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组一情境” 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创设与应用实践

2014-06-09王亚芬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3期
关键词:创设中职应用

王亚芬

【摘 要】本文以中职生感兴趣的创业实践为切入口,以活动课程形式为载体,以小组内合作和小组间竞争为形式,分组模拟成立企业,各组以模拟创立的企业为情境,并整合教材来组织课堂教学,让基础会计课堂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理实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会计兴趣并培养其综合实践能力。

【关键词】中职;基础会计教学 “一组一情境” 创设;应用

一、一堂公开课引发的思考

在一堂公开课《企业的经济活动》上,有几个学生的表现让我大吃一惊,比如李某,在这个课上学生分组模拟创立了几个企业,以企业的形式来竞赛学习知识点《企业的货币资金形态》,李某毛遂自荐为CEO(组长),带领组员激烈讨论如何创业才能挣钱,上讲台来介绍创业计划时落落大方,思维清晰,有理有据,很有CEO的风采。这样的表现与之前判若两人。我记得原来在他桌面上永远有一大叠书,每次提问时他都低着头,装着翻书翻笔记,脑门上好像刻着一句话:“不要来叫我”,对专业课也没什么兴趣。其他好些学生也一改以往课堂上沉闷的表现,组内积极讨论,踊跃发言,表现非常活泼,大多数学生显示出对创业的极大兴趣,而围绕创立的企业要学习的知识点也更加形象易懂。

这样鲜明的对比引起了笔者的思考,为什么以前的基础会计课堂这么沉闷呢?笔者认为中职会计课堂气氛沉闷的原因主要有:

1.从高一新生现状来说,中职生学习兴趣欠缺,综合能力较弱

很多学生在小学、初中的学习上都遭受过这样那样的失败,对学习没有信心,对单纯知识点的学习欠缺兴趣。会计专业的学生相比其他专业的学生虽然上课不吵闹,但是他们普遍较为内向,表达能力较弱,一般很少在公众面前发言,总体上来说,各项综合能力较差。

2.从基础会计教材现状来说,罗列的专业理论知识抽象枯燥

经过改版,第四版教材虽然有了些生活例子,但是各章节还是罗列了很多枯燥的条例、规范、特点,职能,各知识点以理论、规范性条例为主,学生很可能在刚接触专业时就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从专业教師现状来说,会计教师一般比较传统,以讲授为主

笔者接触的大多数会计教师,为了学生能操作的规范,都习惯于“教师示范——学生演练”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入门阶段,因为专业理论太多,教师又只能以讲授为主,以教为主,教的累但效果差。

二、“情境”、“一组一情境”的定义

教学中的“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 根据教学内容, 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 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 产生一定情感反应, 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

“一组一情境”是指在以中职生感兴趣的创业实践为切入口,以活动课程形式为载体,以小组内合作和小组间竞争为形式来组织课堂教学,分组模拟成立企业,各组以模拟创立的企业为情境来整合教材,学习各章节内容;并创造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 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即分组创立的企业,以引起学生作为企业主人翁以及小组合作团队精神的体验,从而使学生获得在合适的职业岗位上工作所需要的一部分综合能力。

三、“一组一情境”创设的具体流程

1.引导学生写创业计划,首先让学生感兴趣

在学期初增加这一块内容,大概需要6课时。以学生感兴趣的创业为切入口,高一学生的设想一开始很不成熟,教师要引导考虑的方面很多,应针对学生的认知给出具体项目,并举一些例子,可以结合会计其他科目如《经济法》,《财经法规》,《财务管理》等来激发学生创业兴趣。

实践:先由每个学生写一个自己的创业计划。刚开始学生虽然感兴趣,但是无从下手,可以以交流讨论的方式引导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选择主打商品。提示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商品,自己有优势条件的商品,最常使用的商品,有新意、有创意、前途很好的商品,有学生说是午餐代购,跑腿代办,销售特殊绿色植物等如此提示了后,学生渐渐讨论,还真发现了很多“商机”。

(2)资金如何筹集。有说向父母借款的,有说自己边做积累经验,边存钱的,还有说上电视寻求风险投资的,有说向银行贷款的,引导学生多去了解各个渠道资金的价格,即利息率,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公司法中关于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等知识点。

(3)选址租场地装修。这一步学生往往非常茫然,可以布置一次作业,分组调查不同地段的租金成本是多少。

(4)人员如何招聘。有说去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有说自己积累了经验后自己干的,有说请有经验的亲戚朋友的,还有说去挖墙脚的。

