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中建设大学在苏北

2014-06-10衡朝阳

档案与建设 2014年7期
关键词:华中学校建设

衡朝阳

(淮阴工学院思政部,江苏淮安,223003)

华中建设大学校友通讯录

从1945年5月在盱眙新铺创办,到1946年10月转移到山东莒南,华中建设大学在苏北约一年半时间。这一时间跨度,占华中建大全部建校时间的四分之三,也完成了华中建大校史上四期学生中前三期的招生教育。因此,客观的说,华中建大的主要时期在苏北。从盱眙新铺到淮阴城,华中建大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在苏北大地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为了进一步巩固我根据地及迎接正在迅速发展的有利于我的形势”,需要大批干部[1]。为此,1944年11月,华中局决定在华中党校基础上筹办华中建设大学,任命华中局宣传部长彭康兼任建大校长,调新四军二师政治部副主任、淮南区党委宣传部长张劲夫任副校长兼管党的工作,同时抽调一些负责干部担任各系的领导职务[2]。

华中建大建校之始,即确立华中建大建校目的是为了培养新干部和教育在职干部。《关于创办建设大学的通知》规定华中建大的生源主要有三种:一是地方知识青年,要求各区委除宣传招收地方知识分子入学外,还要“责成每县委、每县政府各保送知识青年三名至四名”,如报名人数太少,“可在各县小学教员中各中学中动员抽送”,规定任务是苏中送学生两百名,苏北一百二十名,淮南、淮北各五十名;二是“从区署、区委与县农抗理事中抽调可培养为区长、区书之干部入学”,规定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各送十五至二十名;三是设一个高级班,抽调县级以上及地方武装团以上干部一百名,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各二十五名,其他如皖中、苏南各区也要动员,但不规定名额。通知规定学员须在1945年3月以前到达[3]。

1945年春节后,各地学员陆续到达,上海、南京等沦陷区地下党也选送一批地下工作者、职员、大学和高中学生来建大学习。学员共有500 余人,分为4 个系和高干班、区干班各一个。分别是民运系,主任李代耕、副主任方章;民政系,主任贺希明、副主任姚耐;财经系,主任陈穆、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陈修良;文教系,主任陈同生、副主任张天民。其中,文教系还附设了一个新闻训练班,有三十余人。每个系有学生100 多人,各系设政治干事和行政干事。政治干事负责政治思想和党支部的组织工作,行政干事负责行政管理和军事训练工作。高干班也称研究班,学员是华中局党校留下的和各地调来的县、团级以上干部,他们以自学为主。班主任是朱达章;区干班学生是区委书记、区长或者相当级别的干部,班主任为冯二郎[4]。

1945年5月4日,华中建大第一期学生在盱眙县新铺镇的古庙里举行开学典礼,华中局书记兼新四军政治委员饶漱石、副军长张云逸、新四军参谋长赖传珠、华中局组织部长曾山等都来参加。副校长张劲夫主持大会,彭康校长作报告。华中局领导也都在开学典礼上讲话,祝贺建大成立,分析目前的形势并对同学提出期望。开学典礼上,吴明、陈大荧、仇松年等人还演唱了吴明作词、陈大荧作曲的《建大颂》;这一天,由金诺负责筹划的校刊《建大》正式创刊。在创刊号上金诺创作《建大颂》诗一首和《熔炉·利剑》短文一篇,热烈庆祝建大开学,诗文作为代发刊词发布[5]。

新铺是个很小的镇,只有校本部、高干班和民运系住在镇上,其余三个系和区干班都住在附近的村子里[6]。一些学生住在群众的破草房里,一些学生只能搭建简易土屋做宿舍。没有床铺,学生就用泥块垒起两道半截土墙,铺上自编的竹排和芦席成为统铺。宿舍夏天晚上闷热,蚊虫又多,同学们干脆就睡在打谷场上。简陋的环境并没有影响大家的学习,平时,同学们学习和开小会都在宿舍。全校开大会、上大课则都在新铺古庙的大殿里。各系开会、上课则选择空旷的地方或者小树林[7]。

