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族器乐教育与地方音乐文化的融合

2014-06-10于利丽

艺术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器乐民族

于利丽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艺术院校作为民族器乐表演人才的培养基地,如何走出“西方化”的教育模式,将民族器乐教育与地方文化完美的结合,从增强实用价值,利于就业方面出发,探索出一条适合当代中国民族器乐教育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中国民族器乐 教育 地方文化

中国民族器乐历史久远,河南舞阳骨笛作为吹奏类乐器,早在远古时期(约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1711年)就出现在人们生活之中,距今8千年历史,击奏类乐器、弦乐器也先后出现,这一时期的乐器以狩猎和歌舞伴奏为主。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秦汉时期出现鼓吹乐;魏晋时期出现清商乐;隋唐时期出现琵琶音乐,宋代出现细乐、清乐,元明时期出现十番锣鼓、弦索等。这样具有五声调式特征的音乐,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近现代民族器乐的各种体裁和形式,是传统民族器乐的继承和发展。民族器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印证中华各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弹拨乐器中的古筝就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之一,音色清脆悦耳如流觞曲水;二胡的音色婉转抒情,感人至深处涕泪悲泣。

艺术院校作为民族器乐表演人才的培养基地,如何走出“西方化”的教育模式,将民族器乐教育与地方文化完美的结合,从增强实用价值,利于就业方面出发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

一、中国民族器乐教育需要地方音乐文化支撑

全球信息化深入发展,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器乐已随处可见,音乐在技术层面上的表达已经炉火纯青。随着现代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开展,很多发达国家的音乐教育已经注重与本民族文化相融合。

音乐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脱离社会生活这个文化背景的音乐,只能是名存实亡。音乐就是在狩猎、耕种、祭祀等等背景下产生,是对文化的现实表达,每一种音乐背后都有一种文化解读,没有文化这个根就不存在音乐。

我国幅员广阔,各个地方的音乐文化丰富多彩,这种文化基于原住民的本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选择中,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不断的实践,孕育、创造发展起来。它集中体现了一个地方、区域人民独具特色的精神气质和审美情趣,蕴含深厚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内涵。其最大的特点是依存于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是地方人民特有的“图腾”文化真实的展现,一个音符可以追溯千年,是一个地方几千年来生产生活表达的“活化石”。但因为当地音乐文化依托人进行传承,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才能以延续,它是脆弱的。地方音乐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必须靠素质教育,解读并进行普及教育。民族器乐教育是解决传承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看的多、学的少,本地音乐文化就会消亡,民族器乐教育迫在眉睫,而民族器乐教育和地方文化有效的契合,是避免民族器乐教育成为“空中楼阁”的重要抓手。民族器乐中民族管乐往往音色单一,单纯去听音色显得不够丰富、甚至听不懂,巴乌、葫芦丝都有很强的地域特色,结合文化的背景、用想象的意境来欣赏,这是大美的艺术,净化心灵的艺术;这与流行歌手借助西方音乐表达需要伴舞和强劲的音响等来达到煽情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对于民族器乐来说,西方的音乐文化冲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有效的繁荣我国的民族器乐文化,是反对低俗音乐进行西方文化渗透是必要的选择。

二、中国民族器乐教育改革需要结合地方音乐文化进行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音乐历史发展过程中,地方音乐文化广泛根植于人民大众中间,通过历代相传有很强的生命力,并不断被前人总结而形成地域特色音乐文化,因其形式容易被当地群众接受,并且能够以燎原之势在最大范围内传播,极具影响力,符合大众的心理及审美需求,只要是被大众接受并广泛流传,都属于地方音乐文化的范围。这种地方音乐文化包括各种音乐乐器的发明、改良与使用,存在于各个历史时期,各有盛衰,如唐代流行的弹拨乐进入宋朝后就开始走上了下坡路,此时的管弦乐得到了发展,这也是同当时的历史背景相关联的,这种趋势和宋朝的战争不断有很大的关系。 “其实音乐就是经济、文化、社会的一个缩影。”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各种媒体宣传形式的丰富,使当代地方音乐文化所涵盖的范围更广,其表现形式也更丰富,如老年人自发组织的广场秧歌中的业余吹打乐团,部分地区的民俗演奏等,各种各样的民族器乐使用率和花样竞相涌现,人们充分享受着民族器乐蓬勃发展所带来的饕餮盛宴。不论是地方的民间音乐、舞蹈还是美术,都有着独特的地域性风格,这种独特性就是民族器乐的肥沃土壤,具有唯一性。将各具特色的艺术资源融入到中国民族器乐的教育之中,是实现艺术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丰厚的地方文化资源也是实现中国民族器乐教育与地方音乐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保障。只有拥有这些丰厚的文化资源才能实现民族器乐教育与地方音乐文化相融合的可能性。艺术院校汇聚了方方面面的专业人才,这种特定团体有着继承发展地方文化资源强有力的场所和氛围,在传承发展传统的文化资源时能够恰当地融入时代的审美元素,既能彰显传统的魅力,亦能有所创新与发展。地方音乐文化资源的民俗性、仪式性和程式化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是艺术院校民族器乐教育专业进行创新与发展的起点,是中国民族器乐教育成为地方音乐文化资源传承发展的重要文化平台。发挥专业教育的优势,继承地方艺术文化资源的优秀传统,是艺术院校教育人才的突破点。

