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慧城市为依托中国联通借云深化政企市场
——对话中国联通集团客户部总经理 田文科
2014-06-09李璐
本刊记者 | 李璐
以智慧城市为依托中国联通借云深化政企市场
——对话中国联通集团客户部总经理 田文科
本刊记者 | 李璐
“中国联通的‘沃云’产品是我们发掘行业市场、搭载客户应用的重要载体,我们将在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公共平台、应用产品、产业生态、运营管理体系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不断探索云计算的商业模式创新,实现各方共赢发展。”
政企业务已经是电信运营商“三分天下有其一”战略中的关键组成,中国联通更是依托品牌、技术、人才和资源优势,围绕八大行业(政府、金融、汽车、交通物流、教育、能源、传媒和卫生医疗)与十大热点应用(电子政务、教育信息化、远程保健与电子病历、汽车信息化、司法校正、智慧城管、工地及国土资源监控、社区金融及展业应用、可穿戴装备及智能表具、移动传媒),深耕该市场。
与此同时,伴随4G时代的到来,以及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2014年中国联通围绕“移动宽带领先与一体化创新”战略,重点布局“智慧城市、热点领域、中小企业”三大板块。
中国联通集团客户部总经理田文科向《通信世界》透露,截至2014年6月,中国联通重点行业应用已有4900万用户,其中包括移动办公超1500万用户、政府执法应用超260万用户、汽车信息化超490万用户、无线监测与监控超710万用户,股票机/专用卡用户超440万以及省分特色行业应用用户,具体用户分布及产品组成见图1和图2。
如今国内电信市场上,受营销费用削减、民资入局等影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面对压力,田文科认为“运营商必须从技术主导向客户主导转型,加强业务创新,推进固网与移动网络融合,提供以信息应用为核心的更广泛、更全面的综合数字服务。”
2014年智慧城市实现规模拓展
《通信世界》:2014年中国联通在行业信息化方面,重点布局智慧城市、热点领域、中小企业三个板块。其中在智慧城市领域,联通的主要切入点是什么,如何落地这些项目?
田文科:在智慧城市领域,中国联通依托智慧城市云平台,完善创新应用开发和运营支撑机制,打造地方政府智慧城市孵化基地。
面向政府、金融、汽车、交通物流、教育、能源、传媒、卫生医疗八大行业,进行集团客户云计算领域和物联网领域的技术布局。通过组建集团客户专业拓展团队和解决方案专家团队,依托哑铃型行业应用支撑体系,在教育信息化、汽车信息化、工地及国土资源监控、可穿戴设备及智能表具、移动传媒等十大热点应用领域市场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中国联通已发展重点行业应用用户超过4900万户,教育信息化已签约班级数量超过20万个。
在智慧城市与行业应用市场拓展过程的下一步计划中,中国联通将聚焦于移动政务、城市安全、智能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热点行业应用领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通信世界》
:在智慧城市落地过程中,联通如何与产业携手合作,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发展重点是什么?
田文科:中国联通目前已经与27个省、近200个城市(含城区)的地方政府签署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协议。在进一步推动与各级政府签署智慧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同时,中国联通还注重已签约战略合作协议的相关产品落地工作。
根据市场需求和各地政府引导,集团客户事业部已规划并推广了“班班通”、“互动宝宝”、“智慧城管”、“融信通”、“企业蓝信”、“融资性呼叫中心”、“平台管理型定位产品”、“企业数据800”、“移动传媒”和“企业Wi-Fi”等十大特色应用产品。
花开十大领域
图1 中国联通行业应用用户数(截至2014年6月)
图2 中国联通集团客户产品组成
《通信世界》
:在电子政务、教育信息化、汽车信息化、可穿戴装备、移动传媒等十大热点领域,不同行业有不同特性。区别于公众市场标准化方案,联通是怎样实现各个行业的“智慧”的?
田文科:中国联通在电子政务方面,提出了移动电子政务解决方案:依托中央级传输骨干网网络服务中心,拓展基于敏感信息的移动电子政务服务,做到端到端业务传输安全、可管、可控。
为响应教育部号召,中国联通基于“三通两平台”体系,提出了中国联通“班班通”教育信息化解决之道,从班级信息化入手,进而拓展到学校信息化以及教师、学生、家长信息化;同时,中国联通推广了面向幼儿教育的“互动宝宝”产品,利用信息化手段,采取视频、图片、文字实时沟通,将幼儿园、教师、家长结合得更紧密,让祖国的花蕾健康成长。
中国联通率先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同推动“智慧城管”发展,目前在150多个城市开展了“智慧城管”服务,面向政府的建立了“购买服务”模式,面向市民建立了“全民城管”模式。
在智慧医疗信息化进程中,中国联通选择与行业合作伙伴共同建立远程医疗信息平台,利用移动互联网结合数字化诊疗箱,为广大患者提供及时、便利、准确的医疗信息化服务;
中国联通在国土视频监控和工地视频监控项目中,从标准规范入手,配合政府主管部门编制相关技术标准。其中“智慧工地”相关标准提出了从视频监控、工地特种设备监控、工地颗粒物和噪声监控等系列相关标准;
另外,联通也在网络发票、司法校正等领域取得了较大突破。
合作共赢 做大企业市场
《通信世界》:大集团客户希望通过信息化建设优化流程、提升业务增长,而业界有观点认为,运营商的传统优势还是在于通信能力,在提供IT解决方案上存在一些局限,您如何看待?