学习分为政治教育和业务教育两个阶段,包括进行马列主义理论、党的方针政策和各系业务课程的教育。政治课全校统一上大课,业务课各系分别进行。除专职教员外,校长和各系主任都分工讲课。校长彭康主讲《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七大后,饶漱石讲解毛泽东的报告《论联合政府》。

业务学习由华中局从华中解放区调集的专家、学者负责,他们自己编些教材讲义,由系主任和专职教员讲授。如陈同生主讲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问题、李代耕主讲民运工作、陈穆讲授财政经济工作的相关内容。同时也请各部门负责同志和专家如梅益、钱俊瑞、范长江、刘长胜等来校作专题辅导报告,如范长江就为新闻班主讲《新闻学概论》,钱俊瑞讲国际问题,于毅夫报告东北问题,新四军敌军工作部长刘贯一做“瓦解敌军工作”报告[8]等。

学生的生活紧张活泼,华中建大对学生采取准军事化管理,学生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干部、学生每天清晨列队出操,经常帮助房东或烈军属,农忙时帮助村民收割、种地等,建立了融洽的军民关系。学习文化的同时,建大师生响应中央号召,开荒种地,种菜养猪。每次宰猪的日子,大家都兴高采烈,因为可以改善伙食。

除了学习、劳动,学校也很重视文体活动。校本部和各系积极组织各种活动,或者邀请军部文工团为学员们演戏,或者组织学员自己排练、演出。军部文工团就为学员演出曹禺的话剧《雷雨》、苏联西蒙诺夫的《俄罗斯人》、考涅楚克的《前线》,淮南农民剧团也为学员们表演缪文渭编的《生产互助》,新剧《闯王进京》、话剧《占鸡岗上》等也有演出。学习之余各系互相拉歌则是习惯做法,民运系拿手歌曲是《夜莺曲》,财经系唱《新四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等,也有系唱《抗大校歌》《怒吼吧!长江》等。陈毅的夫人张茜在财经系担任政治干事,温仰春的女儿温琦在民运系,她们都是各自系里文艺活动的组织者[9]。建大的体育活动也很丰富,学员组织篮球队、足球队,还举办游泳比赛。没有球场,他们利用村子前的泥地,没有足球,他们自己做球,用废布做芯,外面包几层旧布,再用麻绳扎紧,做成一个实心球,自由组合踢球比赛,大家都乐在其中。炎热的夏天,校部就在后面的小河组织游泳比赛,文教系的朱达章副主任叫同学将他的双手、双脚都捆紧放入水中,仍然可以游得很远,这件事给学员留下深刻的记忆[10]。

就在第一期学员热情高涨地投入学习时,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八路军、新四军迅速向日伪军占领的城市进军,接管新解放的城市,需要大量干部。为此,华中局决定建大学生提前结业,分配工作。1945年8月25日前后,全体学员分配工作,陆续奔赴工作岗位。其中,一部分学生跟随张劲夫副校长赴六合前线,配合新四军二师攻打和接管六合城;一部分学生在贺希明主任的率领下去宝应前线,配合一师解放和接管宝应城;财经系的一部分学生,则随陈穆主任去华中银行工作,还有分配到盐管局、供销、贸易等部门工作;文教系的学生,部分充实到军部文工团、部分去三师七旅文工团,随黄克诚师长赴东北、还有部分干部和学生被安排到独一军担任政治工作,其余同志于1945年9月3日在彭康校长的领导下赴宝应前线。

1945年9月6日,新四军三师解放淮阴城,经中共中央华中局决定,华中建设大学从淮南迁至淮阴清江市道署街(今淮安市西大街一带),进行第二期的筹办工作。校长和副校长原计划仍然由彭康和张劲夫担任,后来,张劲夫受华中局委派去山东接洽罗荣桓、黎玉讨论华中局与山东分局合并的事情,在建大二期开学前离开。