(5)成本预算。这是我们学习会计这个专业最大的好处,哪怕你将来不从事会计工作,也能用到这个课程中的知识,建议先有初步预算,包括租场地,装修,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水电煤等成本。

2.分组创立企业,搭建企业平台以维持兴趣

根据学生的个人创业计划,分组在组内选择一个计划来模拟成立企业,课堂组织形式为小组内分工合作,小组间竞争。增加这一块内容,大概需要6课时。这个企业就是学生继续学习的共同平台,所以这个企业教师要要一定的要求和标准。笔者要求学生选择的标准是:

(1)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符合法律法规及社会需求。

(2)为课程需要选择制造企业,供产销环节齐全,从事简单单工序加工。

四、“一组一情境”与教材整合的应用实践

1.应用“企业创立的准备活动”情境,由各企业的个性提炼出通用的共性

课堂教学线索主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经营活动前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工作?各组以自己创立的企业为例来学习具体知识点,再由各个企业的个性提炼出企业通用的共性。要注意教学环节的逻辑性,学生先以自己组的企业为例来猜测或初步认知,再通过各小组讨论、竞赛、自学补充、教师点拨等途径得出所有企业的共性,最后再回归到各企业的具体情况,以更加专业的分类来列示自己组的个性。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能让学生有每天都觉得自己有进步。

教材整合:第一章中先学习第三节(企业的经济活动),认知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再学第一节(会计的概念、特点和职能);第二章先只学第一节(会计六要素)和第三节(会计平衡公式);第三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中学第一、第二节,其他章节等以后再学。

实践:如学习《会计六要素》资产这一要素,请各组设想一下企业内有哪些资产?并在黑板竞赛列示,组员可以补充,各组刚开始列出的资产比较简单;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资产的三个条件来确认是不是资产,并引导学生这些资产进行归类;然后各组对照别的小组的企业进行学习,找出各类资产的共性,再补充完善自己企业欠缺的资产,更好地构建自己企业的资产,比如运输工具类的货车只有一个小组想到,而补充后每个小组都有。这里学生往往会忽略应收及预付类款项,所以预设一个现在的年末常讨债的场景。

2.应用“企业模拟经营活动”的情境,进行业务编制和核算

业务核算是基础会计教学的重点,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点单元为主线的学习模式,以各小组模拟创立的企业为例来学习各个新的知识点,同时由学生根据自己企业的状况来编制业务。教师可以以一个组的企业或者以自己想创立的企业为例来帮助学生设计经济业务,让学生模仿设计经济业务,并做业务核算。

教材整合:学习第六章(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这是教学重点,也是活动开展的核心部分。

实践:如采购过程的核算。要求各组先去调查自己企业的原材料有哪些?价位如何?用量多少?自编题目,然后进行业务核算。如一口甜蛋糕厂,编制的题目即业务描述如下:

例:一口甜蛋糕厂采购面粉1000千克,单价7元,增值税率17%,开出转账支票支付。采购鸡蛋1800千克,单价11元,采购白砂糖50千克,单价8元,采购牛奶1000千克,单价2元。(期中原料配方:鸡蛋3到4只、牛奶250ml、白砂糖、普通面粉250千克是网络查询而来,而单价是由市场调研员去农贸市场询问而来。)

这个配方虽然不精确,但是学生能大致明白比例,并按比例来设计题目,也是一种进步;单价虽然也不精确,但是学生能问过农贸市场说明还是有调研的意识在。

业务核算:

借:原材料——面粉 7 000

——鸡蛋 19 800

——牛奶 2 000

——白砂糖 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 964

贷:银行存款 34 164

这个环节中每个企业需要学生去了解自己想创立的企业的原材料,以及市场价格,材料配比,生产流程,产成品存在的形态以及营销方式,利润率等。并在分组竞赛中阐明调查的具体依据和步骤。

3.应用“企业内岗位轮换”的情境,学习账簿、凭证、报表地编制

巧设教学衔接点,用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即做会计分录来核算业务,再呈现会计实务中用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来核算业务,让难的知识(技能)变得简单。同时通过岗位轮换来进一步熟练企业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核算,不断复习和学习新知识。岗位轮换的设置顺序为:根据模拟企业进行初次主要经济业务活动:资金筹集活动,采购活动,生产活动,销售活动,设置对应的部门并设置对应的岗位:采购经理,生产经理,销售经理,财务经理,让学生岗位轮换从而共同学习部分理论知识复习业务核算,并学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地填制,最终计算经营成果,学习会计报表的填制。

