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的淡泊境界
2014-06-10梁惠娣
梁惠娣
闲看花开花落,静听鸟语花香,任一寸一寸光阴静静流淌。那样的生活娴静安稳,岁月静好。
闲读古诗,读到宋代王淇写的《梅》,喜欢诗中的那句:“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通过对梅花在简陋的条件下,保持洁心雅性的品性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志趣。我想到了那些像梅花一样淡泊名利的名家们。
那个“墨梅丹青天下折”的王冕,是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他出身农家,经过自己的苦学,学识深邃,能诗作画。但他个性傲岸,不肯屈身权贵。著作郎李孝光想把王冕推荐做府衙小吏,他说:“我有田可以耕,有书可以读,难道还愿意整天抱着文卷站在官府里,让人奴役吗?”于是带妻儿隐居在九里山,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生活。他点瓜种豆,种稻种粟,种梅栽桃。还引水挖池,养了一千多条鱼。他搭三间茅屋,自己题名为梅花屋。于是,他一边经营田园,一边读书写诗,画荷画梅,卖画换米。他作了著名的《墨梅图题诗》,正是他淡泊以致远的境界的写照:“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秃笔一枝墨一斗”的清代著名花鸟画画家边寿民,有“边芦雁”之称,他自幼聪颖,诗文书画,虽境遇困穷,却能坚守寒士清操。
据传,他对于同宗富家、同里豪绅,不乐往来,安贫守道,课徒之业,以文字笔墨自适。他25岁至49岁这段时期,出外漫游四方。漫游期间,边寿民的画传遍南北,声名日盛。康熙皇帝的第四子雍親王爱新觉罗·胤禛在王府中“张其画四幅于屏”。尝劝边寿民“一游都门,可博进取”。然而,边寿民漠然不以为意,志不在此。从此,他归隐田庐,过起了“苇间老屋堪娱,纵三径全荒手自锄。爱纸窗木榻,平临水曲;豆棚瓜架,紧靠山厨。卖画闲钱,都充酒价”的平静淡然的田园生活。可见他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境界。正如他所作的一阕自抒情怀的《满江红·苇间书屋》所云:“壮志已随流水去,旷怀不与浮云逐。”
法国伟大的小说家福楼拜是个热爱文学、对文学创作有着狂热激情的人。同时,他又是个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人。他几乎总是独自生活在乡下,整年在克罗瓦塞的故屋里写作或阅读。他蔑视金钱,从不追逐上流社会的或庸俗的名声;他从不参加文学的或政治的宴会,不让自己的名字与任何小集团和党派发生纠葛;他从不在庸人和傻瓜面前折腰,以获得他们的颂扬;他的相片从不出售;他从不在生客面前露面,也不在上流人士出入的场所出现;他说:“我将自己的作品奉献给读者,最起码我得保留自己的模样。”他每天整日整夜地工作,以致于沿着塞纳河顺流而下或逆流而上的水手,在远处把他家的四扇窗户当作灯塔。这个大艺术家为艺术而生,为艺术而死,淡泊名利与金钱,他的境界令人深深折服。
在纷繁俗尘中打滚的我们,虽成不了名家,但可向名家学习,修炼身心,一颗素心看红尘。名家那样淡泊无尘的生活让我无限向往。我总在想,当我累了倦了的时候,我就回到青山隐隐绿水悠悠的家乡小山村,养鸡养鸭养鹅,种菜种瓜种花,读书写作,陪伴双亲。闲看花开花落,静听鸟语花香,任一寸一寸光阴静静流淌。那样的生活多么娴静安稳,岁月静好。
(编辑 朱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