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
2014-06-09吴保太
吴保太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體育教学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任务。教给学生必需的体育知识,指需要掌握的某些体育理论知识,一定的体育史知识及一定的体育保健学知识等。
【关键词】课改理念;角色转变;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任务。
第一,教给学生必需的体育知识,指需要掌握的某些体育理论知识,一定的体育史知识及一定的体育保健学知识等。
第二,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体育能力,这其中包括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以及运动健身方法的运用等。
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观念,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而当前的体育教学呈现的并不是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课堂环境,还是一种封闭性的体育教学模式,为了更好的改变这一局面,我们不防将改变自己的一些策略。
一、 教师要具有新课改的理念
新课程标准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教学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二、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
传统教学中上课以教师为中心,课堂往往是教师说了算,缺少大多数学生的参与。教学只是教师的课堂控制盒和个人的表现,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唱独角性的过程,学生成了“观众”和“配角”,课堂成了忽视学生存在的教师单方面的活动。而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是师生互相交流、互动的教学过程,这个过程主要还给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应是组织者、促进者,作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与学生共同成长。新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互动程度水平和互动方式、成效。新课改的活动化和探索性,使体育教学的重点由“教”的过程变化为“学”的过程,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要表现者。在传统体育教学是:教师讲解和示范,学生模仿进行教学训练、教学练习。学生完全在教师的操控下,处于被动的接受技能学习,这种教学关系使师生之间不能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而新课程更加强调的是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恰恰师生的交往互动要求教师以真正平等和谐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开放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会使课堂在师生的积极参与中创造出新的智慧来。
三、适量开展体育竞赛活动
教师根据学生具有上进性强、争强好胜的特点,可以适量开展体育竞赛活动,给学生创造足够的信心和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新课改。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平衡竞争对手,合理安排分组教学。另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比赛项目,例如在田径教学中,灵敏性好、起动快的学生跑100米、200米;耐力好的学生跑800米、1500米;爆发力好、有力量的学生参加投掷项目;弹跳力强的参加跳跃项目。这样就使不同类型的学生有了展示自己能力的兴趣,在竞赛活动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调动了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同时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享受成功喜悦的之后,更努力的在学习中掌握技能知识,提高自身的本领,此外也促进了整个教学过程的精彩,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四、发挥体育游戏教学的作用
体育游戏的特点决定了其在体育教学各个环节的巨大潜力,有利于生动活泼的体育课堂,有利于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们要在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游戏,并培养学生通过游戏方式了解自我能力;让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不断提高身体活动能力,增进健康,开发智力和创造力;不断培养学生自立、自信、自律、自强、顽强的个性品质,乐观向上的精神和进取心;发挥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但体育课不能成为单一的游戏课,而必须以教材为基础,完成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争取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那么选择体育游戏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实施。在体育游戏内容的选择上应考虑到学生不同素质的提高,教材的内容应易接受、多样化。选择游戏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与训练任务,还应考虑到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们的意志品质,并对其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在进行体育游戏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及运动水平,注意参加游戏的人数,场地器材的设备和游戏时间的长短等情况,组织方法要尽可能简便,做到在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效果。
改变两操的现状。两操是学校学生每天必须参加的重要体育活动,是学生增强体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学生在学习之余的一种有效的调节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以前单一的“广播操”已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体育教学和现代学生的需求。就做广播操的过程来看,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百分之五六十的学生不喜欢做,坚持无所谓的态度。这样就使两操流于形式、应付差事,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反而养成了一种马虎从事的不良作风,这有违新课程的教育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