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考虑到和平建设时代的到来,建大二期的办学宗旨就是为解放区培养各种建设人才。由于条件限制,建大本期未设本科,招收学生全部编入预科,不分系。计划学习三个月后,集体分配到各地实习一段时期后,再转入本科学习。预科部主任为朱达章,分管行政工作;副主任姚耐分管教学工作,方章分管政治工作。

建大二期学生主要来自于:停办的苏北公学学生400 多人;华中各解放区调来的一部分基层干部和江南北撤的部分干部;上海、南京的部分地下党员和积极分子;解放区的部分中、小学教师和校长;新老解放区的青年知识分子和国统区的进步青年;参加反战同盟华中支部的一部分被俘日军,绝大多数是朝鲜青年。所有学生原则上按照来源编队,队下设区队,每个队有三个区队。开始有五、六个队,后来增加为10 个队,共有1000余人[11]。每队120 人左右,设行政干事、教育干事和组织干事组成队委会,分管学生的学习和思想政治工作。原苏北公学和淮南公学的学生便在一、二、三队,反战同盟支部的学生编为三队下的一个独立区队,区队长是金显大,六队和八队基本是调干生,四、七、九队都是来自南京、上海、江南的大中学生和积极分子。

1945年11月10日,建大第二期开学典礼在清江市举行,华东局书记饶漱石、华中分局书记邓子恢、华中军区司令张鼎丞、苏皖边区政府主席李一氓等出席会议并作发言。

由于是抗战胜利搬到淮阴城,二期学生的生活水平较第一期有了较大提高。学生统一穿灰军装,男女清一色。男生集体住在几间教室里,饭菜用木桶抬到宿舍,脸盆装菜,小碗盛饭,伙食很好,保证每餐两菜一汤,每天两干一稀,每周两次改善伙食吃肉,以至于一段时间下来大家都胖了。学生周末可以休息,平时则很紧张。早上要列队到操场跑步,早饭后,听大课、小组学习、讨论,下午仍然如此,只有晚上可以自由活动[12]。

预科教育着重革命理论和政治思想教育,学习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国革命基本理论教育,基本教材是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二是革命人生观教育,基本教材是俞铭璜的《革命人生观》。授课采取全校集中上大课、接着各队组织小组讨论、大组辩论、听辅导报告、出学习墙报和阶段小结相结合的方式。彭康主讲《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其余课程由预科部主任和教员讲授[13]。

在第一期基础上,华中建大师资力量极大增强,经济学家何封、哲学家李仲融、文学家王叔明、史学家刘力行、数学家孙克定、画家胡考、音乐家章枚、莫晓鸣、叶芳炎,新闻记者包之静和裴济华等都应邀来校授课。[14]薛暮桥、范长江、恽逸群等也经常给大家上大课。1946年初,为适应变化了的国内形势,建大学习也发生变化,由培养建设人才开始转向革命教育。范长江在城南公园给建大全体师生作时事报告,讲“当前国内形势”,姚耐给大家“怎样树立革命人生观”,包之静讲“国际知识”,裴济华教授讲“什么是社会主义”,彭康的“政协问题”报告等,都是这一变化的结果[15]。

与其他各队不同,反战同盟区队的学生单独制定学习计划,除了预科部制定的和其他队一致的学习内容外,军区敌工部还派人给他们单独开讲,主要讨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反战同盟的性质和历史使命、统一战线工作,以及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与发展等,对学生教育很大。1946年初,由于朝鲜革命形势的发展,需要包括建大反战同盟区队在内的朝鲜同志回国工作。因而朝鲜学生提前结业,于1月下旬离校回国。他们和建大的中国校友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离别之际,纷纷合影、题字留念,有的朝鲜同学还留下自己的通信地址[16]。

