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丙橡胶中试装置进料单元优化控制研究

2014-06-09张铮天张志杰孙海英杨静涛孙建刚

弹性体 2014年5期
关键词:乙丙橡胶进料氢气

张铮天,张志杰,孙海英,杨静涛,孙建刚

(1.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 研究院,吉林 吉林 130021;2.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 有机合成厂,吉林 吉林 130021;3.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 动力厂,吉林 吉林 132021)

乙丙橡胶中试装置进料单元,由于管线细、压力大、系统扰动、波动大,而工艺要求的流量小,精确度高等特点,参与聚合反应各物料含量一直波动较大,处于无法自动控制状态,生产实验运行期间,在线分析仪器检测含量后,操作人员再用手动控制手阀进行流量控制。工艺实验条件变化大,反应变化复杂,人为调整频率高,操作困难,调节严重滞后,实验制备的乙丙橡胶质量不稳定,新牌号开发实验突破艰难。本文对中试装置进料单元改造和优化控制后,中试实验稳定可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2]。

1 改造及优化控制

1.1 改造及优化原因

乙丙橡胶中试装置进料单元乙烯管径9 mm,丙烯管径6 mm,氢气管径3 mm,乙烯、氢气通过图1中压力调节阀⑦、⑧进行减压,而实际上管线细,工艺压力要求的调节阀的调整能力达不到。由于3条管线的流量压力波动太大,导致图1中④、⑤、⑥阀门流量的调节和控制也无法达到设计和工艺进料的精确要求。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等进料用调频泵通过流量控制进行进料,由于流量、压力的原因,催化剂含量经常波动,造成聚合反应不稳定,产品性能不确定,胶的相对分子质量波动幅度增加,胶液达不到工艺要求牌号的性能指标,导致实验失败或者效果不理想。

乙丙橡胶中试装置聚合反应原料中乙烯、丙烯、氢气来源于有机合成厂乙丙橡胶B装置,管线压力都在2.0 MPa以上,需要经过减压后才能满足聚合反应使用条件,由于原料输送管线管径小、减压幅度大、实际流通量小,造成进料流量波动幅度大,直接影响聚合反应的稳定性。聚合反应的波动又会造成聚合反应温度和压力的波动,需要频繁地调节乙烯、丙烯和氢气进料量,操作难度“巨大”,严重影响聚合物的各项性能指标,甚至会造成聚合反应实验失败。

1.2 优化控制原则

乙丙橡胶中试装置进料单元管线原则上不进行修改,保证原工艺设计的进料流量范围不缩小,原管线上的仪表不进行更换。

1.3 优化控制目标

进行乙丙橡胶中试装置进料单元仪表改造和优化控制研究,使乙烯、丙烯、氢气等流量工艺要求值得到控制,对进料单元乙烯、丙烯、氢气等流量控制操作和工艺性能要求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数据对仪表的各类参数进行调整,增加仪表的操作准确性、平稳性,提升乙丙橡胶中试装置进料单元的控制能力,有力保障了高/低门尼粘度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的乙丙橡胶中试技术开发要求。

1.4 控制方法

(1) 在乙烯、丙烯、氢气等进料管线上分别加1台自力式减压阀,自力式减压阀使压力得到大幅度调整,称之为“大调节”,自力式减压阀后的气动调节阀可以使压力得到小幅度调整,称之为“小调节”,这样能够保证进料流量调节能在一个非常稳定的压力范围内进行,压力范围由工艺人员分别对3条管线给出和确认。改造的3条主管线进料运行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进料管线仪表实际运行情况

(2)通过上述改造后,仪表调节能力得到了控制,通过PID重新整定后,运行结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虽然解决了主管线上的压力控制,但是由这3条管线进入聚合反应釜的物料质量决定胶的性能指数,其控制过程如图2所示,图2中④、⑤、⑥调节阀调节物料的体积流量比为X:Y:Z,将X、Y、Z根据工艺设计和实验经验相结合编制程序数据库,工程师调试后,控制器根据偏差e(Δk)进行计算输出控制。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调频泵①、②、③等进料系统引入AL/VOCL3等的偏差e(Δk)进行PD控制。微分调节作用反映系统偏差信号的变化率,具有预见性,能预见偏差变化的趋势,因此能产生超前的控制作用,在偏差还没有形成之前,已被微分调节作用消除。因此,可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在微分时间选择合适的情况下,可以减少超调,减少调节时间[3]。不需要等待已经实验生产出来的胶液分析结果,可以进行适时的调节控制。

图1 优化前控制图

图2 优化后控制图

2 结果与讨论

乙丙橡胶中试装置在实验生产和开发新牌号的过程中,工艺管线精细,来料管线阀前压力高、波动大、变化大,而阀后要求压力小,压差大,控制的流量又小,A牌号乙丙橡胶进料中,乙烯流量为7.0 kg/h,丙烯流量为16.5 kg/h,氢气流量为2.5 g/h,催化剂进料流量更小,而工艺要求各控制含量比例又非常准确,根据中试的特点采取 “大调”加“小调”控制压力,再进行小流量稳定、准确、自动的进料控制,各管线流量控制效果非常稳定,其改造优化控制前后进料控制曲线如图3所示,优化前各进料量波动范围值明显大于优化后进料量波动范围值,优化后控制值非常接近工艺要求设定值,稳定性非常好。聚合反应优化前后温度、压力曲线如图4和图5所示,优化前温度和压力波动非常大,聚合反应不均匀,开发的橡胶性能不稳定,优化控制后温度、压力曲线明显平稳,进料量波动非常小,对乙丙橡胶中试实验生产和新牌号开发都有很好的效果。

图3 优化前后进料流量控制曲线图

采样时间/h

采样时间/h

采样时间/h

在相同工艺控制条件下,优化控制后乙丙橡胶门尼粘度值更加接近设计要求的门尼粘度值,波动减小,其性能也更加稳定,而且每次乙丙橡胶实验生产中门尼粘度值都非常稳定。

3 结 论

乙丙橡胶中试实验装置进料单元优化控制后,聚合反应中不仅单体进料量可以实现微量调节,而且实现了工艺条件受控,胶液性能指数稳定。

(1) 聚合反应温度、压力波动幅度小,达到设计指标要求,满足实验需要。

(2) 乙烯、丙烯和氢气进料量稳定、受控,可以实现微量调节。

(3) 乙烯、丙烯和氢气进料量调控操作频次大幅度降低,有效地提高了实验人员工作效率。

(4) 聚合反应稳定性提升,有利于开发不同牌号乙丙橡胶新产品、新技术。

参 考 文 献:

[1] 邹向阳,孙聚华,东升魁,等.密封条用乙丙橡胶新牌号的研究[J].弹性体,2009,19(5):23-26.

[2] 崔小明.乙丙橡胶生产技术发展趋势及市场分析[J].化工新型材料,2010,38(99):77-80.

[3] 李宝泉.自动化分散控制系统概述及其应用情况[J].制造业自动化,2011,14(15):32-34.

猜你喜欢

乙丙橡胶进料氢气
1,4-丁二醇加氢进料泵管线改造
加氢进料泵管道设计探讨
联合采育作业精确进料控制系统开发与测试
神华集团开发出聚丙烯催化剂新型进料系统
一种用氢气还原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耐高温耐老化龟裂氟橡胶/三元乙丙橡胶并用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朗盛巩固三元乙丙橡胶生产商领先地位
微波脱硫制备三元乙丙橡胶再生胶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乙丙橡胶从紧缺走向过剩
氢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可能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