田文科:其实中国联通作为运营商,依托品牌、技术、人才和资源优势,在IT方面是有深厚积累的。中国联通紧密围绕八大行业和十大应用,打造解决方案能力、系统集成能力、软件开发能力、平台运营能力和专业化能力,在优势行业具备了提供融合通信能力和IT能力的整体解决方案实力,做出了一系列标杆工程,帮助集团客户提升核心竞争力,可见是非常专业的。
《通信世界》:原公众市场上的服务提供商或集成商等合作伙伴,在大企业市场上可能与运营商存在一定的业务交叉,您如何看待这样的竞合关系?
田文科:中国联通与国内外多家知名厂商在企业IT战略规划、构架设计、行业应用研发和项目实施等方面开展了广泛而成功的合作。我们的心态是开放的,竞合关系在产业链里是有价值创造力的,我们会与合作方发挥各自的差异化优势,共同发掘市场潜力,做大蛋糕,实现共赢。
五大战略攻破中小企业客户
《通信世界》:在您看来,目前中小企业市场的主要需求点在哪里?
田文科:据工商总局最新公布的2014年上半年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593.95万户(其中97%是中小企业),比上年同期增加85.03万户,增长16.7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8.41个百分点。
中小企业在基础通信需求(如:互联网接入、移动通信等)以外,信息化需求呈现新的增长,特别是在市场营销、客户关系管理、云存储等方面需求突显;从细分市场来看,餐饮、批发市场、酒店等连锁行业信息化需求较为旺盛。
《通信世界》:中国联通在中小企业市场上的思路与策略是什么?
田文科:中国联通将紧紧围绕中小企业客户规模发展,与拓展中小企业客户信息化发展生态圈两项任务,实施五大策略。
一是以宽带商务平台为抓手,拓展中小企业信息化生态圈。今年预计招募50家合作方。
二是重点拓展工业园区市场,聚焦重点区域的高价值工业园区,通过战略签约合作,拉动园区内中小企业客户发展。
三是开展大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协同营销,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整体转网。
四是以客户体验为中心,推出一揽子中小企业特色产品,树立4G时代的中小企业客户品牌。
五是继续实施网格达标工程,完善中小企业营销体系。
协同云公司深入行业市场
《通信世界》:中国联通“沃云”产品在整个行业客户市场发掘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沃云”产品由云数据公司负责,集团客户部是如何协调资源并向客户提供服务的?
田文科:走进云时代,中国联通积极发挥优势、整合资源、锐意创新、打造品牌,致力于成为优秀的云服务供应商。目前,国内IT支出超1000亿元,其中40%涉及云计算,云计算已经成为信息化应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联通的“沃云”产品是我们发掘行业市场、搭载客户应用的重要载体,我们将在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公共平台、应用产品、产业生态、运营管理体系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不断探索云计算的商业模式创新,实现各方共赢发展。中国联通的沃云战略是要成为云基础资源的供应者、私有云的托管者、行业云的孵化者、公众云的汇聚者。
中国联通实施横向客户营销与纵向专业产品相结合的业务模式,集团客户体系是业务管理部门及营销服务主体,云数据公司是沃云产品的专业化研发服务、产品支撑、销售服务单位,集团客户部会将云计算的客户需求、项目需求对口云数据公司进行售前支持、售中实施与售后服务,云数据公司会将研发包装的最成熟的产品方案、行业云应用集中业务搭载在集团客户的营销体系上,并接受集团客户部的营销管理与业务指导。
3G/4G业务差异化成重心
《通信世界》:如今4G牌照已下发,如何看待3G/4G高速无线网在行业市场开拓中的意义?下一步,在整个集团客户行业开发上,您认为联通还可以提高哪些方面能力?
田文科:可以看到,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行业信息化变革提供有力支撑,预计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4000亿元,2015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达5000亿元,2015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达100亿元。中国联通在3G/4G具有一定技术优势,但同时也要警惕中国移动大规模布网及中国电信后来居上。
3G/4G业务客户、产品和市场均是需要细分的。因此,差异化业务是3G/4G的驱动力和生命力,也是吸引客户的最关键因素。面对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必须从技术主导向客户主导转型,加强业务创新,推进固网与移动网络融合,提供以信息应用为核心的更广泛、更全面的综合数字服务。
智慧城市仍将是未来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中国联通将建设10大云基地硬件设施,建设集中化、多元化、专业化、模块化的云数据中心,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联合终端厂商、设备制造商、信息与内容提供商、平台与系统服务商、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宽带等多方面广泛合作,提高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中国联通将继续推广十大特色应用产品,班班通、互动宝宝、蓝信、企业wifi、融资性呼叫中心、融信通、智慧城管、企业800、移动传媒及平台管理性定位产品,有针对性地发展行业产品,达到快速复制推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