其它预科部的学生,经过近四个月的学习,也于2月下旬毕业。1946年2月22日,华中建大在淮阴城南公园举行第二期学生毕业典礼,华中分局书记邓子恢、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等出席会议并发言。毕业学生立即被分配到新的工作岗位,其中,有500多名到苏皖边区各地工作,200 多名留校作为继续办学的学习骨干和工作人员,少数学生到新四军工作,部分学生到东北新解放区工作,420 名学生转入临沂山东大学本科各系学习,同时确定调一批干部和教员支援山东大学。3月4日,建大的负责同志朱达章、姚耐、方章、教授何封、李仲融、王淑明、刘力行、孙克定、胡考、章枚和部分干部以及400 多名学生,在彭康校长率领下北上临沂山东大学[17]。

华中建大的骨干力量北上山东后,华中分局决心继续办好华中建大,把华中建大建成一所多学科的比较正规的大学。约在1946年3月,建大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由华中分局书记邓子恢亲自兼任建大校长(后由李亚农任校长),调原新四军敌工部副部长李亚农和原苏中公学副校长夏征农任副校长,苏皖边区政府教育厅副厅长白桃(即戴白韬)兼任副校长,孙叔平任教务处主任,沈鹰任注册处主任,李逖任秘书处主任[18]。

华中建设大学校史

随着建大的名声越来越大,招生工作也愈加容易。1946年3月底,学校以注册课为主成立招生委员会,除了登报宣传外,还在苏中如皋设立招生办事处,接受各地前来报名的学生[19]。建大的招生工作也因为共产党人和进步知识分子在上海等地报刊上的介绍而备受青年关注。如郑振铎先生主编的《民主》周刊就刊文《记苏北一新型大学》介绍建大的招生和学校情况,吸引了知识青年的目光[20]。第三期招生宣传展开后,解放区和国统区青年知识分子、解放区的干部、伪海军学校起义的师生等纷纷来投。

1946年3月,校部对报名者进行考试,试题的主要内容是英语、数学、国文(作文“你为什么报考华中建设大学”)及时政常识(主要有马列主义的基础常识和简单的中国近代史、现代史),第一批按照成绩录取150多名[21]。后来陆续报名一共是1200 余人,总共招生800 余名[22]。

根据边区建设的需要和学校办学条件,建大第三期计划设立工、农、文、医、师范、社会科学等六个学院和一个预科部。工学院设应用化学系和纺织系,农学院设农业系和畜产系,文学院设中国文学系和外国文学系,师范学院设教育行政系和中等教育系,社会科学院设社会科学系和商学系(培养行政、司法和贸易管理人员),学习时间根据各院系要求和学生生源及水平不同,分别为一年、二年、三年到四年。预科部设文预、理预、医预,时间半年到一年,为转入本科打基础。为办好学校,建大特从解放区和上海聘请朱维基、刘汝醴、黎冰鸿、罗稷南、屈萌生、车载、芳信、赵平生、陆维特、周原冰、韩国儒等教授、学者来建大任课,表演艺术家赵慧琛也从上海来到苏北淮阴,任职华中建大[23]。还聘请解放区的专家学者阿英、范长江、刘季平、黄源、沙俊等兼课。

1946年5月中旬,学校开始开课,由于形势的迅速恶化,原本的学院设置计划都被搁置,大部分学生主要进行时事政治学习,主要是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和新四军军史。另外编5 个文化补习班,必修课以政治专题讲座和体育为主,选修课有中文、英语、数学等。时事政治经常邀请夏征农、孙叔平等人作报告,孙叔平还讲授社会科学概论,他自编讲义发给学生。

1946年5月底,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敌机逐渐开始骚扰淮阴城。为了安全起见,学校在白天将学生分散至城郊,上午上课,下午讨论,晚上返校自修。这样坚持到6月6日,建大师生转移到淮阴东北的徐杨庄农村继续教学,学生都住在老百姓家里。7月间,战火逐渐从苏中烧到苏北,9月初,形势更加紧张,华中分局决定,一部分学生分配工作,支援前线,大部分人则被迫再次迁徙至建湖县高作一带。中秋节后准备正式开学时,根据华中分局决定,800多名师生又奉命向山东转移,途径板湖、高沟、沭阳、高流,在新沂越过陇海路。艰苦的行军途中,建大学生一直坚持上课。10月,抵达山东省莒南县。

