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吸收能力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研究

2014-06-09贺楠楠吕本波

对外经贸 2014年7期
关键词:吸收能力创新能力机制

贺楠楠 吕本波

(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一、引言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掌握核心竞争力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动力,是企业在同行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途径已不仅仅来源于组织内部,而是超出了组织边界,那些能够有效吸收并应用外界知识与信息的企业往往具有更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市场竞争中胜出的可能性也就更大。吸收能力是指企业评估、消化整合外部新知识并最终商业化应用的能力。由于组织外部的知识不能马上被企业应用,需要具备一定的吸收能力才能将企业的外部知识转化为可应用的知识。因此,研究吸收能力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就显得很有必要。

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分析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为了培育自身的技术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通过对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与运用,实现产业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培育自有品牌,从而掌握或影响价值分配过程的基本素质(李兴文,2011)。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受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其中外部环境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外部驱动力,也是客观需求;内部环境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核心动力,也是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具体过程。因此本文从外部市场环境压力、高管认知与决策、部门间合作机制这三个方面分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

(一)外部环境的驱动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外部环境由市场环境、高校、研究机构、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及其他企业构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能否与企业自身和其他各行为组织之间的交互作用、结合方式和知识配置能力密切相关。企业外部环境为企业创新活动及时提供渠道,使其获得相关知识配置的能力。因此,企业所处行业的外部市场环境是企业生存的摇篮,也是推动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动力源泉。市场环境是企业无法靠自身能力控制的,企业只能顺应市场的需求实施相应的战略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企业与同行业竞争者是市场利润分配的主体,因此企业间的竞争压力是构成企业外部环境的重要因素。当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时,随着竞争者产品与服务的不断提高,企业就必须考虑提升自身能力获得生存与发展空间,因此,外部市场环境的驱动与竞争者的刺激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诱因,也是企业应对外部环境获得自身发展的客观需求。

(二)高管的认知与决策能力

外部诱因与客观需求并不能直接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高管认知与决策能力是企业对外部市场环境做出反应的关键,也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前提。自主创新活动是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战略,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是企业战略的制定者,并控制着企业战略的实施进程,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认知与决策是企业创新活动构想得以付诸实施的必要条件。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抱负、远见以及对外部环境的洞察力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这些特性与自身对外界知识的吸收能力密不可分。

(三)部门间合作机制

企业部门间合作机制在有效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没有部门间合作机制的有效运行,再好的决策与战略构想都只能落空。部门间合作机制要求企业的研发中心、生产部、营销部、财务部等职能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合作,运用企业的统筹协调机制,合理配置企业有限的自主创新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提供原动力。合理的职能部门间合作机制,不仅能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也能有效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并在其形成过程中,各部门间通过沟通交流分享经验、共享资源,从而促进企业内外部知识在组织中流动、整合和应用,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提供持续的保障力。

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吸收能力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不是一个静态概念,而是由吸收能力驱动的动态能力演进过程。企业自主创新系统的知识配置能力决定着企业自主创新行为组织获得知识的速度以及企业创新资源重复浪费的程度,进而决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而吸收能力便是企业创新系统的知识配置能力。吸收能力是组织获得、消化、转化与应用知识,从而创造出的一种组织的动态能力,这四种能力代表了吸收能力的四个过程,他们相互结合相互连接产生一种动态的组织能力(Zahra和George,2002)。张韬(2009)认为价值辨识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重要前提,是吸收能力的重要内容。

本文综合归纳前人关于吸收能力内涵的研究结果,将吸收能力分为五个维度,见图1所示的理论模型。

图1 理论模型

从图1的理论模型可以看出,吸收能力分为价值辨识、知识获取、知识消化、知识整合、知识利用五个维度,而且它们贯穿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在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影响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进程。本文基于知识的视角,结合吸收能力的五个构成维度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阐述吸收能力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

