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荣县佛教摩崖石刻造像研究

2014-06-10唐睿

艺术研究 2014年2期

唐睿

摘 要:荣县大佛及其周边摩崖造像群规模庞大,雕刻精美,具有晚唐巴蜀地区佛教石刻造像的典型特征。由于风化和人为破坏严重,妨碍了相关研究的系统和深化。归纳清楚荣县大佛及周边摩崖造像群出现的历史成因、修造年代和造像类型,有助于确立荣县佛教摩崖石刻造像群的历史价值,以期引起对其加强修缮与保护的意识。

关键词:荣县大佛 摩崖造像 罗汉洞 二佛崖 历史成因

荣县,古称荣州,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治公井县,“取荣德山为名”。①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和义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荣州,辖境相当于今四川省自贡、威远、荣县等市县地。宋绍熙元年(1190年)升荣州为绍熙府,宋末府县俱废。元末复置,不领县。明洪武六年(1373年)属嘉定府,洪武九年(1376年)降为县,属嘉定州。荣县自唐代以来佛教文化氛围浓厚,寺庙及石刻造像遍及城乡,主要分布在大佛岩、罗汉洞、二佛岩、千佛崖、小井沟五处。笔者不揣固陋,就荣县摩崖石刻佛教造像问题提出一点浅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荣县大佛修造年代及类型考证

荣县大佛坐落于荣县城区东郊真如岩,俗称“大佛岩”。陆游曾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十月摄知荣州,诗中称真如岩为东山,故又名东山大佛②。其通高36.67米,头长8.76米,肩宽12.67米,膝高12米,脚宽3.8米,是仅次于乐山大佛的世界第二大石刻佛像。

荣县大佛至今未发现其造像碑记,相关史料又互有抵牾,具体的建造年代、由何人主持修建、修建的目的等都不明确,目前学界主要有建于唐代或宋代两种观点。“唐代”说,较早见于清雍正年间的《古今图书集成》之《方舆汇编·职方典》记载:“大佛山,在县南一里,唐人刻大佛,与山齐。架殿十层,高四十七丈,阔十五丈。”③之后的史料中,清乾隆《荣县志》、清同治《嘉定府志》及清《重建梵刹》碑中都有大佛刻于唐代的记载,专家们据此推测荣县大佛造于晚唐时期。“宋代”说也不乏支持者,如清嘉庆《荣县志》、民国《荣县志》又记载荣县大佛凿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成于元祐七年(1092年),清末蜀中名士赵熙有诗句支持荣县大佛建于宋代之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袁金泉先生则综合众说,认为:“荣县大佛建于唐(其形态特征,造像风格等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是唐代弥勒坐佛)。历经100多年后的宋元丰元祐时期,应是僧淳德募修,进行过一次规模宏大修缮活动。其内容包括维修、妆彩、贴金等。”④笔者也支持袁金泉先生的观点。现在很多学者赞同大佛建于晚唐的观点,只是还缺乏一些实证。

荣县大佛头饰螺髻,上有高髻。面长额宽,鼻高唇厚,眼大眉粗,眉间有白毫,面腴带笑。颈刻纹有三道,方肩袒胸,身穿U型袈裟,腹前有蝶形结带,足踏莲花,佛脚雕刻精细,颇具盛唐石刻艺术的韵味。与之相关的佛教遗存还有大肚弥勒、达摩渡江石刻、罗汉群龛等。关于荣县大佛与乐山大佛的造像类型,民国十七年编纂的《荣县志》有较明确的记载:“(唐)开元中,僧海通于渎水、沫水、蒙水三江之会,凿山为弥勒大像,高逾三百六十尺,建七层阁。荣特无江耳,所凿乃释迦牟尼佛,非弥勒也!”⑤按,此段所论的前部分实出自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其云:“唐开元中,僧海通于渎江、沫水、濛水三江之合,悍流怒浪之滨,凿山为弥勒大像,逾三百六十尺,建七层阁以覆之。”⑥可见,《荣县志》后部分所论为纂修者推论。不过,以荣县无江而断言荣县大佛为释迦牟尼佛,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此后的报刊杂志介绍荣县大佛时,依据这种说法,称其为全国最大的释迦牟尼佛,这也是不妥的。

