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一次,俄中同盟会长久吗

2014-06-07

环球时报 2014-06-07
关键词:科赫俄中德国人

美国“彭博视点”网6月5日文章,原题:这一次,俄中“同盟”会长久 中俄“同盟”看似机缘巧合:遭西方抵制的俄罗斯需要一个稳固的其他选项,缺乏资源的中国则希望利用庞大邻国的潜能。其实,中俄天生绝配。尽管双方存在许多文化差异,但与西方相比,其民众之间拥有更多共同价值观。当初在中共加强权力之际,苏共正分崩离析,两国仿佛背道而驰。但有趣的是,如今双方却已殊途同归。关于这点,可在(密歇根大学的)“世界价值观调查”中找到证据:一、在中俄,将捍卫言论自由视为个人目标的比例都为2%;相比之下,美国人和德国人分别为17%和22%。二、认为民主“绝对重要”的中国人和俄罗斯人为30%和26%;而德国人和美国人是59%和46%。三、仅有45%的中国人和33%的俄罗斯人对政治“极有兴趣”;而德美的比例为62%和59%。四、仅有29%中国人和22%俄罗斯人“可能参加和平示威”;持类似态度的德美人分别是47%和55%。五、高达38%的中国人认为缺乏工作岗位时,男性应比女性拥有更多就业权利,在俄罗斯该比例为29%。而在德美仅分别为15%和6%。六、26%的中国人、23%的俄罗斯人、19%的德国人和仅6%的美国人认为“富有、拥有许多钱和昂贵物品很重要。”该调查也显示出中俄的一些重要区别,比如对宗教是否重视。此外,两国的“道路分歧”令人颇感意外,俄罗斯人似乎比中国人持更多“左翼”观点,希望政府在财富分配上发挥更大作用。但总体看,中俄社会相对都不热衷政治,物质化,比较传统且对自由主义价值观不太感兴趣。两国领导人看法也与多数民众相似。两国的大型天然气管道项目、银行支付系统计划等等,都在展示双方的再次亲密。最近,普京的反对者阿尔弗雷德·科赫称,俄过于疏远中国文化和过于亲近美欧文化,使(俄中)“同盟”难以奏效,“你们对中国一无所知,但知道鲍勃·迪伦,你们看斯皮尔伯格(的电影)……这种情况下,做好准备恨美国而爱中国了吗?”就俄罗斯人熟悉的流行文化而言,科赫说的没错。但如今还有更深层次的意识。经过25年探索截然不同的社会模式,如今在联手反对西方上,俄罗斯人和中国人的态度已足够接近。▲(作者列昂尼德·波希德斯基,丁雨晴译)

猜你喜欢

科赫俄中德国人
普京:莫想破坏俄中关系
近三成德国人是月光族
月光族占三分之一,月底最多只剩50欧
递归加权科赫网络中平均的齐次与非齐次加权接收时间(英)
细菌造就微观界巨量
不疯魔不成医
普京:俄中合作对国际局势稳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德国人十大爱好:啤酒第一
六成德国人认为“有钱能更幸福”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