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模式下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思考
2014-06-09朱治军
朱治军
【摘 要】“求知欲”是指学生主动、自觉、积极的获取和探索所学知识的强烈愿望和渴望,本文就“学案导学”模式下如何激发学生“求知欲”做了阐述。
【关键词】学案导学;求知欲
“学案导学”是现代教育改革中比较成功也是应用很广泛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对打造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意识和能力也有其独特的作用。实践证明,精心、合理的学案设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下面结合笔者在高中化学“学案导学” 模式下教学的实践经验,介绍一点我本人在化学学案导学模式的教学中激发学生“求知欲”的经验。
一、在学案设计中可以渗透“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心灵中激发“求知欲”
学案导学模式强调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实际上,教学过程应該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简单过程,更是一种师生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双边活动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总体来讲,我关注了以下方面:
1.学案遵循以人为本理念,通过尊重人激发“求知欲”
在学案的编写过程中,我始终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高中生作为人的人格和尊严,尊重高中生的人生历程的发展需要。在学案的设计上充分符合学生的审美观点,注重版面设计,关注字体与色彩,强化新颖实用理念,使学生拿到学案后就想看,就想做,就想学。
2.在学案中渗透“促进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理念,通过发展激发“求知欲”
新的课程标准认为:“普通高中新课程应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高中化学教学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发展的眼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在学案导学模式的主体下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借助课堂激活“求知欲”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显然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主战场,在学案导学模式下,仅仅依靠单一学案,一种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对学习乏味,也制约着学生的思维,从而影响“求知欲”。所以,在学案导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我大胆的融合其他新型的教学方法,是学案导学模式更加灵活,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激活了学生的“求知欲”。
1.重视媒体支持,通过动感激发“求知欲”
在实际教学中,我把导学案与多媒体课件和电子白板三者有机结合,互相配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既有黑板方便书写的特点,又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紧密相连,操作简便、交互性强等特点,将多媒体教学与电子白板相结合,可以将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如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时,由于这一物理量比较抽象难懂,我通过电子白板将这一物理量的物理意义通过动画的形式播放出来,让学生实实在在的认识到它的物理意义以及衡量标准时,学生迅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2.尝试“开放式”教学,在课堂内外激发“求知欲”
在学案模式的指导下,我联合运用“开放式”、“启发探究式”、“发现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将课堂作为一个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平台,师生之间相互讨论,相互批驳,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而又形成共识,形成学案模式下的开放课堂。
3.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情景交融激发“求知欲”
在设计和编制学案时,我通过提出一些具体的思考问题,或者讲述一段社会故事、引入一些新闻报道,人物传记,科技信息等手段,精心多种教学情境,通过情境的感化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如在编写苯这一节的学案时,我先引用了一段凯库勒发现苯的分子结构的故事作为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利用学案指导预习和作业,利用行为激发“求知欲”
在学案中设计学生预习的内容,并要求学生课前按时完成,也可以在学案中编制练习作业,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合作完成,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是学生从行为上对化学感兴趣,产生探究的活力和动力。
三、利用学案加强实验探究,通过化学实验强化“求知欲”
化学是实验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在学案导学模式下决不能淡化实验的功能和地位,在编制学案时,我更加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比如,有时由于操作顺序不同、反应用量不同,反应现象就不同、反应原理就不同,我在学案中专门创设类似的探究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实验,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本人把经典的验证性实验做了精心的设计与改选成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自觉且能主动地参与、大胆地想象、积极地探索,学生在实验中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从实验中探索其本质与规律。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崔允漷.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冯春霞.谈高中化学教学实施“导学案”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3):11-33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编号为GS【2013】GHB1088的课题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