荣县文物管理所的周绍泉同志在《荣县大佛究竟是什么佛》一文中依据大佛本身的坐姿、佛座的形式和与其它已定名的造像进行比较,提出了荣县大佛不是释迦牟尼佛,而是弥勒佛的观点。笔者认为,荣县大佛的坐姿为善跏趺坐,即双足未盘起自然垂放之坐姿,又称“倚坐”,盛唐时期善跏趺坐是弥勒佛的标准造型。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缔造者,其造像的常态为结跏趺坐,即“右手施无一畏印,左手结与愿印,作禅定印时是两手相对、掌心向上、大拇指尖相对、其余各指相叠平放”。⑦若荣县大佛为释迦牟尼佛,则应为结跏趺坐,显然这与事实不符。因此,仅从坐姿即可推断荣县大佛不是释迦牟尼佛。

荣县大佛开凿时间虽然比乐山大佛晚,但均与唐代崇尚佛教、弥勒崇拜盛行有关。据《资治通鉴》记载:“东魏国寺僧法明等撰《大云经》四卷,表上之,言太后乃弥勒下生,当代唐为阎浮提主;制颁于天下。”⑧武则天自称是弥勒佛转世,利用佛教稳固其统治地位,所以表现弥勒佛是有利于武周统治的。四川是武则天出生的地方,因此各地大兴弥勒造像。荣县二佛以及罗汉洞的两龛造像,造形都是弥勒佛。由此基本可以肯定荣县大佛是始建于唐代的弥勒佛像。

二、罗汉洞造像的修造时间及造型特征

除了荣县大佛以外,荣县摩崖石刻造像比较重要的还有罗汉洞,宋代名龙洞,在大佛左侧200余米处的山湾里。《舆地纪胜》卷一百六十载:“龙洞,在州东南四里真如院,岩穴峭深,耆旧相传以为龙洞之左有岁寒堂,堂上即真如阁,堂上石壁奇峭尽巨柏。”⑨罗汉洞所在之处,唐时曾建白雀寺,宋造真如院,民国又修弥陀院。罗汉洞崖壁上有28龛唐宋佛教造像,1块唐代摩崖碑,5则宋以来的题刻,历史文物价值较高。同时,又与荣县大佛花萼相辉且造型相近,为后者建造于唐代提供了坚实的旁证。

在罗汉洞第2号和第3号说法龛之间岩壁上,有一通“会昌七年李栖辰造弥勒像记”碑,由此可断定其为晚唐所造。胡文和先生结合文献和实地考察,在《四川道教、佛教石窟艺术》一文中否定了自己之前在《四川荣县与绵阳的石刻造像》和《四川石刻造像艺术概述》中认为罗汉洞造像是宋代作品的观点,提出了其应属于中晚唐的作品。⑩另外,据缪荃孙《艺风堂金石文字目》卷六载:“李栖辰造弥勒像记,正书左行,会昌七载丁卯二月十日,在四川荣县。”不过,唐宣宗李忱于会昌六年(846年)三月即位,次年改元大中元年(847年),因此这里的“会昌七载”实为唐宣宗大中元年。在1985年出版的《梁思成文集》和1998年版的《中国雕塑史》中所提:“<金石录>所载会昌七年,李栖表造弥勒像(四川荣县),距灭法不过二年,亦为罕事。”?輥?輯?訛其中“李栖辰”误写为“李栖表”,2006和2011年版《中国雕塑史》已进行更正。书中所附的图片是荣县大佛的图片,实际这里所指的是公元847年李栖辰在四川荣县罗汉洞造的弥勒像,而不是荣县大佛。

据学者考证,罗汉洞造像凿于灰砂岩部分的四大龛保存相对完整,其余20余龛因凿于黄砂岩部分,基本上已经风化不存。第1号龛内刻毗沙门天王像一尊,根据其造型看应该是中晚唐的作品。第2号和第3号龛内都刻有一佛二僧二菩萨。其主佛像系弥勒佛,呈善跏趺坐姿,发式为螺髻,顶有高肉髻,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左手抚膝,右手伸开握一摩尼珠,双足各踏一朵莲花。菩萨的造型、服饰与四川其它地方中晚唐的菩萨大体相同。?輥?輰?訛此处弥勒佛像与荣县大佛的造型非常类似,其坐姿都是善跏趺坐,发式和脸部造型雷同,双足都踏莲花,所着袈裟式样和衣纹略有不同,都是手中握有摩尼珠,区别在于握珠的手势相反。而在其他著名的佛教石刻中,都没有见过手握珠子的佛像。可以说,明确了罗汉洞造像的年代,也间接证明了荣县大佛的建造时间为晚唐时期。

