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建设离岸金融中心的背景及对策建议

2014-06-09

对外经贸 2014年7期
关键词:金融中心离岸金融市场

梁 璐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 201306)

一、离岸金融市场简介

离岸金融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金融业务。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离岸金融是指银行及其他机构吸收“非居民”资金和向非居民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离岸金融市场由欧洲美元市场发展而来,后来又逐步形成亚洲和拉美货币市场。它是非居民间从事国际性金融业务的市场,即经营外国投资者、贷款者与外国筹资者之间业务的国际金融市场。离岸金融市场独有特征主要包括:1.非居民性,参与金融业务的存贷款双方都为所在国的非居民;2.离岸金融是一个制度性概念而非地域性,它不受货币发行国金融法规的约束;3.离岸金融业务具有较高的保密性,这也为金融系统带来了很大的风险;4.离岸金融的资金流动性强,融资规模巨大,货币可以自由兑换,盈利能力较强且交易和结算具有特殊性。

二、世界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类型

离岸金融中心分为三种类型:内外一体、内外分离和避税型。内外一体型的典型代表为伦敦,即国内及国际金融市场混合完全一体化。伦敦成为离岸金融中心得益于二战后美国颁布的一系列抑制美元外流的政策,致使大批美国银行外流,纷纷通过在欧洲等离岸金融市场为中心的海外分行办理欧洲货币的信贷业务,如此一来,美国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取得了快速发展。

欧洲市场的发展引起了美国的高度重视,严重削弱了纽约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美国金融当局为了扭转这种不利的金融发展局面,联邦储备银行于1981年批准设立了纽约离岸金融市场——国际银行设施,此离岸金融市场为内外分离型的典型代表,在美国离岸金融市场上,其业务范围包括市场所在国货币的境外业务,但是在管理上把境外美元与美国美元严格分离开来进行管理,即所谓的“在岸的离岸市场”。之所以采取这样严密的措施,是因为若不隔离在本土从事的本币境外业务,则会使本币资金的流出、流入严重干扰国内货币政策的实施。

另一个较为典型的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为新加坡,其是在政府的推动和支持下建立的,它的建立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交通上是世界重要的商贸港,与最大的离岸金融市场伦敦相联系,在时区上,将旧金山的闭市时间和苏黎世的开市时间连接起来,给国际金融市场全天不间断运作创造了条件。新加坡离岸市场的发展是利用优惠的税收政策和宽松的金融管制,逐步推进金融市场的货币交易种类和交易工具多样化,从而形成了新加坡离岸金融中心。

第三种离岸金融中心为避税型,以加勒比海群岛为代表,例如百慕大和开曼群岛等,这些国家是相对较小的岛国,较低的税率和较少的政府干预,这些岛国原为发达国家的殖民地或者附属国,独立后,为了吸引外国资本,向非居民提供税收优惠,税率要比伦敦、纽约低得多,并且都与经济大国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的条约,促进了其经济发展,但同时也给国际离岸金融市场带来了风险,次贷危机就是一个惨痛教训。

除了伦敦、纽约、新加坡、加勒比海离岸中心之外,东京、香港等都为国际主要离岸金融中心,各个中心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按步骤、分阶段进行。中国要建立离岸中心,要学习和借鉴他们宝贵的经验。

三、中国建立离岸金融中心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大力支持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并采取了一系列推进措施如表1所示。