(一)初步阶段

企业初步形成实施自主创新活动的战略决策源自于外部环境的驱动,使企业高层管理者获得了创新活动的机会感知。其中,价值辨识对企业高管认知与决策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价值辨识是指企业对外部信息与知识的评估活动。并不是所有的外部信息都会对企业产生影响,企业也不可能掌握所有的外部信息,企业必须有针对性地把握重点知识,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估。通过评估行为,企业才能做出正确决策,制定合理有效的发展战略。企业高管通过价值辨识对外部环境的变动作出正确的认知与决策。知识获取过程是企业吸收能力的形成基础,外部知识获取的深度与广度将改变组织内部的知识存量,增加组织内部的知识积累。价值辨识和知识获取过程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构成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的初步阶段。

(二)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具体阶段,是企业利用部门间合作机制,对获得的知识进行消化、整合和利用的过程。从动态能力的角度看,发展阶段可以看作是机会把握。

企业获取外部知识后,自身的知识存量增加,组织对外部知识进行消化,转化为自身知识,组织内部的知识构成发生变化。知识整合可以将组织内的所有知识融会贯通,加深对知识的认识,提炼知识的精髓,为知识利用打牢基础。知识利用即企业将抽象隐形的知识形象化的过程,通过将知识赋予某种商品或服务,实现知识的价值。组织通过进行知识消化、知识整合和知识利用,原有的组织惯例与操作常规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磨合、相互配合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同时也能合理配置企业有限的自主创新资源,稳定过度吸收能力的每个环节,并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

(三)成熟阶段

如果把初步阶段和发展阶段看作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阶段,那么成熟阶段就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整体水平的提升阶段。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与知识的不断更新,市场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不断地补充完善才能最终走向成熟。吸收能力是一种动态能力,各环节既独立又相互补充。通过吸收能力各维度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的循环作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完善。

四、吸收能力的决定因素

本文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层面阐述企业吸收能力的决定要素,具体见图2所示的吸收能力本质结构。

图2 吸收能力的本质结构

(一)内部因素

1.企业的先验知识

企业的先验知识是决定企业吸收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的先验知识包括员工的基本技能、教育背景、知识的多样性和理解能力,还包括影响该领域最新科学技术发展的相关知识(Cohen和Levinthal,1990)。企业的先验知识是企业已有知识的存量,它代表了企业自身知识的构成维度和知识架构,决定着企业自身的知识水平,直接影响企业所能感知的外界知识的层次与结构以及吸收新知识的态度。因此,企业的先验知识是企业感知获取外界知识的知识能力基础。

2.企业的学习机制

企业的学习机制是决定企业吸收能力的重要因素。企业的学习机制分为内部学习机制和外部学习机制。其中内部学习机制主要是指企业员工对组织内部知识接受并消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知识在组织中的扩散和融合以及员工对组织知识的接受程度。外部学习机制主要包括企业高层管理者通过感知外部知识进行组织的技术模仿、转移和引进。外部学习机制对学习组织人员专业知识的要求更严格,不但要求高层管理者有敏锐的洞察力,还要求相关技术人员有实现知识转移和引进的能力,否则外部学习机制就无法得到有效运行。学习机制的强弱直接影响企业吸收能力强弱,因此是吸收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

3.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开放良好的企业文化能有效地鼓励组织员工学习和共享企业知识资源,促进知识在企业各部门中流动的通畅性,并与各部门的日常工作惯例较好地融合,协调各部门,鼓励跨部门、跨组织的团队合作,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吸收能力。此外,良好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积极开展技术经验与工作交流,通过员工之间的交流沟通,有效完善组织内部的知识结构,提高组织员工之间的信任度和凝聚力,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吸收能力。

(二)外部因素

1.网络组织关系

企业所处的网络组织决定了企业的知识构成,不同网络组织的企业往往具有不同的知识构成,对外部知识的需求层次与吸收能力也不同。随着商业环境日益复杂,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企业间的个体竞争模式逐渐被结盟企业间的网络组织模式所替代,在新竞争环境下,企业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就必须向网络组织中的其他企业学习,以获得知识。而企业所处的网络组织关系直接决定企业获得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因此直接影响企业的吸收能力。

