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提问方法之策略

2014-06-09赵松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3期
关键词:重难点数学课堂教学

赵松

【摘 要】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说明了发现问题的重要性。设计并应用到位的数学课堂提问,可以揭露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起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就教师而言,课堂中善于设计“好问题”将有效推动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问方法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之一,是数学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课堂提问设计得好,应用得当,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发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积极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把教学看作是发展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过程,为促进学生思考而提问,为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而提问。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要讲究策略,要精心设计问题,在互动中把教学引向深入。因此,要做到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不妨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生提不出问题或提出的问题没有深度甚至没有价值怎么办——树立信心,教给方法

在树立自信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去深挖教材、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如“多问几个为什么”、“把新知与旧知进行联系、比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渐渐地学生学会了主动思考,提出的问题由少到多,甚至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二、学生提出的问题过少或未触及教学重难点怎么办——突出重难点,增补质疑

学生的质疑,最能反映学生对哪些问题比较关心、哪些问题不容易理解,而这些也往往正是教学的重难点,是最应该解决的问题。学生质疑,有时不能把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都包括在内,也就是说不全面。这时老师决不能听之任之,要针对重点难点设计一些高质量的问题,一旦出现学生提出的问题过少或质疑不全面,教师就可增补质疑,力求疏而不漏。

三、学生提出的问题过多怎么办——高度开放,鼓励提问

如果学生的问题因为过多实在难以当堂解决,不妨放到下一节课接着进行,这样做不仅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高度开放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有了参与的积极性。

四、学生提的问题意思不明怎么办——广开言路,相互补充

有些问题,教师根本听不懂是什么意思,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其说得再明确一些,或者请其他同学来说说这个同学的意思。

五、学生提的问题老师怎么也解决不了怎么办一实事求是,课外引申

有些问题老师意料不到,却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结果,是值得高兴的。只是教师要注意:要宽容,不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都不要随意否定,更不要认为是学生在有意刁难老师。

在这方面,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观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更要加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质疑解疑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1)小组间质疑解疑。首先,由学生把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并由学生按课本内容先后编上序号。其次,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共同解决黑板上的问题,形成组间解疑。在此期间,对每一个问题全班同学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甚至可以辩论。

(2)巩固练习。在学生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可以适时地穿插一些不同形式的基本练习,以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同时,有些问题怎么解释也搞不清楚,但如果通过举例子或巧妙的练习,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悟出其中的“奥妙”。

(3)学生自学思考。“自学”,即学生自己看书、理解教材,教师指导学习的方法:找出重点划下来,发现疑问做标记。让学生看书思考,不仅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为下一步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可以使学生养成勤思善学的良好学习习惯。

(4)小组内交流,质疑、解疑。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划出的重点,互相质疑、解疑,把没有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每个人都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带动学生,起到交流互补的作用,能激发深入钻研的意向。同时,这样做又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5)课堂检测。课堂检测,既是对本节课的一次系统总结,又是对本节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查,以便及时反馈补救。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注重课堂40分的教学效果,一般不再或很少布置除课外阅读、课外讨论之外的书面作业。

(6)看书小结。经历了前面几个阶段之后,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时再回过头来细读教材,对有些问题会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从而促进知识的进一步内化。让学生小结,既可以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又使学生体验到了自行获取知识的成功感。

以上六个环节,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按照教材内容的特点、教学目的和班級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要在教学中形成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王珍.论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浙江:中学教研,2005

[2]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岳麓书社出版,2007.

[3]滕守尧.走进课题艺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重难点数学课堂教学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