。
5.实验研究的课程策略:以综合材料参与儿童绘画创作,使用大量参与式艺术教学活动及主题课程让孩子勇敢表达,引导孩子不断熟练掌握和自由运用多种绘画技法和表现形式,运用多种专业的艺术材料和生活材料,让孩子在丰富的主题活动中完成体验的过程,通过对纸立体、泥塑、软陶等多种材料的感受与创造。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图片、视频资料让这对双胞胎兄妹和其他儿童一起了解生活中的某一对象,研究者引导儿童自由讨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引导孩子如何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观察与讨论后,儿童进入绘画记录阶段,研究者需要鼓励儿童用画笔将自己观察和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然后进入材料表现阶段,儿童可以自主选择材料,表达对所描绘对象的理解和创造。当然,任何的创作与表达其前提是观察,课程阶段的设置也可转化为从观察到材料表现再到将你所表现的材料作品画出来这样的课程顺序。
6.案例教学内容:
(1)《舞龙》
材料:蜡笔、纸杯、珠子、粒粒土、扭扭棒、刮画纸、彩色沙纸、双面胶、订书器、筷子。
知识:中国传统舞龙的相关习俗,历史起源和一些相关的有趣的传说故事。
作品的生成和解释:龙本身是幻想出来的形象,试着完成“龙”这个形象后,根据基础的特征,有助于儿童举一反三,学会创造很多动物,比如:狼、狗、老虎等。这种形象的含糊性使儿童本身就面临一种创作,儿童在创作过程中也没有像与不像的压力,轻松的状态有助于儿童的发挥。
根据观看的舞龙人视频和图片小米和小麦开始制作“龙”,两兄妹商量着制作完舞龙回家跟自己的父母玩儿舞龙游戏,但是谁都不想制作龙的身体,所以最后两个人都制作了龙头。小米的理解龙应该是非常凶悍的,黄和紫颜色的搭配让龙的眼睛看起来非常有神,用剪刀把彩色砂纸剪成尖牙的样子,将龙牙表现的非常锋利时不时还挥舞几下,假装咬自己的胳膊。而小麦说自己做的是一个漂亮的龙妹妹,包括牙齿都是跟彩虹一样的颜色,小麦似乎将龙须当做龙呼吸用的东西,说这个必须放在前面,不然会无法呼吸。故事里提到龙的龙珠对于龙非常重要,小米用扭扭棒将一个珠子固定在龙的嘴里,而小麦用筷子和珠子制作了龙珠棒棒糖。他们试着创造的不是龙基本的形象,只是专心于试着改变龙的龙珠的位置和龙的性格特征。
(2)《足球比赛》
材料:水粉颜料、蜡笔、沙子、乳白胶、纸屑。
知识:足球的基本知识,历史起源和一些相关的有趣的故事。
作品的生成和解释:用沙子、混合乳白胶和揉碎的纸屑混合在一起制作泥,再加入绿色水粉颜料用来表现绿茵场的草皮。对于这次的内容,他们看起来非常兴奋,在观察图片和视频的时候就着急问我什么时候开始画,跃跃欲试的描述自己想画的场景。但是真的拿笔开始画的时候,小米和小麦都陷入了思考。显然,头一次面对场景中的多人物,他们不知该从哪里画起,这时,研究者的介入引导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者可以引导他们选择先从场景或最想表现的东西开始描绘(明确选择题的答案,能够让学生不困惑)。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绘画材料与方法的掌握,研究者开始尝试在这幅画种引导这对兄妹让画中的人物动起来,儿童起初都偏好直立的躯干,让他们脱离直挺挺竹竿一样的人物画还是显得比较困难。小米喜欢尝试,有时会陷入某些尝试而脱离主题,但是好在这次他的尝试是让人物动起来,所以画面上出现了很多人物。开始的画人物的时候,小米是从守门员开始的,在设计守门员的时候,小米还念叨着:这是守门员是卷发,但是当其专注于人物的运动上的时候,似乎小米完全忘了设计人物的脸。开始的几个人物4、10、11号球员都无法改变运动员身体的轴状样式,其实让他们改变自己原有已经非常熟练的技能是非常难的,开始尝试改变基本上都从手脚开始尝试,因为这样最安全的,不会直接改变计划的核心部分。研究者引导小米试着把身体的位置动一下,后来出现了5号球员的姿势,小米显得很满意,自己感觉运动员动起来了。对于人物位置的排列非常巧妙,几个人的组合成稳定三角形。球门安排在画面左边,画面的右面人数先对较多,这样画面看起了非常稳定。完全没人告诉他们该如何布局,没有黄金分割点等理论基础的束缚,小米同样可以表现非常完整,看起来非常舒服的画面,这是小米无意识审美的表现。
在小麦绘画作品看,她认为事情是不互相干扰的,在小麦在球门前画守门员的时候纠结于有些线条触碰到了最初的图形而烦恼。透过他们的绘画作品可以看到的是超出图画本身的东西,那就是他们的思想谋划和心理活动。随着年龄逐渐增长,他们的画面内开始出现内容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跟哥哥小米不太一样小麦对画面的改变持谨慎的态度,在描绘守门员的时候小麦费了些力气,对于守门员的出现破坏了原有的很多线条非常纠结,所以在设计下一个运动员的时候小麦选择了不会与其他线条触碰的位置,也只是尝试改变了运动员的四肢的位置,实际上对于这个年龄的儿童这也是很不容易的改变。在我看来这并不奇怪,儿童有他们自己的规则,他们习惯性的运用他们已经使用过,并得到很多次肯定的方法,尝试改变对于他们来说的确是不容易的。
三、七个领域中的评价与儿童的成长
在上述课程中,参与实验的儿童虽然观看同样的图片、视频资料,但是每个孩子的感受和注意到的点都是不同的,在各抒己见的过程中他们可以互相启发、充分挖掘潜在思维的变化,更大限度的扩展了儿童的想象空间。儿童在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经常能自己发现问题,教师在儿童需求下引导性教学,这与教师僵硬的灌输性教学相比,效果差别巨大。显示出,主动知识是儿童创作表现时所最为关注的东西,而被动知识是儿童具有但不能表现的部分,这是教育意义之所在。教师要引导、利用、催化儿童的个人经验完成被动知识的转换。当孩子开始观察后,便可以自如的进行表现,自然的加入自己想象。上述课程策略中,一段课程前后关系的调整,实际上包含了从教学方式的转换到创作思维的转化等太多的内容。
5—6岁的儿童,在绘画的过程中,所表现的线条、绘画内容看似幼稚,却并不是凭空创造的,他们从关注自己到体验身边的人,体现了他们情感和社会感的成长;画面中点线面的位置以及较好的装饰分配感觉都能够呈现出儿童无意识状态下的美感倾向;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儿童在一个场景的描绘中细节会越来越多,材料制作也越来越细致,代表了他们智慧成长的状态。此阶段的儿童因为没有良好的空间发育,他们不知道物体在空间中的联系,这时,材料创作的重要作用就变得更加明显,儿童对材料的控制启动了视觉的感应,进而促进了知觉的成长;儿童开始有意义的创造形体并习惯新思考,主动参与创造,有创造力的儿童会以毫不犹豫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观念,不受外界的影响。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