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培养
2014-06-09林艺凡
林艺凡
【摘 要】前苏联的著名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道:“但凡没有学会流利地、有见解地阅读的人,是根本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内容的”。如此看来,幼儿早期的阅读教育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时候如果培养出了幼儿的阅读兴趣,那么在其日后成长的过程中,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本文则对如何激发幼儿兴趣浅谈了一些个人的经验与看法。
【关键词】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培养;环境氛围
幼儿的早期阅读培养被人们称为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并且是基础教育的灵魂所在。在如今这个素质教育普遍化的社会中,早期阅读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发展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家长与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起阅读的教育工作,因为它不但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优秀的阅读技能,还能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与情感表达能力,甚至能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幼儿成长的过程当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一、幼儿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园的环境,以此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在幼儿园当中,幼儿教师乃是幼儿学习成长的核心引领人。所以如果想要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幼儿教师就一定要重视起来。
幼儿园的领导应当配合着幼儿教师为幼儿们创建一些相对温馨的阅读区域,例如可以为小班的幼儿提供一些卡通温暖的坐垫,而为中班或大班的幼儿则可以准备一些比较舒适的座椅。并且在图书的提供与准备上,理应把幼儿的兴趣需求放在首要位置上。有专家曾经调查过几千名学龄前儿童的阅读相关兴趣研究,其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对于阅读的兴趣完全与图书读物紧密相连。新《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合适而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因此,在选材时,必须以目标为依据,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选择合适的图书。所以在幼儿园准备图书的时候,应该选择一些图画与照片比较多的书籍,这会丰富幼儿的阅读兴趣与感知能力。教师还应该运用不同的指导方法,来激发幼儿自身的阅读兴趣,例如,在遇到“三只小猪”这种童话故事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为幼儿们朗读并且讲解,告知他们这个故事当中所蕴含的哲理。(三只小猪当中,只有第三只小猪善于思考,并且勤劳勇敢,我们一定要学习它聪明勇敢的精神。)并且,在小朋友们理解了这个故事以后,再过一段时间,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放出“三只小猪”的图片,让幼儿回忆这个故事,并用自己的语言为小伙伴们讲述出来。这既可以调动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并且能够强化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师还应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提倡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发言,拥有不同的充满创造性的观点,成人的视角和答案不应该将儿童的思维局限化,他们应该拥有属于幼儿不同的想法。这对幼儿的成长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在一些走廊或者教室的墙壁上,教师也可以粘贴一些以图画照片为主的精短小故事,幼儿会因对图片的好奇而去主动了解这些故事的内容,这会使得幼儿的能动性得到提高,并且这种幼儿自主学习的方式,会使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得到提高。
二、家长可以辅助幼儿教师,在家庭当中创造起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家长可以通过向幼儿教师咨询等一些途径来进行学习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相关知识,形成一个科学正确的早期幼儿阅读教育的观念。并且,家长还可以利用一些例如家长会或者早晚接送幼儿的时候,多与幼儿教师沟通交流,这也是一种能够让家长建立一个正确的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
外在环境因素会直接影响人的内在心理因素,所以在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教育的时候也不例外,轻松且愉快的阅读环境会让幼儿对阅读更加感兴趣。千万不要对幼儿的阅读时间以及阅读内容有强硬的限制和要求,否则会物极必反,尽量还是让幼儿做出自己的喜好选择,这也可以从小就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并且在幼儿进行自主阅读的过程当中,家长要尽量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不然年幼的儿童是无法静下心来专心阅读的。有条件有时间的家长也可以为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在幼儿阅读的时候自己也可以进行阅读看书,幼儿见到家长这样做,便也会专注下来学习模仿的,这会形成一个非常良好的阅读气氛。并且,在幼儿有阅读苦难的时候,切记不要直接为幼儿进行解答,“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家长应该是为幼儿进行一个正确的指引,让他们自己寻找到答案。找寻答案的过程,也会成为幼儿成长过程中很好的回忆。
阅读能力乃是学习的基础,更是日后孩子能否成功的重要先决条件之一,所以所谓的启蒙教育,其关键就是学前教育。故此,我们发觉,只有让幼儿在阅读当中能够真正产生兴趣,才能够培养他们愿意进行阅读以及对新事物的学习。如此一来,幼儿未来的学习能力发展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王昭.谈谈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培养[J].学园,2013(10).
[2]曾洁.让孩子以轻松的心情分享阅读的快乐——试析讲述故事与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10).
[3]陈显盈.浅谈在幼儿早期阅读中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和能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