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开辟课改新航路
2014-06-10张慧敏
张慧敏
定西以薯都闻名天下,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充满了神奇的魅力。近年来,其社会经济领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改革浪潮,它的高中新课改也乘着全市改革东风而被按了快进键,驶上了平稳、有序发展的快车道。
教学模式异彩纷呈,不搞一刀切
如何让学生爱学乐学?如何使教学质量提高提升?这些问题自我省普通高中新课改实施以来,已成为定西市广大高中教育工作者日思夜想的问题。
去年3月,定西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通知》文件,要求各县区校在高效课堂创建活动中不唯模式唯高效,不搞一刀切。在此目标指引下,定西市各县区、校制定《高效课堂建设实施方案》,在学习借鉴外地课改成功学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深入调研论证,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口,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目的,不断探究课堂教学模式。
安定区组织相关人员在认真学习山东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昌乐二中271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的基本原则,研发了六模块“3+X”教学模式;临洮县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以学生预习为教学基础,以情意导入为教学开场,以问题质疑、讨论、解决为教学主线,以目标检测反馈为教学的总结,以精选习题布置和预习要求为课堂结尾,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一讲到底,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
陇西一中借鉴河北衡水中学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等,并结合学校在教学中长期积累形成的成功教学实践,提出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思辨答疑—当堂训练”的“四环节”教学模式;定西市一中创建“五环节“高效课堂“12345”工程,制定了《定西一中创建“五环节”高效课堂奖励办法(试行)》等文件,作专题研讨,进行了高效课堂展示课活动,为全校教师进行了高效课堂展示课;临洮中学按照高效课堂模式把教学设计分为“温故、导入、设问、自学、讲析、练习、拓展、作业”八个环节,提倡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课堂教学气氛变得宽松、开放、活跃。
如今定西市的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得到较大转变。学生们广泛开展了小组合作式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开放式学习方式、课外兴趣小组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方式等。富有个性、主动积极的科学学习方式已使广大高中生受益。定西一中的一位老师对记者说,“现在,学生的学业负担得到减轻,身心得到解放,个性更加凸显,师生关系也融洽了。这就是我想要的理想教育下的状态。
课堂教学显奇效,注重真功夫
走进定西市的高中校园,你会发现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发展,而校本课程开发是其中最大的亮点。各学校充分调动教师这一校本课程开发主体的积极性,初步建立起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的竞争机制和管理制度,结合地域特色和学校实际,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已初步形成了富有学校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
定西市一中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与奖励》,进一步提升拓展教师发展空间。目前,《定西乡土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定西乡土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书;另外5位教师的校本课程已完成初稿。通渭县一中编写的《通渭书画》《土壤分析》等5种校本教材和通渭县二中编写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耕读之乡——通渭》;岷县一中编写的《岷县地理》等校本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县情、校情,讲究科学、实用,体现了地方文化特色,彰显了学校特色。
为推进课改走向深入,定西市各学校加大了教研力度,教师们更新理念、转变角色,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致力于在班级中形成民主、平等、开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为学生全面、健康、个性化发展打下基础。老师们把新课程思想和理念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评价中,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及评价方式,将教研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参与者、合作者、研究者的身份深入教学一线,积极探索课改环境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学校不断发展的评价制度;探索改变单纯以分数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做法,实行学生学习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重视过程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态度、情感以及实践能力的综合评价,重视评价的引导、激励作用,逐步建立起了符合学校实际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开放、多元的评价体系。
如今,在定西“校校有课题,人人都参与”不再是空谈。教师们的教科研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2013年经省市教育科研管理部门评审,有330项课题立项,其中高中阶段立项109项课题。定西市专门组织了教师参加省上举办的“课题立项培训会”和“课题结题培训会”,帮助广大教师掌握基本的教育科研方法,提高教师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的能力,培养教师的科学研究素养。
良性运行机制为课改开辟新航路,不惜本钱
为了搞好新课程实验,定西市成立了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组,分管市长、局领导亲自挂帅,局相关科室根据各自职能成立相关实验工作组进行指导,财政经费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发展,形成合力打造定西课改新局面。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定西市制定了《定西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重点明确了市县区两级财政投入办法。各县区政府尽可能加大课改经费投入,各高中学校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如安定区政府下拨220多万元用于通用技术实验室建设,拨付20万元作为新课程改革科研专项经费。东方红中学自筹10万元,建成2个四类通用技术实验室并投入使用;巉口和内官中学自筹5万元,各建成1个三类通用技术实验室;中华路中学自筹10万元建设2个三类通用技术实验室。另外,安定区各级各类学校,政府投入安装电子白板教室148个。定西一中投入40万元安装2间通用技术室,筹措19万元用于教师培训,还千方百计筹措资金280多万元,给各班教室安装了多媒体设备,给全体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并购置了高中新课改学习资料和教师备课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硬件建设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在软件建设上,定西市也是不遗余力。为打造出专业素质高、教学技能强、课改理念新的教师团队,该市按照“国培”示范、“省培”扩散、“市培”补充、“县培”为主、“校培”应用的原则,实施校长、教师及教研员三支队伍培训工程, 采取“派出研训、带出观摩、请进指导、在职网络研修、样本教研、区域交流”的方法,充分利用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训工程、各种基金会培训、对口支援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教师培训学习,进一步提升校长和教师对新课程的执行力以及教研人员的专业引导力。如今,定西市已初步建立适合于课程改革的教师发展制度。在日常教学中,各市县区、学校推出了各种教研课、公开课、观摩课,学术讲座、报告,第二课堂适用的校本课程等等,给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舞台,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搞好普通高中新课改,学校要有良性的运行机制,这是保障。课堂中师生的教和学发生彻底的转变,这是关键。教学理念和学生评价方式得到崭新变革,这是目标。就像造房子一样,只有教育的方方面面都行动起来,课改才会取得进展,学生才会获得进步和成长。”定西市教育局教科所副所长肖进雄对记者如是说。诚如斯言,如今定西市在高中新课改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