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雅疏证》“语之转”研究
2014-06-07李福言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李福言(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广雅疏证》“语之转”研究
李福言
(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从术语、功能两方面对《广雅疏证》“语之转”问题进行穷尽式定量定性研究,认为“语之转”主要指声韵关系中的声同、声近。作用有两点,一是贯通异形词,一是疏通传注文献。
广雅疏证;语之转;因声求义
王念孙因声求义问题可从音义术语中考察。《广雅疏证》是王氏因声求义的代表,该书博考群籍,因声求义,解说精当,成就极大,影响深远。笔者[1]曾对《广雅疏证》近三十年研究状况进行过文献梳理,认为对该书音义术语研究仍有未尽处。笔者利用Microsoft Office中Microsoft Excel强大的分类、检索、筛选和排序功能做成《广雅疏证》“语之转”数据库。韵部判定以王力古韵三十部系统为标准,声纽判定依王力《汉语史稿》(修订本)[2]所构拟的上古声母系统,通转条例依王力《同源字典》[3]的规定。据数据库统计,《广雅疏证》“语之转”共74例。下面从声韵关系、作用两部分对其定量定性讨论。
一、声韵关系研究
在74例“语之转”中,AB两个词间的语转共60例(单音词中,用A表示一个词,用B表示另一个词,多个词则顺推;复音词中,用AB表示一个词,用CD表示另一个词,多个词则顺推)。术语表现形式有:A亦B也,语之转也;AB亦语之转也。A,B语之转(耳);A犹B也,语之转耳。
其中,声同韵同4例,即奇—敧:见歌—见歌(声韵同,1984:70)(“:”后表示两个字的声韵关系,“:”前表示这两个字,中间分别用“-”隔开,“()”内为两个字所在页码及声韵关系下同);-杭:匣阳-匣阳(声韵同,1984:305);飦-饘:章元-章元(声韵同,1984:247);-:来脂-来脂(声韵同,1984:32)。
声同韵近13例,即戾-赖:来质-来月(同声质月旁转,1984:8);厉-廉:来月-来谈(同声月谈通转,1984:10);牟-谋:明幽-明之(同声之幽旁转,1984:19);庡-隐:影微-影文(同声微文阴阳对转,1984:31);墟-邱:溪鱼-溪之(同声之鱼旁转,1984:50);蕴-郁:影文-影物(同声文物阳入对转,1984:53);考-叩:溪幽-溪侯(同声幽侯旁转,1984:88);剌-戾:来月-来质(同声月质旁转,1984:193);岸-梧:疑元-疑鱼(同声鱼元阴阳通转,1984:193);籧-拳:羣鱼-羣元(同声鱼元阴阳通转,1984:261);丁-当:端耕-端阳(同声耕阳旁转,1984:266);埌-垄:来阳-来东(同声东阳旁转,1984:298);幽-葽:影幽-影宵(同声幽宵旁转,1984:313)。
声近韵同1例,即挈-介:溪月-见月(见溪旁纽同韵,1984:79)。
声近韵近8例,即蹙-逎:清觉-从幽(清从旁纽觉幽对转,1984:35);弯-:影元-见鱼(影元准双声鱼元阴阳通转,1984:41);絣-缝:帮蒸-并东(帮并旁纽蒸东旁转,1984:59);问-遗:明文-喻四微(明喻四准双声微文阴阳对转,1984: 83);粪-拂:帮文-滂物(帮滂旁纽文物阳入对转,1984:97);陴-濒:并支-帮真(帮并旁纽支真阴阳通转,1984:300);适-枝:书锡-章支(书章旁纽支锡阴入对转,1984:158);愁-慛:崇幽-从之(从崇准双声之幽旁转,1984:19)。
声同,韵无关16例,即:佳-介:见支-见月(同声,1984:5);委-蕴:影歌-影文(同声,1984:17);-腬:日阳-日幽(同声,1984:52);糳-精:精铎-精耕(同声,1984:53);蔑-蒙:明月-明东(同声,1984:54);幔-幎:明元-明锡(同声,1984:61);优-渥:影幽-影屋(同声,1984:63);弥-磨:明支-明歌(同声,1984:77);农-努:泥冬-泥鱼(同声,1984:83);暗-幽:影侵-影幽(同声,1984:84);-聩:疑质-疑微(同声,1984:85);盈-余:喻四耕-喻四鱼(同声,1984: 113);面-:明真-明月(同声,1984:247);干-杠:见元-见东(同声,1984:291);晞-暵:晓微-晓元(同声,1984:45);希-:晓微-晓元(同声,1984:45)。