三、二佛崖、千佛崖和小井沟造像

二佛崖、千佛崖在荣县县城南面,与县城隔河相对,山形如屏,沿岩造像延续约500米,唐宋时称浮图崖,亦称千佛崖。因佛像装金饰彩,光灿夺目,故又称金碧崖。由于石质疏松,很多龛窟已经残毁,其中保存较完整的有47龛窟。山腰有建于唐代中期的二佛寺,唐代、北宋时名开元寺,南宋时改名净土院,明代称广志寺,乾隆十八 年(1753年)重建。据民国版《荣县志》记载:“开元寺,城南浮图崖下,沿崖佛像林立,古称金碧崖,今曰千佛崖。寺曰二佛寺,道光碑云,前曰广志寺。今曰开元寺,实则开元乃唐寺也。”?輥?輱?訛《舆地纪胜》卷一百六十载:“净土院,在荣德县南郭外三里,其上浮图岩相接千里阁。”?輥?輲?訛荣德县即今荣县,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因旭字与神宗名同,避讳。又因境内有荣德山,故改旭川县为荣德县。

二佛寺中第7号窟是最大的一窟,主像为弥勒佛,坐高5.8米,宽2.6米,因为比荣县大佛小,所以当地人称为二佛。二佛呈善跏趺坐姿,脸长丰腴,颈有三道项线,眉心白毫凸显,头顶有高肉髻,双目微启,鼻长厚唇,双耳下垂;袈裟左袒,左手抚膝,右手向上。包括其余的龛窟,从构图模式和造型风格都可看出是晚唐风格。这尊弥勒像的造型与大佛的造型有很多相似之处,甚至有人推测它是建造大佛的小样,如果这是推论是正确的,荣县大佛是晚唐时期造的弥勒像无疑。

另外,小井沟位于距县城50余公里处的宝华乡红豆树村。全部造像有16龛,分布在一个山湾中,风格接近夹江千佛崖的作品,根据龛形、造像内容和造型风格等特征判断属于中晚唐时期的作品。可以说,罗汉洞、二佛崖、小井沟造像群的弥勒造像都为荣县大佛是晚唐时期的弥勒造像提供了有力的旁证。

四、荣县佛教摩崖石刻造像开凿的历史成因

四川是我国佛教石刻造像非常集中的一个地区,尤以唐代为盛。目前勘明,四川的石窟造像群共有124处,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大足石刻、广元和安岳的龛窟造像等。摩崖大佛造像10米以上的有18尊,以乐山大佛71米为最,荣县大佛则以37米居后,其它几处大佛高度都在十几米以上,雕刻技法纯熟,艺术风格优美庄严,经历千年而保存完整,令人叹为观止。四川盆地丘陵起伏,有大量的坚硬巨石,具备雕刻石刻佛像的地理条件。唐代的石刻佛像盛极一时,这是因为巴蜀地区社会生活较为稳定,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后,唐玄宗和唐僖宗曾逃来成都,带来一些高僧、画家和能工巧匠,使已在北方开始衰落的石窟艺术在四川以摩崖造像的形式继续发展,尤以安岳、大足、荣县等地石窟造像为代表。加上出身四川广元的武则天崇尚佛教,政府在经济上支持兴建寺庙雕刻佛像。穷苦人民也幻想通过凿造佛像祈福消灾,所以四川各地大兴摩崖造像,空前繁盛。荣县于隋代已建县,称为大牢县,到唐朝德武元年设为荣州。唐、宋时期,香火盛行,一如陆游《入荣州境》所说:“闭阁扫地焚清香,老人处处是道场。”?輥?輳?訛据统计,荣县目前保存佛寺及石刻40余处,佛像上千尊。

唐时荣州经济发达,只是无大江过境,且地理位置较偏,所以荣县大佛气势上远远不能与乐山大佛相比。然而,荣县大佛与乐山大佛无论从建造选址、兴修年代及佛像造型上来说,都有很多相似之处,所谓“嘉州大佛雄,荣州大佛美”。 荣州和嘉州在唐代建制相当,同属剑南道,且位置毗邻。乐山大佛是也在同一时期作为镇江佛开凿的,唐代韦皋撰写的《嘉州凌云寺大佛像记》中记载:“即於空,开尘劫之迷;垂其像,济天下之险。……突怒哮吼,雷霆百里。萦激触崖,荡为厱空。舟随波去,人亦不存。”?輥?輴?訛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在凌云山下三江汇合,波翻漩涌,吼若雷鸣,来往船舶常被吞噬,造成人亡货损的惨剧。人们希望凿刻大佛以镇压狂澜,保航行平安。这个造佛的原因和荣县修造大佛是一致的。