三、地方音乐文化与中国民族器乐教育相契合的教学探索

民族器乐教学的目标不会局限于唱一两首歌、演奏一两首曲子,让学生学习文化背景、感受到浓郁的民族情感是民族器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学习家乡的民族音乐也是对我国的音乐文化遗产的一种保护。中国音乐学院赵晓楠教授说:“民族音乐教育,也就是乡土音乐教育,简单的理解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会唱家乡的歌”。如何客观看待“西方教育模式”,让师生发自内心的热爱本土音乐文化这一课题,凸显地方文化资源在教学中的优势,笔者在这里有几点粗浅的想法:

1.调整师生理念,改变其审美取向。师生要下到最纯正的乡村地头感受“原生态”的民间艺术,亲自参与各种民间文艺表演及民俗活动,鼓励支持师生参加各种全国性的艺术赛事和民间艺术展演,让教学成果和创作作品焕发生机,用各种获奖作品的实例来验证民间艺术文化资源的宝贵,放大地方文化资源在教学中的优势,达到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的目的。

2.以开放式课堂为平台,依托地方文化的宝贵资源,拓宽民族器乐的教学空间。对于艺术院校民族器乐教学来说更需要从多方面创设开放性教学,这种开放主要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得到收获。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学习具有地域特点的作品来提高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并通过对所演奏作品的分析,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同时组织学生交流互动,加深理解并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3.学校还应定期邀请民间反响较高的艺人为师生表演、讲学,让学生感受身边的原生态音乐作品,与民间文艺零距离接触,让心灵在纯朴的音乐中得到净化,让情感在浓郁的地方文化中得到陶冶。由于民间艺人本身具有很多专业院校教师所没有的“本事”,如工尺谱、口传心授、一曲多变以及并未普遍流传的“绝世”乐谱等,这正是当今中国民族器乐教育改革的源动力,正是需要我们谦虚学习,取长补短的关键所在。所以艺术院校的民族器乐教育应该大力提倡聘请民间艺人现身说法的教学授课方式,补师资之不足,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中国特有的音乐艺术传统。

4.民族文艺扎根乡村,只有走进村野才能领悟民间文化的“喜怒哀乐”,才能求得地方文化资源的宝藏。没有田野采风,只猫在“象牙塔”里教学,从纸上谈兵到主观臆断,学生根本无法体会演奏作品的深刻背景和广阔内涵。所以民族器乐教师可以尝试改变一下授课方式,组织学生亲自体验一下山野放歌的快感,体验一下那种放开嗓子高歌,甩开膀子劳动的热情,让音乐带来的大美在潜移默化中深入学生们的心田。这种让学生切身实地感受效果的授课方式远比课堂教学生动形象。

5.以民族器乐的感染力,为地方音乐文化搭建展示平台。可通过艺术加工把群众喜爱的歌曲、故事等搬上舞台、屏幕,邀请大众观看学生的表演,结合新民乐的演奏技法普及宣传,使传统器乐表演艺术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这样不仅活跃了群众舞台,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在音乐上实现社会正能量的释放。

6.发挥地方政府主导优势,为地方音乐文化提供各种展示平台,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力量引导群众对民族器乐专业的了解;联合地方文艺团体,深入乡村市场,关注民间艺术文化资源传承,相互弥补,壮大艺术教育力量,在教学与演出实践中充分发挥地方文艺团体在民族器乐教育中的作用。

立足地方音乐文化、民族器乐教育改革才能得以顺利实施,脱离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中国的民族器乐教育与地方文化的融合是必要、也是可行的,它将会迎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为中国特色的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王九筛,孙云.地方院校艺术教育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中国音乐(季刊中),2009(4).

[2]赵玲,李淑华.音乐教育在大众音乐文化发展中的职责与任务[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3]王晓东.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弘扬民族音乐文化[J].大众文艺,2012(8).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大连校区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器乐民族
我们的民族
民族器乐的传统与当代演释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多元民族
谈器乐在初中音乐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等级考试为导向的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
关于举办“学院奖全国高等院校器乐比赛”的通知
略谈器乐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以《金孔雀轻轻跳》为例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