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思考
2014-06-07戴永湖
■戴永湖
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思考
■戴永湖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科技日新月异,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充分认识和社会的普遍认同。进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与教育,是职业教育发展史上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对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促进职业院校学生个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职业院校必须认真研究这项十分重要而又非常艰巨的课题,积极探索创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努力向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型劳动者。
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意义
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其最大目标是实现择业自由和全面发展,使人们更好地赢得尊严。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就业及就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职业教育是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有效地转移社会劳动力及提升劳动力品质。近几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推动下,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仍然是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社会上鄙薄职业技能和体力劳动的观念普遍存在。为此,职业院校要牢固树立“培养一个学生,学好一门技术,致富一个家庭,带动一方群众”的思想,让学生找到满意的工作,获取理想的报酬,让劳动有尊严,付出有人敬。同时,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加大企业合作力度,通过带一批、促一批,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不同程度地改善就业、创业的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体系的建立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职业院校作为企业生力军培养的重要阵地,务必与企业接轨,树立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的思想,转变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与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大胆改革。把实施创业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紧密结合,不仅传授学生关于创业的知识与能力,更注重转变学生传统的就业思路,把创业作为一种重要的职业选择,培养学生逐步树立未来创业者和领导者的开拓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当下中国正在融入全球化进程,各项改革措施也在各个领域逐步发力,职业教育改革无论从外部来说还是内部看来,都在改革的大格局之内。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因此,在遵循职业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大力改革职业教育与时代发展之间的不协调已是迫在眉睫的要务。首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建设符合人全面的教育机制和体制,才能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职业教育的内核是让学生掌握一门乃至多门有一定竞争力的技能,而技能的获得需要在符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上自我定位和接受一定的技能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习的自主首先是人格主体的独立,这就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也只有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和人格独立才能赋予学生完整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所以,就业创业意识和作为教学内容的设置,正是这样要求的具体体现。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汇演 来源/盐城高等师范学校
当前职业院校的主要做法
培养就业创业意识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在当下的中国民众中仍未完全消失,“官本位”意识在一部分人的思维里占据着一定位置,这些都是阻碍职业教育大发展而缺乏民意基础的深层次原因。为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以及鼓励更多的青年参与社会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培养现代产业大军,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并在体制和机制上下狠心,从最根本的地方入手,全面转变职业教育理念。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上同步进行改革,把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观念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并且鼓励企业及全社会主动参与这项工作中来。全面深化改革,全力为青年学生的创业就业提供尽可能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大力弘扬这方面的优秀分子,积极倡导创业就业意识,并以此带动全社会的创新意识。
传授就业创业知识 就业创业知识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专业与职业知识,如生产经营、营销等;二是经营管理知识,如企业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三是综合性知识,一般包括政策法规、工商税务、金融保险、公共关系等。创业知识的获取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基础,需要把这些基本知识通过真实的经营环境对学生进行传授与指导。
锻造就业创业品质 就业创业品质是指在就业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意识特征。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特殊品质:一是合作和团队意识;二是把握创业机会和驾驭风险能力;三是积极持久的创业激情。创业品质的锻造是学生创业教育的难点。
搭建就业创业平台 就业创业平台是职业院校为学生就业创业实践提供的各种科技竞赛、创新实验、社团活动和创业基地等。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调动了学生参与创业的积极性,强化了创业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创业能力不断提高。搭建良好的创业平台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保障。
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策略
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职业院校学生在创业实践活动中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创业能力包括经营管理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把握市场能力、风险承受能力和专业技能等,这些能力的获得必须经过职业院校的大力培养。
更新教育观念,完善就业创业教育制度 职业院校开展就业创业教育,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将培养就业创业创新人才纳入学校办学指导方针,树立“以创新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的工作理念,确立创业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要从制度上为创业教育提供人力、财力、物力保障,把全体学生作为创业教育的对象,要求他们完成规定学分;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和系部组织创业教育活动,制订措施,明确职责;鼓励教师参与创业教育,为他们开展创业教育提供经费、场地、设备等。此外,要及时考核评价学校开展的各种创业教育活动,对取得突出成绩和贡献者给予奖励。
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丰富就业创业教育内容 就业创业工作不仅关系到国家产业机构的调整的劳动力资源,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也关系到家庭的收入乃至生活质量的提高。特别是青年的成长,关系到一个民族国家的整体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改革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课程至关重要。必须探索建设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创业课程,既要着眼当前的产业格局更要兼顾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课程设置要有延展空间和弹性学制。建立符合现代产业特点的课程,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企业环境。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提供学生创业基金和小额贷款,鼓励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破除内心中的恐惧。加快与企业的对接,让学生在学习中增长技能,在技能培养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突破观念的束缚,能够以身试商,信心入商,安心创业。课程设置可以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主修和辅修,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提高创业主动性和创业兴趣。课程的开设要充分利用原有课程资源,结合本校实际,实现跨学科、跨专业课程资源共享。此外,要结合学校特点和学科优势,努力形成就业创业课程的特色和优势。
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指导 学校要通过校本培训、外出研修、校企合作等多种途径培养专兼结合的高素质的就业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要把培养教师就业创业意识、锻造教师就业创业品质、提高教师就业创业能力纳入教师就业创业培训规划中。学校可以聘请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让教师了解先进的就业创业教育理论,还可聘请就业创业取得成功的优秀毕业生或中小企业主担任就业创业指导教师,与参加创业实践的学生实行“一对一”帮扶,增强学生创业实践的成效。
开展就业创业实践,促进创业素质提高 就业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职业院校必须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体验或实践活动,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和技能,促进良好就业创业素质的养成。学校要以专业为依托,立足社团,成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立学生创业园,设立学生创业基金,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鼓励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创业实践。学校还要加强学生的创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制订每一学年的就业创业素质训练项目,充分发掘学生就业创业潜能,强化就业创业意识,提高就业创业综合素质。
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就业创业教育合力 上述就业创业策略基本上都是学校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就业创业教育,属于封闭式的培养模式,局限于校园之内。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学校、政府和企业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其中,学校发挥主体作用,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企业发挥助推作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切实落实创业扶持政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组织实施“创业引领计划”,并切实落实相关政策。为此,职业院校要充分了解并运用相关政策,积极争取政府和企业支持,形成推进学校创业教育和学生自主创业的工作合力,稳步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和能力。
结束语
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关心青年就是关心民族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支持青年创业就是支持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幸福。职业院校是青年学生学习的摇篮,是青年学生成长的阶梯,是青年学生就业创业的基石,职业院校要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思路,完善教育目标,将培养青年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作为教育的重点任务之一,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改善实践基地条件,强化校企联动力度,切实从理论与实践上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推进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实力,为学生的成功就业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1]刘玉敏,牛晓宇.大学生创业教育辅助环节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9(2)
(作者单位:盐城高等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