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煤浆加压气化污水IMC处理技术应用
2014-06-07贾银川谭中侠花绍龙
贾银川 谭中侠 花绍龙
水煤浆加压气化污水IMC处理技术应用
贾银川 谭中侠 花绍龙
针对水煤浆加压气化污水氨氮浓度高、COD浓度低、可生化较低的特点,采用“限制曝气”和“生物选择”技术,将厌氧氨氧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时硝化-反硝化等生物脱氮原理有机结合,在试验的基础上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并通过实际工程的运行数据对设计逐步完善,形成了以“间歇多重内循环生物反应池”为核心处理单元的IMC工艺技术。实际应用显示,IMC工艺技术流程简单,生化反应推动力大、效率高、运转方式灵活、脱氮效果好、防止污泥膨胀、更耐冲击负荷,并大幅降低了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
水煤浆加压气化污水;间歇多重内循环;厌氧氨氧化;短程硝化-反硝化;限制曝气
水煤浆加压气化所排的污水具有高氨氮浓度、低C/N比的特点,是典型的高浓度氨氮污水。此类污水的传统处理工艺具有高投资、高运行成本的缺点。兼具厌氧氨氧化、短程和全程硝化-反硝化的间歇多重内循环(IMC)技术,以“间歇多重内循环生物反应池”为核心处理单元,从减少能耗、减少物耗、减少剩余污泥量方面改进工艺设计,在实际工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IMC技术背景与重点
传统生物脱氮技术处理高浓度氨氮,存在着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等缺点。针对这些问题开发研究IMC处理技术,减少充氧量、回流量、碳源投加量,实现污水的持续处理。
IMC技术背景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一直是化工行业环保科研领域的重要课题,在实际工程中相继开发并采用了蒸汽吹脱、空气吹脱、折点加氯、磷酸镁铵沉淀、离子交换、沸石吸附等一系列物化处理技术和各种生物处理技术。由于物化处理技术存在二次污染、投资大、能耗高、药剂费用高、脱氮效率低、出水达标率低等一系列缺点,因此,氨氮废水的处理技术研究仍以生物处理为主。
长期以来,废水生物脱氮在工程实践中仍以传统的硝化-反硝化理论为主导,在生物脱氮过程中,N元素经历了从其最低的-3价被氧化至最高的+5价,然后再经反硝化逐渐从+5价被还原至0价的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这一途径被称为全程硝化-反硝化脱氮[1]。在此理论基础上构建了一系列生物脱氮技术,在我国城镇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但由于N的氧化还原过程漫长而复杂,所以传统的生物脱氮技术都存在着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的缺点。对于高氨氮、低BOD的化工废水,采用传统生物脱氮技术时问题尤为突出,常因能耗高、药耗高、需补充碳源等原因无法正常运行,急需解决工艺流程复杂、反硝化碳源不足、总氮去除率低、出水不能达标等问题。
近年来,对氨氧化细菌代谢方式的各种研究成果表明,氮元素的生物循环存在着多种途径,尤其是对短程反硝化(将硝化过程控制在亚硝化阶段,使N从-3价氧化至+3价,再由+3价还原至0价)和厌氧氨氧化[2](一部分NH3氧化成NO2-,再与另一部分NH3进行生物反应,生成N2)的研究成果,为开发更加节能、更加节省投资的污水生物脱氮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IMC技术重点
针对传统生物脱氮技术存在能耗高、成本高、投资大等缺点,特别是对于高含氮、低BOD的煤化工废水,在各种脱氮理论的基础上,开发IMC氨氮污水处理技术,并从工程应用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重点集中在:
(1)尽可能减少能耗,减少充氧量,采用缺氧和“限制曝气”措施,形成厌氧氨氧化和短程硝化环境。
(2)通过PLC控制系统严格控制pH值、溶解氧和反硝化碳源,减少碳源和碱液的投加。
(3)控制泥龄,尽可能减少剩余污泥产量。
(4)经处理后的出水达标排放,并为进一步回用创造必要条件。
IMC技术特点与应用
IMC工艺技术应用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同时硝化-反硝化等新的生物脱氮机理,采用PLC控制系统,加装DO、pH、ORP等控制仪表,实现适时调整运行参数,在单个池内重复进行曝气、搅拌、沉淀、排放等操作,创造好氧、缺氧、厌氧环境,利用好氧、缺氧、厌氧微生物完成分解有机物和脱除氨氮的生化处理过程。
IMC技术特点
IMC工艺技术除具有工艺简单、生化反应推动力大、效率高、运转方式灵活、脱氮效果好、防止污泥膨胀和更耐冲击负荷的优点之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了“以传统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理念为主导”的设计思路,充分利用新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同时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理念,采用间歇多重内循环、变负荷、完全混合池型,单池间歇进水、限制曝气+非限制曝气,运用间歇多循环模式,实现工程化,并能适时调整运行参数,创造好氧、缺氧、厌氧环境,利用好氧、厌氧、兼氧微生物更好地完成分解有机物和脱除总氮的生化处理过程。该工艺技术流程简单,仅设一个生化处理单元采用内置悬浮填料的活性污泥法[3],同时完成反应、沉淀、排水、排泥功能,节省了土建费用,从而大幅度降低了工程投资,吨水投资降低约30%。
IMC工艺技术综合考虑了各项影响因素,合理设定了工艺参数,采用PLC控制系统,设置DO、pH、ORP等控制仪表,使处理系统能够根据水质、水量及其可能的负荷变化,通过过程控制参数,并适时调整运行参数,达到了高效脱氮和进一步减少电耗、减少补充碳源与碱液、节省运行费用的目的,运行费用降低约35%。
