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一些反思
2014-06-09蒋心怡
【摘 要】由于教育体制、社会现状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的音乐艺术教育比较薄弱,学生进入高校以后,主要接受的是本学科专业教育、技术教育,音乐教育在师资、课程设置和艺术实践进行中没有规范化、制度化。国内音乐素质教育参差不齐,尤其是西部显得相对弱势。为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继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我们必须加强高校大学生的音乐教育的培养。
【关键词】西方音乐;音乐学;音乐教学
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是指以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为对象、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手段、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音乐知识文化和音乐欣赏为基本内容的审美教育。跨入了科技高度发展的21世纪,人类社会日新月异,竞争异常激烈。“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科教兴国”等等观念的提出,使得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迫在眉睫,而艺术素质的培养又是其中的点睛之笔,它推动着科技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由于教育体制、社会现状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的音乐艺术教育比较薄弱,学生进入高校以后,主要接受的是本学科专业教育、技术教育,音乐教育在师资、课程设置和艺术实践进行中没有规范化、制度化。国内音乐素质教育参差不齐,尤其是西部显得相对弱势。为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继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我们必须加强高校大学生的音乐教育的培养。
一、国内音乐教育的发展动态
近些年以来,我国许多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些著名的重点大学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武汉大学等十几所高校先后成立了音乐教研室,开设了音乐选修课,并在大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学校都开设专家讲座和著名音乐家的演出活动,拓展了大学生的视野,溶知识性、鉴赏性和前沿性为一体。首都师范大学是全国唯一一所为音乐副修的大学生颁发本科、专科学历的高校:王安国老师负责的《从实践到决策》这一课题的完成,对我国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还有首届公共艺术硕士研究生班的成立,充份说明了社会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视。
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音乐教育都以它美的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延续和生存下来。当今,现代社会向高校教育改革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更新音乐教育观念,拓宽教学内容,开设大量选修课程,对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综合化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二、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一些反思
近几年来,国内外许多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而我国一些普通高校的音乐选修课开设状况还是令人担忧的。尤其是中小型、经济落后城市的普通高校,许多的大学生来自农村,他们中学阶段的音乐教育几乎是断层,音乐素质较差,对于大学音乐教育的实施和普及都很困难。实际意义上不是在进行音乐教育的延续,而是需要补课。
当前,教育部对高中试行的新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由六个模块组成:①音乐鉴赏;②歌唱;③演奏;④创作;⑤音乐与舞蹈;⑥音乐与戏剧表演。而我国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目前没有形成相对对立的体系,在课程设置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教学指导纲要和标准。如何实施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尤其是音乐教育发展相对缓慢的普通高校,音乐教学应从哪些角度出发?笔者带着这些问题,通过以上调查中出现的问题,以普通高校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为契机,根据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及笔者教学实践,对音乐教育发展相对缓慢的普通高校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建议。笔者认为:音乐教育发展相对缓慢的普通高校,音乐教学应该以“弘扬民族文化,倡导高雅艺术”为主流,结合高中音乐课程的标准可设为:音乐欣赏教学、歌唱教学、舞蹈教学三大模块。
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从全国范围来说尚处在起步阶段,在很长一段时间不被整个社会重视,大多数院校只注重培养单一的专业型人才,然而,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需要的不仅是纯粹的专业型人才,更需要綜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能否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关键就在于当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总之,如何培养适应21世纪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严峻课题, 而要解决这一课题,音乐教育至关重要。作为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高校教师,我们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及《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2001年~2010年)》的精神,尽快改变高校音乐教育相对薄弱的状况,提高大学生的音乐艺术素质。音乐素质的提高能培养人的气质,提高人的品味,完善人的魅力、净化人的心灵,进而推动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如此种种,有待于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推动。大学生整体音乐素质的提高,便能促进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全民综合素质、综合国力的增强便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姚思源主编.《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研究文集》.辽海出版社,2000年1月
[2]姚思源主编.《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研究文献》.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
[3]曹理等.《(音乐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作者简介:
蒋心怡,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11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