教材整合: 岗位在组内轮换,复习编制会计分录并学习第四章(会计凭证),第五章 (会计账簿)等知识点。根据各小组模拟经营的企业来计算利润,学习第九章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实践:模拟创立的企业按照组内分工,轮换岗位,其中财务经理负责协调整个企业的资金和资金筹集业务的编制和核算,其他各经理负责具体环节中的业务编制和核算,具体各企业供产销环节岗位经理负责如下表:

教师除了提供各个组企业的指导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由几个组的企业得出企业经营活动共性:购买原材料——生产产品——产成品——销售取得收入,从而衔接每个环节的教学重点。

另外让学生在每次掌握相关知识后再进一步完善自己个人的创业计划,不断市场调查学习,使每个流程融会贯通掌握。

五、“一组一情境”教学的评价方式

整个活动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即自评,组内评分,和教师评分相结合的方式,既注重终结性评价,也注重过程性评价。学生评价以大多数学生能接受为基准,同时学生组内提倡互帮互助,“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建议组长要都鼓励、肯定组员的工作,可以考虑把团队合作精神分值再仔细细分,引导学生增强集体团队合作精神。在不断调整后,笔者认为以下评价分值比例较合理,可以分项目或知识点阶段性使用。

(1)小组整体评价。整组成绩由别组评分和教师评分相结合的方式,组员成绩根据整组成绩占50%,还有50%有自评和组内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成绩评定的具体操作如下:

团队总成绩=团队合作 20%+编题目合理性 30%+业务核算30%+营销风采 20%。

(2)组员个人评价。学生个人总成绩=团队总成绩50%+互评成绩25%+自评成绩25% 。互评成绩=团队合作5%+所承担工作完成情况10%+创新性5%+及时性5%,自评成绩也是如此比例。

六、研究成果及反思

(一)研究成果测量方法:设计前测、后测调查问卷

(1)调查问卷的设计意图:在于了解学生是否能通过活动课程对基础会计课程增加兴趣,并了解活动课程的开设是否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能提高哪几方面的能力。除了会计专业技能操作能力,综合能力主要关注以下的能力和方面: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2)调查对象:会计专业的两个平行班的学生。高一新生分两个班级,各20人,教務处按照学号随机分班,问卷发放给两个班级,全部40份有效回收。

(3)调查时间:前测调查问卷:2012年9月——10月; 后测调查问卷:2013年4月——5月。

(4)问卷的设计:调查问卷的主体部分由十二道选题以及被调查人基本情况组成,主要涉及以下四部分内容:①中职学生对《基础会计》是否感兴趣。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原因。②中职学生对《基础会计》是否认真。认真和不认真的动机。③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知,如是否重要,对你以后的发展是否有用。④中职学生学习这门课程能提高自己哪方面的能力。

(二)前测、后测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

活动课程告一个段落后,对两个班级的学生经行了后测调查问卷,经过与前测问卷的对比,总结如下:

(1)学生感受了学习的快乐。调查结果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明显增加了20%,而不感兴趣的学生下降了20%,可见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创业情境的应用强调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分组竞争的环境,增强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能引起学生高度集中精力专心听课,避免了过去授课枯燥无味、学生困惑不解的现象。学生反映这样的学习不仅不累,反而相当有趣,学得也快。

(2)学生提高了各项综合能力。后测调查表中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是否提高成三块进行调查,分别是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每一项又细分为5个具体标述的能力,对两个班级40位同学调查,每项能力为200人次。

调查得知,这个活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其中学生感受提高最多的前三名是:查找资料、利用信息的能力,PPT制作能力,在同学面前发表自己观点的能力。提高最少的能力是:分析問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陌生人沟通的能力。

(三)研究反思

(1)“一组一情境”创设阶段大概会增加2周的课时,但是笔者顺利地完成了基础会计全部的教学任务,因为情境的应用,能使后面章节的课时易于理解,节约一定的课时。

(2)不能过于追求课堂的有趣性而忽略了教学目标,最好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来设计任务。还有有部分章节未能与创立的企业结合起来,有待进一步改进。

(3)分组时要考虑各层次学生搭配,教学设计时应该考虑各层次的学生的需求,设计的任务有难易差别,让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可以做,都能参与其中,比如基础差的可以分配给记录任务,或市场调查任务。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 中国教育科研网 2010

[2]张玉森,陈伟清. 基础会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猜你喜欢

创设中职应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