从此,华中建大在苏北的使命即告结束,开始了它的新征程。

[1]《中共中央华中局:<关于创办建设大学的通知>(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二十日)》,转引自校史编委会编:《华中建设大学校史》(内部资料),1992年版,第329页。

[2]张劲夫:《回忆华中建设大学的创建和第一期情况》,转引自《华中建设大学校史》第53页。

[3]《中共中央华中局:<关于创办建设大学的通知>(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二十日)》,转引自《华中建设大学校史》,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内部资料准印证,1992年版,第329-330页。

[4]张劲夫:《回忆华中建设大学的创建和第一期情况》,转引自《华中建设大学校史》第53-54 页;张风:《华中新闻训练班回忆》,《华中建设大学校史(续编)》第83页。

[5]吴明、陈大荧、吕德鸣:《创作<建大颂>前后的回忆》;金诺:《华中建大开学和首期校刊》,转引自《华中建设大学校史》第69页、第62-63页。

[6]林铭纲:《遥想当年建大时》,转引自《华中建设大学校史》第77页。

[7]陈修良:《华中建设大学第一期的概况》,转引自《华中建设大学校史》第59 页;刘煜:《华中建设大学生活片段》,转引自《华中建设大学校史》第98-99页。

[8]张风:《华中新闻训练班回忆》,《华中建设大学校史(续编)》第86-88页。

[9]林铭纲:《遥想当年建大时》,《华中建设大学校史》第78-79 页;顾经海:《忆建大第一期的学习生活》,转引自《华中建设大学校史》第87页;白惠:《“傻瓜”的回忆》,《华中建设大学校史》第91页。

[10]陆明、余瑾:《有关建大第一期的情况》(摘要);刘煜:《华中建设大学生活片段》,《华中建设大学校史》第74-75页,第102页。

[11]秦明:《在华中建大几个时期的点滴回顾》,《华中建设大学校史》第112页。

[12]茹乃乔:《华中建大第二期生活点滴》,华中建设大学校史编委会编:《华中建设大学校史(续编)》(内部资料),1993年版,第92 页;徐平:《春风育桃李难忘母校恩——华中建大二期学校生活回忆片断》,《华中建设大学校史》第119页。

[13]章凡:《忆华中建设大学的学习生活》,《华中建设大学校史(续编)》第103页。

[14]傅庭芳:《华中建大的革命教育精神永存》,《华中建设大学校史》第131页。

[15]冯彬:《建大校园生活片断》,《华中建设大学校史》第141-142页。

[16]戴毅口述;吕德鸣记录:《回忆在建大的反战同盟支部学员》;赵醒:《忆华中建大朝鲜校友》,《华中建设大学校史》第135-139页。

[17]傅庭芳:《华中建大的革命教育精神永存》,《华中建设大学校史》第133页;

[18]秦明:《在华中建大几个时期的点滴回顾》;袁似瑶:《回忆华中建设大学》,《华中建设大学校史》第113 页、169页。

[19]邬家箴:《在战火中成长的华中建设大学》,《华中建设大学校史》第178页。

[20]张赞平:《建大对我的吸引和教育》,《华中建设大学校史》第181页。

[21]陈辽:《忆华中建设大学》,《华中建设大学校史》第185-186页。

[22]建大的招生和学制并不严格,以三期为例,开班上课后,还有学员不停的加入,如王雪琴和同行的程时于1946年7月下旬才来到淮阴。因此,这里的学生数也是一个大概。见王雪琴:《建大,我参加革命的第一个里程碑》,《华中建设大学校史(续编)》第123-124页。

[23]袁似瑶:《回忆华中建设大学》,《华中建设大学校史》第170页。

猜你喜欢

华中学校建设
华中要塞:义阳三关
华中建筑2021年总目录
新四军华中抗战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明年或激增40%?华中3万多吨加州鲈市场谁能笑到最后?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