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稿”怎么变成获奖稿
2014-06-07夏海鹏
□夏海鹏
(温州晚报,浙江 温州 325000)
“人情稿”怎么变成获奖稿
□夏海鹏
(温州晚报,浙江 温州 325000)
一提起“人情稿”三个字,媒体界好多同仁都会以为:是为关系户做广告宣传之类的报道、或者是与记者私利有关的稿件。有的“人情稿”即使有值得报道的新鲜、典型的内容,也只是报一条短信息,其报道价值并不高、影响平平。但是,笔者认为对待“人情稿”要一分为二来看待,并要用辩证的态度去分析、去处理,最好能争取从中挖出获奖作品。
不要小看“人情稿”
2011年,笔者的一条篇幅不大的消息《温州人热衷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获得了浙江省新闻奖二等奖。这篇消息的来源就是一条“人情稿”,是受托于温州市产品质量检测院的老朋友。他提供的线索是,该院一名专家和一家制鞋企业的技术人员,近期要赴省城杭州参加一个项目为《皮鞋跟面耐磨性能试验方法》国家标准的审定工作,要求宣传一下单位和专家个人。笔者凭借多年跑财经线的经验积累,发现这信息不是一个小事情。笔者分析,温州人如今不仅重视产品,而且能参与产品标准的制订,这是一大飞跃。笔者没有把这一信息当作“人情稿”来处理,而是当作重要稿件来处理。据此,笔者立即再追问我的朋友,温州市质检院或其他还有没有其他产品标准在起草、在制订?于是又获知,前不久由温州市教玩具行业协会牵头的“滑梯”、“千秋”等3项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通过追问式的采访,笔者发现2009年以来,温州就有18个单位(行业协会、企业)主导制定42个国家标准,比前年增加3倍,创下历史记录。温州市质检院参与一项《皮鞋跟面耐磨性能试验方法》的起草虽个案,从表面上看这是单独的小事情。但是,笔者通过一系列思考、分析和追踪,笔者掌握了一大堆关于温州人主持、参与低压电器、服装、鞋革等支柱产品标准的起草和制定的素材,为写好这篇获奖作品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把“人情稿”变成获奖稿
《温州日报》名记者水寿杰先生告诉笔者,当年他参加王均瑶包机的新闻发布会,也是受老朋友王均瑶所托采写的一篇“人情稿”。当时,好多记者写的报道是王均瑶做起包机业务或温州开通到长沙的包机等简单新闻。但是,水寿杰先生写的报道紧紧抓住了一个农民出生的苍南青年,从做牛奶生意开始,如今“胆大包天”的精彩内容,以此来说明致富后农民不再小打小闹了,要创大业了。结果,水先生的消息《温州农民胆大包“天”》获得了全国大奖。
2003年笔者采写的一篇《温州人办市场洋市长当公关》报道,获得全国晚报“创尔特”杯新闻大赛二等奖。其实,这篇的报道来源也是一篇“人情稿”,是本报广告部同事提供的信息。原来,广告部的一名来自比利时的华侨客户在温州招商,叫笔者去写一篇发布会上有关招商的短信息。在采访温州市外事交流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之后,笔者发现知如今有好多温州人在国外办市场,也有好多国外的官员为温州人创业、经商活动牵线搭桥。于是,笔者从这样的角度去写新闻:其中比利时华侨招商的事只是一笔带过,结果一篇好的报道就出来了。其实这样写的招商效果比纯粹写发布会的信息要好,客户后来也很高兴。
还有,《宜春市长向温州企业家拜新年》和《温州人将吃上江西万年贡米》等报道,也都是别人提供的“人情稿”,并且都是在招商会上深入采访写出的好稿件。这些超越“人情稿”的新闻,在采写之前,带笔者去采访的一位报社领导也只要求给写一篇消息,笔者却花精力对信息中最重要的信息挖掘。
当记者的难免会接到“人情稿”的业务,但是一定要把“人情稿”当作好稿、“得奖稿”去写,把好事办好。
如何辩证处理“人情稿”
当记者,受托采写“人情稿”是常事、也是难以避免的事情,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我们对“人情稿”要以辩证的态度去分析、处理。首先,熟人、关系户要记者给他们写“人情稿”,先不评说所提供的信息有没有价值,实际上这是向记者提供新闻源,没有新闻源就像“无米之炊”,谁也写不出新闻来。所以,要感谢提供“人情稿”,即提供信息的人。
其次,有了“人情稿”的信息之后,那就看记者怎样去挖掘新闻、如何下笔的的问题了。有一种信息本身就是纯广告,随便哪级的写手也是写不出新闻来的。遇到这样的“人情稿”,你干脆叫他打广告去,报社又有收入,这也要感谢提供“人情稿”的信息人。
但是,还有很多“人情稿”所包含的信息本身就是新闻、甚至好新闻,有的看上去很平常,但是可以挖掘一下使之变成新闻,那就要靠记者去花功夫、动脑筋了。把“人情稿”的信息写成好稿,那就皆大欢喜了,如果把“人情稿”写成头条新闻、写成得奖新闻那就是“高手”了,这是笔者多年来一直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