2.知识网络位置

知识网络是指由多条知识链构成的,集知识共享与知识创造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体系。企业感知的外部知识所处的网络位置决定了其来源渠道及属性。外部知识属性对企业获取、消化、整合和利用外部知识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处于知识网络中的知识链是知识与知识间的组合体,更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来源,处于任何知识链的外部信息都有可能影响企业的运营模式,尤其是那些难以发现难以被模仿的隐形知识,更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来源。因此,企业只有确定知识网络位置,才能更好地感知外部信息,从而更好地发挥吸收能力。

五、基于吸收能力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实现机制

(一)建立学习型组织

首先,企业的全体成员要有一个共同愿景。具有凝聚力的共同愿景可以促使个性各异的企业员工朝着共同的愿景前进,形成组织整体的前进力量,这种力量远大于企业单个员工的力量之和。其次,组织结构扁平化。扁平化组织结构可以减少管理层次和下放权力,这种权利的下放可以使员工获得充分授权,拥有一定的自决权利,这种权利使员工认识到自己要对产生的后果负责,能有效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感和使命感,使员工更有动力提升自我,为公司创造更大价值。最后,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氛围。在良好的自主创新氛围中,企业员工能够以更加开放积极的心态分享知识和交流经验,不断获取知识并创造新知识,增加企业内部的知识存量,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增加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快速应变能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开展标杆学习活动

标杆学习是一个过程,即实施一系列行动、步骤、功能或活动促进企业自身对典范的识别和引进,以提高绩效。标杆学习要求企业学习典范企业的隐性知识,从客观的角度来观察自身的工作或业务进行方式,从而对自身的作业逻辑或工作方式进行改善,并通过这种持续的改善不断提高自己强化自身竞争优势的过程。标杆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发挥自身吸收能力的过程。企业向典范学习改善自身过程的同时,不断进行价值辨识、知识获取、知识消化、知识整合和知识利用,吸收能力的发挥促使企业标杆学习活动顺利进行,同时也不断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进程,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实施产学研合作创新战略

在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中,企业和学研机构掌握不同类别知识的程度存在差异,企业掌握着相对较为丰富的市场知识和生产知识,技术与理论知识较为缺乏,而学研掌握着较为丰富的技术知识与理论知识。因此,产学研合作创新能使企业与学研机构的知识实现优势互补,丰富企业整体的知识结构与水平,从而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水平。

实施产学研合作创新战略要求企业选择合适的学研合作伙伴,合作双方要有优势知识互补性,还要有优势知识的一致性和兼容性,这样才能对对方知识有一定程度上的认知,才会有意愿学习对方知识,对对方的人员予以重视和合理的组织。此外,还要营造良好的组织包容、认同、信任氛围,使来自不同机构的人员间关系融洽。最后,产学研组织间要营造积极的组织学习氛围,促进合作创新参与人员间相互探讨、主动学习,共同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创造价值。

六、结语

本文基于知识的视角,对吸收能力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吸收能力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是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企业吸收能力受企业内部组织管理、外部网络组织管理和知识网络位置影响。企业应在战略规划指导下,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进行标杆学习和采取产学研合作创新方式,合理利用吸收能力有效整合利用内外部知识,更好地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进程,以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1]张韬.基于吸收能力的创新能力与竞争优势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3).

[2]王国顺.企业理论:能力理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陈琦.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战略形成的一个理论框架[J].财务与金融,2010(4):50-54.

[4]余陈金.外部知识获取、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D].2012.

[5]陈劲,蒋子军,陈钰芬.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2011(5):71-83.

猜你喜欢

吸收能力创新能力机制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金融环境对OFDI反向技术吸收能力的再探索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技术转移二元视角:吸收能力与释放能力的作用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