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曼郎遇到耶娘

2014-06-09余显斌

饮食科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傩戏刺梨草药

余显斌

1

如果以人作比,刺梨就是小镇新晃的汉子,质朴,稳重;糯米酒就是小镇新晃的女人,聪慧含蓄,温馨柔美。他们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传奇。

如果以风景作比,刺梨是侗族山中飘荡的情歌,在月夜下响起的“贝八”,粗犷多情;糯米酒就如舞水河的水,细腻多情。二者相互映衬,成就了独一无二的乡土酒文化。

如果以文化作比,刺梨,是充满想象的傩戏,是傩戏中节奏顿挫的歌谣;糯米酒,则是傩戏中的唢呐,一声声响起,把“咚咚推”的古老和优美推向一个极致。

刺梨,是传说中的曼郎,在凝望着糯米酒。

糯米酒,是传说里的耶娘,也在凝望着刺梨。

2

这是一种不起眼的野果,长在山畔沟旁,一身的刺,头上还仿佛戴着头巾。友人说,别小看了这果,它们叫刺梨。

第一次,我面对刺梨。

第一次,我才知道,刺梨竟然是一味中药。《黔书》上言,“食之可以解闷,可消滞”,说的就是它的药用价值。

中药中,很多草木是有灵性的,很多种子是有思维的。如刺梨,吃下去后,它知道自己该去哪儿,该顺着血脉走向身体的哪一处,该干什么。中国草药都是如此,它们有的去胃,有的去肝脏,有的去筋脉,从不走错一步,去完成它们药用的任务——真怪!因此,在中国,在神农尝百草之后,草木一直和人的病痛寿限相关联。

于是,出现了草药。

于是,出现了中药铺。

其实,一株刺梨就是一个微型的中药铺,一个草药先生——其果解烦闷,其根治牙痛,其叶治脓疮,其花治下泄。刺梨花开在新晃山水间、木楼旁、山歌声中,刺梨用一花一果,一叶一根,一副汤头,为山民消痈化毒,祛病延年。

3

在中药中,糯米酒必不可少。

糯米酒很美,也是诗歌里的一道风景,“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就是此酒;“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也是此酒。

糯米酒,是酒中的女子,温柔,甘甜,让诗仙李白吟诵再三,念念不忘。

糯米酒,又是酒中的艺术品,玉质,红颜,养眼醉心,二者兼顾。

在中国酒文化中,它风姿绰约,让无数文人竞折腰,让无数文章熠熠生辉。它使文化与中草药都多出了这一种与众不同的美丽。它微微一笑,走入中药铺,走入中药医生的望、闻、问、切中,成为中草药的娘子军。在中药中,它是白领强人,是“女汉子”,是“百药之长”。

《本草纲目》上说,冷喝糯米酒能镇静,热喝祛寒活血,与他物相佐治失眠,壮体能。据说,武松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喝下的二三十大碗不是老白干,却是此酒。

可是,《本草纲目》中从未记刺梨与糯米酒相调和的作用。这,是一种遗憾。这个遗憾,是刺梨前世的遗憾,也是糯米酒前世的遗憾。

4

刺梨酿酒,清人时方有记载,《苗俗记》有“刺梨一名送香归……味甘微酸,酿酒极香”,讲的是其味。《思南府续志》记载:“刺梨野生,实似榴而小,多刺,其房可酿酒。”可惜以刺梨酿酒,仅仅有此记载,至于味道纯度,语焉不详。清朝文人章永康《瑟庐计草》:“葵笋家家饷,刺梨处处酤。”刺梨酿酒,已经普遍。当然,也有将糯米和刺梨一起酿酒的,《贵阳府志》有“以刺梨掺糯米造酒者,味甜而能消食”一语,讲了消食功效。

这些,仅仅见诸古人的文字,而现代新晃人却把它们真真切切地放在一起。那是怎样的一种结合啊?两味中药,两味中药中的强者,两种酒国的隽品,进行一次强强联手:一种浓香爽脆,一种甜美含蓄;一种醇厚,一种甘润。两者结合,如水与乳的交融,如琴与瑟的和谐。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酒啊?

那酒色泽如临水的琥珀,浓酽如情人的话语,细腻如恋爱的目光。盛于玻璃盏中,或者高脚杯中,如流光溢彩的微笑,如低眉敛目的羞涩,如十八岁女孩窥视心上人的脉脉眼光,让人不忍心喝下去。

这,就是新晃刺梨酒。酒婉约到极致,一口饮下,舌尖清香,入口滑润,全没了白酒的辛辣。酒美到极致,如荷花映水,夕阳在天。endprint

猜你喜欢

傩戏刺梨草药
贵州刺梨专题书法作品
贵州刺梨专题纂刻作品
贵州轩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草药王
傩戏:藏在大山深处的远古回音
杨云霞:傩戏面具雕刻师
如何把拉班舞谱运用到黔北仡佬族傩戏中
五勺
刺梨和矿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