韵同,声无关4例,即:多-伙:端歌-匣歌(同韵,1984:93);缠-:澄元-章元(同韵,1984:86);-鬻:见觉-喻四觉(同韵,1984: 247);孳-厘:精之-来之(同韵,1984:82)。
声近,韵无关6例,即封-坟:帮东-并文(帮并旁纽,1984:5);沾-足:端谈-精屋(精端邻纽,1984:63);肄-枿:喻四脂-疑月(准双声,1984: 71);艬-:崇谈-定东(崇定邻纽,1984:304);飦-:章元-见觉(章见准双声,1984:247);饘-鬻:章元-喻四觉(章喻四准旁纽,1984:247)。
韵近,声无关6例,即飉-飂:帮宵-来幽(幽宵旁转,1984:121);引-傿:喻四真-影元(真元旁转,1984:165);胠-胁:溪鱼-晓盍(鱼盍阴入通转,1984:204);蹊-径:匣支-见耕(支耕阴阳对转,1984:213);铧-:匣鱼-疑歌(鱼歌通转,1984:260);祇-适:羣支-书锡(支锡阴入对转,1984:158)。
声韵俱无关2例,即盈-亿:喻四耕-影职(1984:11);挛-双:来元-生东(1984:82)。
AB与CD复音词间的语转关系:
术语表现形式:AB、CD,语之转也(耳);AB者,CD,语之转也;AB犹CD,语之转耳。有8例,即:竦踊、鸿溶,语之转也(1984:25)。其中竦属心母东韵,踊属喻四东韵,鸿属匣母东韵,溶属喻四东韵。可知竦与踊同韵,竦与鸿同韵,鸿与溶同韵,踊与溶同声韵。、艂肛,语之转也(1984: 57)。其中属帮母宵韵,属晓母宵韵,艂属並母东韵,肛属见母东韵。可知同韵,艂帮並旁转,艂肛同韵。蠾蝓、侏儒,语之转也(1984: 68)。其中蠾章母屋韵,蝓属喻四鱼韵,侏属章母侯韵,儒属日母侯韵。可知蠾与蝓声韵关系为章喻四准旁纽,蠾与侏声韵关系为同声侯屋阴入对转,侏与儒声韵关系为章日旁纽,蝓与儒声韵关系为鱼侯旁转。仓卒、造次,语之转(1984:69)。其中仓属清母阳韵,卒属清母幽韵,造属清母物韵,次属清母脂韵。可知仓与卒同声,仓与造同声,造与次同声,卒与次同声。奔、,语之转也(1984:367)。奔属帮母文部,属滂母鱼韵,属滂母鱼韵。可知奔与声韵关系为帮滂旁纽,奔与帮滂旁纽,与同声韵。渠略、蜣蜋,语之转也(1984:364)。其中渠属羣母鱼部,略属来母铎部,蜣属溪母阳部,蜋属来母阳部。可知渠与略声韵关系为鱼铎阴入对转,渠与蜣羣溪旁纽,鱼阳阴阳对转,蜣蜋同韵,略与蜋同声阳铎阳入对转。岣嵝、穹隆,语之转也(1984:301)。其中岣属见母侯部,嵝属来母侯部,穹属溪母蒸部,隆属来母东部。可知,岣与嵝声韵关系为同韵,岣与穹声韵关系为见溪旁纽,穹与隆声韵关系为东蒸旁转,嵝与隆声韵关系为同声侯东阴阳对转。令适(瓴甋)、瓴甓,语之转也(1984:210)。其中令属来母耕部,适属书母锡部,瓴属来母耕部,甓属並母锡韵。可知令与适声韵关系为耕锡阳入对转,令与瓴同声韵,瓴与甓耕锡阳入对转,适与甓同韵。
AB、CD、EF复音词间语转关系:
术语表现形式:AB、CD、EF语之转也。有3例,即呕喻、呴喻、怤愉,语之转也(1984:34)。其中呕属影母侯韵,喻属喻四侯韵,呴属晓侯韵,怤属滂母侯韵,愉属喻四侯韵。可知呕与呴语转关系为影晓旁转同韵,呴与怤为同韵,呕与怤为同韵,喻与愉为同声韵。妦娧、妦容、丰茸语之转也(1984:26)。其中妦属敷母东韵,娧属透母月韵,容属喻四东韵,丰属敷母东韵,茸属日母东韵。可知妦与丰同声韵,娧与容透母喻四旁纽,容与茸喻四日母准旁纽,娧与茸透母日母准旁纽。接虑、族累、锉语之转也(1984:68)。其中接属精母盍韵,虑属来母鱼韵,族属从母屋韵,累书来母微韵,矬属清母歌韵,属来母歌韵。可知,接与族声韵关系为精从旁纽,族与矬声韵关系为从清旁纽,接与矬声韵关系为精清旁纽歌盍阴入对转,虑累同声,累同声歌微旁转,虑同声鱼歌通转。
A与BC语转关系:
A与BC、BD语转关系:
术语表现形式:A与BC、BD,皆语之转也。有1例,即权与渠挐、渠疏,皆语之转也(1984: 260)。其中权属羣母鱼韵,渠属羣母鱼韵,挐属泥母鱼韵,疏属生母鱼韵。可知权与渠同声韵,权与挐同韵,权与疏同韵,挐与疏亦同韵。
多个单音节词的语转关系:术语表现形式:AB,CD,EF,GH,IJ,KL皆语之转也。有1例(表1)。
表1 述语表现形式