表1 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的发展阶段和相关政策

中国政府早在2003年就开始将人民币业务向海外扩展,并出台多项措施推动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尤其是从2011年以来,我国几乎每季度都发布政策推动人民币跨境流动。2013年金融改革期间,我国相继出台支持人民币跨境流动和离岸金融市场业务的政策高达38条,此阶段是离岸业务发展的高峰期。在强有力的政策推动下,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如图1所示,2011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额仅为3603.2亿元,到2013年第三季度已达11000亿元,扩大了近3倍。人民币跨境结算额不是瞬间的激增,而是稳中有进、步步升高。2013年的跨境结算量之所以如此之大,是由于我国处于金融改革阶段。2013年1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行台北分行签订了《关于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议》。海峡两岸的金融机构除可通过代理行渠道为客户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外,也可通过清算行渠道为客户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这一政策拓宽了人民币结算业务渠道,为跨境人民币交易提供了便利,进一步扩大跨境人民币交易规模。2013年2月8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就加强中国与新加坡金融服务领域合作的相关安排,经过评审,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授权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担任新加坡人民币业务清算行,为新加坡人民币离岸金融提供了方便,提高了人民币跨境业务交易量并且扩大了人民币流动范围。2013年7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简化跨境人民币业务流程和完善有关政策的通知》(银发〔2013〕168号),简化了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业务,对银行卡人民币账户跨境清算业务进行了梳理,规范了境内非金融机构人民币境外放款业务和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等业务。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不仅提高了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便利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开展离岸业务的金融机构行为,降低了离岸人民币对在岸金融机构的冲击,提高了资本的安全性。

图1 2011—2013年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

人民币跨境交易不仅体现在量上,更体现在收付比上,如图2所示,从2011年开始,我国跨境收付比从1:1.5上升到1.3直至1.2左右,这种升高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首先,2011年国家开始逐渐放开境外资本流入,1月央行宣布开展境外人民币直接投资试点,获准的境内企业都可以使用人民币直接进行境外支付,使得收付比慢慢升高。其次,在2010年前投资者预期人民币升值,但是我国政府多次对外声明人民币不会再受外界压力下升值,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的预期,境外企业减少了对人民币的持有。第三,2011年央行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上调存款基准利率,使得货币供给减少,境内企业回笼境外资金以保证企业资金的流动性。

图2 2011—2013年我国跨境收付比情况

四、推进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离岸金融中心国家战略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申请建设离岸金融中心,其水平参差不齐,且定位多有雷同,多数未能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对金融中心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如国家不加以组织协调和统筹规划必将造成各城市之间金融资源的恶性争夺,产生不可预测的负面影响。我国应尽快制定离岸金融中心国家发展战略,促进金融和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合理配置金融资源,调整存量,促进增量,进行科学的功能定位。我国在建设离岸金融中心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离岸业务的法律法规,对投资者和金融机构设定严格的准入标准,进行严格审批;加大对离岸人民币业务的监管力度,促进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设。

(二)稳步推进金触市场化改革

近年来,我国金融产业为经济转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国企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其自身也存在较大风险和问题,如银行中存在大量不良资产、证券和非证券资产损失、保险业的投资损失和利差损失等。因此,要通过稳步深化金融改革来逐步降低金融风险,加快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逐步推动资本帐户可兑换。同时,大力推进自贸区的建设,边实践边摸索,扩大金融业高标准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放宽资本管制,推动人民币跨境流动。

(三)加快金融创新,推动金触产业化发展

金融创新涵盖了市场和工具以及制度创新等多个方面,其中创新的重点是金融工具。金融创新工具的发展,不仅会引起金融资产量的变化,而且在金融工具的衍生过程中,还会使社会信用关系发生相当大的变化。创新工具的发展使各国金融机构面对激烈的竞争,为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应适应新技术的发展,积极应对风险。今后,我国要推动金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在资本筹集渠道以及融资行为中的信用支持和风险分散等各个方面推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创新工具。

[1]连平.离岸金融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2]李小牧,于睿.发展中国家的离岸金融市场回顾与展望[J].国际贸易,2005(11).

[3]左联树.国际离岸金融市场理论与实践[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4]高磊.我国离岸金融的风险控制[J].问题探讨,2003(2).

[5]李翀.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形成的可能与影响[J].学术研究,2004(4).

猜你喜欢

金融中心离岸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寒意蔓延【精读】
假如金融市场崩溃,会发生什么? 精读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上海外滩金融中心空中健身会馆
伦敦离岸人民币市场稳步前行
离岸央票:需求与前景
当下与未来:对离岸人民币期货市场发展的思考
Copula模型选择及在金融市场的应用
构建昆明市面向沿边离岸金融中心的探究
“离岸社团”治理:综合施策 依法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