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炉甘石制法及作用的初探

2014-06-09肖昀煜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炉甘石水飞黄汤

肖昀煜

炉甘石制法及作用的初探

肖昀煜

目的炮制方法对炉甘石的理化影响及其作用。方法 炉甘石古今多种制法,煅淬水飞的工艺条件。结果 炉甘石煅淬水飞的温度和时间对氧化锌的含量有较大影响。结论 提高炉甘石有效成份(氧化锌含量)的炮制方法是炉甘石的最佳制法。

炉甘石;煅淬水飞;氧化锌

炉甘石为天然三方晶系菱锌矿石,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多为白色、粉红或夹杂淡褐色及浅绿色,半透明或不透明,具玻璃光泽,显粉性。它是中医眼科及皮肤外科的常用药物。须经过煅淬等炮制以去其杂质,方可入药,否则对患处有强烈的刺激性,本文从炉甘石制法的历史沿革、实践中的具体作法及最佳工艺条件的选择、炮制后的理化影响和作用等几个方面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炉甘石的煅淬方法始见于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炉甘石,火煅,黄连水淬七次。”其水飞法始见于宋代《急救仙方》中记载:“火煅红,童子便淬七次,研极细末,用水飞过”可见,其不仅对制法进一步要求严谨,而且辅料也有所改变。其后,《奇效良方》则又提出:“除用黄连、童便外,还加用龙胆草、当归水飞。”《医学入门》又要求:“用砂罐一盅一盖,于炭火中煅令通赤,以童便或黄连水淬之,再煅再淬九次,细研水飞过用”。清《外科大成》则又有所创新,提出:“煅,三黄汤内淬七次。”《类证治载》:“炉甘石四两,用黄连一两,当归身、木贼、羌活、麻黄各五钱。河水两升、童便一升同煮去渣,将炉甘石入银罐内固齐煅,水飞。将炉甘石丸如弹子,多刺以孔,煅赤、淬药汁内,以汁尽为度,置地上一宿,去火气收贮待用。”可见,随着历史的发展,炉甘石的制法在不断更新,辅料也在不断变化,通过临床应用和炮制原理的深入研究,一般炮制工艺可概括为净选、煅、淬(包括青水淬、黄连汁淬、童便淬及三黄汤淬等)水飞、烘干等工艺操作,达到提高有效成份,纯净药物、增强疗效的目的[1-2]。

1.2 操作方法

1.2.1 炉甘石 取炉甘石,拣去杂质,置耐火罐内,武火煅4~6h至红透,水淬,放冷,研细过80目筛,水飞。

1.2.2 水飞 将煅淬后的炉甘石置乳钵中,加适量的清水研至无“沙沙”声,用手指搓之无粗糙感即达到极细程度为止。再加入清水,用研棒搅拌,则细微的粉末浮于上部形成悬浮液,粗粉粒由于浮力小沉集于下部,此时应即将悬浮液倾于滤纸上,以接近露出钵底的稠浊体为止,再加清水将粗粉及颗粒继续研磨至极细粉末,按上法水飞,如此反复操作数次至不能再飞为止。弃去最后的残渣,飞出的细粉倒去上清水后再过滤除去水分,干燥得泥状粉末块,供作甘草液,黄连液或三黄汤等拌制,干燥后,备作眼药及其它外科制剂(软膏或散剂等)的原料。

1.3 最佳工艺条件的初探炉甘石的炮制方法虽多,但所有炮制手段都是以提高药物疗效为目的,而炉甘石中的主要有效成份是氧化锌,因此,判断炮制工艺的优劣,应观察该制法是否能够提高氧化锌的含量。

2 结果

由表1、2表明炉甘石煅烧的温度不同,煅后氧化锌的含量亦不同。氧化锌的含量随温度的上升而明显增高,在700℃煅淬后氧化锌的含量比未煅的高出 20%左右。该温度恰为炉甘石煅烧“红透”的最低温度,若温度再增高,虽然氧化锌的含量有所增加,但其上升幅度较小。从正交实验得出,炉甘石煅淬的最佳工艺条件是700℃下恒温煅烧30分钟,水淬一次,其中煅制的时间对氧化锌含量变化有较大的影响,其次为温度,水淬次数对其影响小,以往要求反复煅淬,实验结果证明煅淬一次为佳。

表1 不同温度下煅淬品中氧化锌含量及数据分析表(%)

表2 正交实验煅淬品中氧化锌含量(%)

3 讨论

炉甘石性味甘温无毒,其功能《本草纲目》记载“止血、消肿毒、生肌明目、去翳退赤、收敛除烂”是治目疾、皮肤外科的要药[3-4]。炉甘石主要成份为不溶于水的碳酸锌,有时常含量铝、铁、镁等,高温煅制后分解成氧化锌,炮制后氧化锌含量提高13.3%~25.9%。氧化锌具有收敛、等作用,能抑制葡萄菌的繁殖和生长,对炎症部位的组织有较好的修复作用,所以煅后的炉甘石由于氧化锌的含量增高故增强了消炎、收敛燥湿的作用。水飞法是利用细粉在水中的悬浮性不同,通过分离而得到极细粉末的一种方法。水飞炉甘石,既能除去水溶性杂质(溶于上层清水中),亦能除去铅等重金属杂质。所以炉甘石经过煅制水飞是很有必要的,炉甘石水飞后的细粉与三黄汤及黄连液拌制是临床常用的炮制方法,用黄连、黄芩、黄柏的协同作用,增强其清热、解毒、消炎的功效。炉甘石以三黄汤淬后水飞品体外抑菌实验表明,本品外用疮面黏膜,具有收敛作用,形成药膜,可防止外来刺激,并可以抑制细菌的繁殖,因此起到收湿生肌的作用,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炉甘石经煅淬水飞等诸法炮制后,能否适合临床需要,炮制工艺是否合理及改革传统制法是否可行、除了进行必要的化学、药理研究外,最终的检验和判断取决于临床验证。因此加强炉甘石制法的临床研究,将有助于炉甘石炮制研究的提高。

[1] 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M].北京: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出版,1973.

[2]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1986.

[3] 张瑞,滕晓萍,祝亚勤.炉甘石煅烧最佳工艺条件的选择[J].中药通报,1988(5).

[4] 张炳鑫,朱晟.中药炮制经验介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7.

[5] 覃葆,陈国佩,龚玉苹,等.炉甘石炮制工艺初探[J].中国中药杂志,1996(02).

R28

A

1673-5846(2014)01-0281-02

湖北黄冈浠水县中医院药剂科,湖北黄冈 438200

猜你喜欢

炉甘石水飞黄汤
加拿大拟批准水飞蓟素作为食品补充成分
贵州赫章矿物药炉甘石质量分析及炮制工艺研究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参芪地黄汤联合沙格列汀治疗降糖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水飞蓟油的提取及应用
水飞蓟的工艺开发与综合利用
炉甘石洗剂:夏季“万能药”
炉甘石洗剂可用于下列五种皮肤病的治疗
炉甘石洗剂:夏季“万能药”
当归六黄汤 传承七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