据民国《荣县志》记载:“荣县之水,一东溪一北溪汇城南曰旭川。……(东溪)南迳大佛崖,陆游诗所谓东山也。父老云,宋时寺门,抵今溪岸。旧闻水依山而行。道由镇南塔麓。今则抱城而流至南门,与北溪汇。”?輥?輵?訛这至少说明宋时大佛脚下河水绕佛脚经镇南塔流向擦耳岩汇流。旭川今称为旭水河,旭水河属山溪河,每年汛期水势凶猛,容易形成水患。修造荣县大佛既为弘扬佛法,又有消除水患的实用目的。现在大佛与河水有几百米之遥,这主要与河水自然改道和乾隆荣县县令黄大本兴修水利、改造农田、改变河道有关。

荣县二佛也是依山势临河而建的。据民国《荣县志》记载,北溪流经赤沙步(同浦)、阳雀湾、凤栖山至古佛寺,即二佛寺。“古佛寺门所以榜缘水西来也。由西门循隍至小南门。……有尼庵曰法华庵,上为金碧崖。横障南郭佛像林立,又名万人崖。往时夏涨,冲城多圯。宋知州罗拯作东西二堤,绍兴初知州李焘踵之。”?輥?輶?訛这说明在宋以前二佛寺前的河水经常泛滥,二佛的建造也有人们祈福消灾,镇压水患的用意。

总之,荣县大佛及其周边的摩崖造像本身规模庞大,雕刻精美,具有晚唐时期四川地区佛教石刻造像的典型特征,虽然它们的建造时间不能全部考定,但通过它们之间相似性的造型特征及可以确认修造时段的造像的旁证,可以断定它们最早修造于唐代。宋代至清代,在荣县大佛、罗汉洞造像等核心造像的基础上,又衍生出啸台、放翁亭等景点,从而构成一处颇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景观。加强对荣县摩崖石刻造像的历史调查和研究,既可为有效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借鉴,又可以为当地旅游发展寻求理论支持,也可以促进学界对四川荣县摩崖造像整体研究的进程。

注释:

① 【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十三“剑南道下”,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859页。

②廖世英等修.《民国荣县志》“社祀”第十一,《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 巴蜀书社,1992年版,页237上。

③【清】陈梦雷编.《古今图书集成》之《方舆汇编职方典》卷六百二十七“嘉定州部”,中华书局,1934年版,叶23下。

④袁金泉.《荣县大佛的建造史和修缮史略》,《四川文物》, 2001年第1期,第38-39页。

⑤廖世英等修.《民国荣县志》“事纪”第十五,《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巴蜀书社,1992年版,页317上。

⑥【宋】王象之撰.《舆地纪胜》卷一百四十六《成都府路·嘉定府》,广陵书社,1991年11月,页1038上。

⑦干树德.《弥勒崇拜与乐山大佛的建造》,《四川文物》 1995年第3期,第74-76页。

⑧【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 卷第二百四“唐纪”二十,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275页。

⑨【宋】王象之撰.《舆地纪胜》卷一百六十《潼州府路·荣州》,广陵书社,1991年11月,页1144下。

⑩ 胡文和著.《四川道教、佛教石窟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第109页。

?輥?輯?訛梁思成著.《中国雕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54页。

?輥?輰?訛胡文和著.《四川道教、佛教石窟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第109-110页。

?輥?輱?訛廖世英等修.《民国荣县志》,“社祀”第十一,《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 巴蜀书社. 1992年 第8辑,页238下-239上。

?輥?輲?訛王象之撰.《舆地纪胜》卷一百六十《潼州府路·荣州》,广陵书社,1991年11月,页1145上。

?輥?輳?訛【宋】陆游著、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注》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98页。

?輥?輴?訛【明】曹学佺撰.《蜀中广记》卷八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页970。

?輥?輵?訛廖世英等修.《民国荣县志》.“水道”第五,《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巴蜀书社. 1992年版,页37下。

?輥?輶?訛廖世英等修.《民国荣县志》“水道”第五,《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巴蜀书社. 1992年版,页39上。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