通过PLC控制系统对DO、pH、ORP等参数有效控制,调整反应池的曝气量、碱液投加量,实现应对水质、水量的变化,使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确保经IMC工艺处理后的出水水质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96)一级标准,为进一步回用创造条件。
IMC工艺技术使新的生物脱氮理念在工程中得以应用,主要包括以下技术特点:
(2)短程硝化-反硝化[4]。早在1975年Vote等就发现了在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积累的现象,并首次提出了亚硝酸型生物脱氮。该工艺的关键之一是控制DO浓度,利用两种菌种动力学特性及产率差异,实现淘汰硝酸菌,造成亚硝酸盐大量积累,可达到节省氧的供应量、降低能耗、节省反硝化所需碳源、减少污泥生成量、减少投碱量和缩短反应时间的目的。特别是对于高浓度氨氮废水及低C/N含氮废水,其节能降耗效果明显。
(3)同时硝化-反硝化/好氧反硝化。最初,反硝化被认为是一个严格的厌氧过程,因为按照传统硝化-反硝化理论,反硝化菌作为兼性菌,优先使用溶解氧呼吸,甚至在DO浓度达到0.1 mg/L时也是如此,这就阻止了利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但这只对专性厌氧反硝化菌起作用。随着生物脱氮学的发展,发现了好氧反硝化菌(也是异养硝化菌)可将氨在好氧条件下直接转化为气态氮。好氧反硝化是与硝化相伴发生的,表明好氧反硝化与氨消耗速率基本处于同一数量级[5],这使得好氧反硝化更具实际工程意义,将在节约能耗的情况下使得污水脱氮处理效率大大提高。
IMC技术实际应用
下述两个实际工程均是以煤为原料,采用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生产化肥和甲醇,由于原料煤煤质和生产控制水平的差异,所排工业污水的水质有一定的变化幅度。
表1 IMC污水处理技术实际工程应用处理效果
处理效果
山东某项目污水处理装置的综合废水进水水质CODCr变化幅度为300~1 000 mg/L、NH3-N变化幅度为250~450 mg/L,CODCr/NH3-N(碳氮比)为1.2~3.62。统计平均值:CODCr为668 mg/L、NH3-N为207 mg/L、CODCr/NH3-N为3.2。
南京某项目污水处理装置的综合废水进水水质CODCr变化幅度为300~800 mg/L、NH3-N变化幅度为200~400 mg/L,CODCr/NH3-N为1.5~2.0。 统计平均值:CODCr为492 mg/L、NH3-N为266 mg/L、CODCr/NH3-N为1.85。
应用IMC处理技术的两个工程已先后投入运行并通过验收,在实际污水进水水质高于设计水质的情况下,处理站出水均能稳定达标,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96)一级标准。系统运行以来的运行效果统计值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IMC污水处理技术对主要污染物CODCr、NH3-N、氰化物均有很高的去除率,分别达到CODCr为95.24%和95.07%,NH3-N为98.70%和98.15%,氰化物为93.22%和99.0%。出水水质均优于设计标准(GB 8978—96)一级标准。
投资及成本
山东某项目配套的污水处理装置总投资决算值为900.64万元,即3 127元/m3。南京某项目配套的污水处理装置总投资决算值为566.93万元,即3 374.58元/m3。两套污水处理装置的实际生产成本分别为2.3元/m3、1.9元/m3。
IMC技术创新优势
IMC工艺技术突破了传统硝化-反硝化的生物脱氮思路,充分利用新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同时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理念,并在工程上使之有机结合,采用间歇多重内循环、限制曝气+非限制曝气,实现了工程化,并大幅度降低了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
生化处理单元设置生物选择段,强化厌氧氨化和短程硝化-反硝化。通过精细的可编程控制系统,灵活地适应水量和水质的变化,能适时调整运行参数,创造好氧、缺氧、厌氧环境,完成污染物在空间上的分布和在时间上的推流传质与转化,实现多种脱氮机理相结合的工程过程。
IMC工艺技术流程简单,PLC控制系统及相关仪表设置合理,抗冲击能力强,仅设置生化处理单元,同时可完成反应、沉淀、排水、排泥功能,操作简便,劳动定员大大减少。
此外,对总氮的去除率高,在进水氨氮高达300 mg/L时(实际工程中有时达400 mg/L),氨氮去除率高达98%左右,可确保出水达标。氨氮废水经IMC脱氮技术处理后,主要产物为N2和CO2,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1] 郑平, 冯孝善. 废水生物处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 娄金生. 生物脱氮除磷原理与应用[M]. 长沙: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3] 郑兴灿. 污水除磷脱氮技术[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4] 孙锦宜. 含氮废水处理技术与应用[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5] 张自杰. 废水处理理论与设计[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X78
A
2095-6444(2014)06-0016-03
2014-09-03
谭中侠,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环境工程部总工程师,环保中心站站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花绍龙,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贾银川,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