其具体语转关系如下:AB语转关系为来端旁纽东屋阳入对转,AC为同声,AD为来定旁纽,AE为同声韵,AF为来端旁纽同韵,AG为同声东屋阳入对转,AH为来端旁纽,AI为同声韵,AJ为来章准旁纽同韵,AK为来端旁纽同韵,AL为同声韵,BC为来端旁纽,BD为端定旁纽,BE为来端旁纽东屋阳入对转,BF为同声东屋阳入对转,BG为来端旁纽同韵,BH为同声,BI为来端旁纽东屋阳入对转,BJ为端章准双声东屋阳入对转,BK为同声东屋阳入对转,BL为来端旁纽东屋阳入对转,CD为来定旁纽同韵,CE为同声,CF为来端旁纽,CG为来定旁纽,CH为来端旁纽歌月阴入对转,CI为同声,CJ为来章准旁纽,CK为来端旁纽,CL为同声,DE为来定旁纽,DF为端定旁纽,DG为来定旁纽,DH为端定旁纽歌月阴入对转,DI为定来旁纽,DJ为定章准旁纽,DK为端定旁纽,DI为定来旁纽,EF为来端旁纽同韵,EG为同声东屋阳入对转,EH为来章准旁纽东屋阳入对转,EI为同声韵,EJ为来章准旁纽同韵,EK为来端旁纽同韵,EL为同声韵,FG为端来旁纽东屋阳入对转,FH为同声,FI为端来旁纽同韵,FJ为端章准双声同韵,FK为同声韵,FL为端来旁纽同韵,GH为端来旁纽,GI为同声东屋阳入对转,GJ为来章准旁纽东屋阳入对转,GK为端来旁纽东屋阳入对转,GL为同声东屋阳入对转,HI为端来旁纽,HJ为端章准双声,HK为同声,HL为端来旁纽,IJ为章来准旁纽同韵,IK为端来旁纽同韵,IL为同声韵,JK为端章准双声同韵,JL为章来准旁纽同韵,KL为端来旁纽同韵。
综上可知,《广雅疏证》“语之转”特点有如下几点:
首先,单个词间的语转关系(表2)。
表2 单个词间的语转关系
由表2可知,单个词间的语转,声韵关系比较复杂。以声同韵无关为主,占26.7%,其次是声同韵近,占21.7%,再其次是声近韵近占13.3%。
其次,多个多音节词间的语转关系中,多音节词的第一字与第二字一般是双声迭韵关系,第一字与第一字则存在多种关系,第二字与第二字同样也存在多种关系。如AB与CD两个多音词,A与B、C与D一般是双声迭韵关系,A与C、B与D一般存在多种关系。
一个单音词与一个或多个多音节词间的语转关系:此单音词首先与多音节词的第一个字有双声或迭韵关系,其次再与多音节词的第二个字有声韵关系。
多个多音节词的语转中,关系比较复杂,或双声迭韵,或双声,或迭韵,或旁转,或对转等。
二、作用研究
“语之转”的两个词间声韵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同或相关,只是形体不同。“语之转”主要作用有两种:
一是贯通异形词,即“引申触类,不限形体”。笔者将王氏《广雅疏证》74例“语之转”按“字形结构有关”和“字形结构无关”分成两大类,在“字形结构有关”一类中,又按“同声符”“同形符”“同义符”分成三小类,统计分析“语之转”术语所表现的字形结构情况。对于联绵词或多音节词具体到字的形体关系,复杂情况将其分出讨论。复杂情况有4例,如:令适-瓴甓:两组的第一字同声符,第二字字形结构无关;呕喻-呴喻-怤愉:三组字的后一字声符相同,前两组的第一字形符相同;妦娧-妦容-丰茸:三组字的第一字声符相同,每一组的后一字字形无关;泷涿-滞-泷涷-鹿埵-陇种-东笼:前三组形符都相同,后三组字形结构都无关。一般情况有70例。字形结构有关21例,其中同声符的有奇-敧,同形符的有飦-饘、-、-垄、-垄、-、佳-介、-、-腬、幔-幎、晞-暵、多-伙、封-坟、艬-、飦-、飉-飂、胠-胁、铧-、挛-双(雙)、-艂肛、愁-慛、-聩。字形结构无关德有49例,即-杭、戾-赖、厉-廉、牟-、庡-隐、墟-邱、蕴-郁、考-叩、剌-戾、岸-梧、籧曲-拳曲、丁-当、幽-葽、挈-介、蹙-逎、弯-、蠾蝓-侏儒、粪-拂、奔-、适-枝、岣嵝-穹隆、权-渠挐-渠疏、蔑雀-蒙鸠、优-渥、希-、缠-、-鬻、孳-厘、沾-足、肄-枿、饘-鬻、斯弥-斯磨、蹊-径、祇-适、盈-亿、竦踊-鸿溶、问-遗、仓卒-造次、陴-濒、渠略-蜣蜋、接虑-族累-锉、-侏儒、委-蕴、盈-余、面-、干-杠、暗-幽。
据上可知,《广雅疏证》70例“语之转”中,字形无关的有49例,占70%。这充分说明了王氏在因声求义中的重要思想,即“引申触类,不限形体”。字形有关的只有21例,其中同声符有1例,同形符有20例。形符一般有表意的特点,说明在声近的情况下,同形符更利于传达意义的相近相通。
一是疏通经训传注等典籍文献,如愁-慛,《疏证》:“慛之言摧也。《晋》初六:晋如摧如。虞翻注云:摧,忧愁也。摧与慛通。六二云:晋如愁如。愁、慛,语之转耳。”[4]19
愁,崇母幽部,慛,从母之部,崇从准双声之幽旁转。王氏通过二者音义相近关系来疏通经训。
又如墟-邱,《疏证》:“凡言邱者皆居之义也。墟犹邱也。语之转耳。《庄子·秋水篇》:井鼋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言井鼋囿于所居也。崔譔注以虚为空,失之。《风俗通义》云:今故卢居处高下者名为墟。李善注《西征赋》引《声类》云:墟,故所居也。邱墟皆故所居之地,若《传》称帝邱、商邱、夏虚、殷虚、少皞之虚、大皞之虚、祝融之虚、颛顼之虚之类,皆是也。”[4]50
墟,溪母鱼部,邱,溪母之部,同声之鱼旁转,且“邱、墟皆故所居之地”。王氏根据二词音近义同关系疏通故训。
三、结 论
由上讨论,可知王念孙《广雅疏证》“语之转”特点有:从声韵关系上看,主要指声母相同相近;从意义关系上看,主要指意义相同;从形体关系上看,主要是疏通异形词。这种特点首先与张揖“择撢群艺,文同义异,音转失读,八方殊语,庶物易名,不在《尔雅》者,详录品核,以著于篇”[4]9的《广雅》撰写宗旨有关。张揖撰《广雅》已有收录“音转失读”的要求。王氏在《广雅疏证》中使用“语之转”更利于揭示《广雅》体例。其次,与王氏“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的训诂思想有关。王氏善于从语言发生学的角度出发,突破字形限制,回到词的音义结合的约定性来考察字形(本师万献初语)。这样,以音为桥梁(音近),疏通了形体差异(异文),建立了意义上的联系(义通)。张治樵认为王念孙《广雅疏证》是“求证的训诂”[5],日本学者滨口富士雄认为是“体系式的训诂”[6],都很好的揭示了王氏训诂的本质特征。
王念孙《广雅疏证》利用“语之转”疏通了不同形体掩盖下的意义联系,对认识汉语词汇、语义系统很有帮助。分析“语之转”的材料,可以补正《汉语大字典》等辞书编纂上不足。如《汉语大字典》对“介”字的解释,就没有收录“挈”义这一义项。
[1]李福言.近三十年《广雅疏证》研究述论[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45 52.
[2]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4 16.
[3]王力.汉语史稿[M].修订版.北京:中华书局,2004:8. [4]王念孙.广雅疏证[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
[5]张治樵.王念孙训诂述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2):95.
[6]滨口富士雄.王念孙训诂之意义[J].卢秀满,译.中国文哲研究通讯:扬州研究专辑,2000,10(1)1:115 130.
【责任编辑 李美丽】
On“Yu Zhi Zhuan”in Guang Ya Shu Zheng
Li Fuyan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From the aspects of terminology and function in“Yu Zhi Zhuan”of Guang Ya Shu Zheng,exhaustiv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is taken.It is considered that“Yu Zhi Zhuan”refers to the same sound or similar sound,it has two functions,one is to connect shaped words,and the other is to link classical documents.
Guang Ya Shu Zheng;Yu Zhi Zhuan;exploring meanings from sound
H 131.4
A
2095-5464(2014)01-0121-04
2013 06 26
李福言(1985),男,江苏徐州人,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