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蛋糕上的樱桃
2014-06-06罗布
罗布
摄影家吴家林讲过一个段子:1996年秋,马克·吕布的《中国40年》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当时马大师是中国摄影人唯一能递上话儿的国际大腕儿,布展阶段就有不少好奇者频频打望。现场有个布展的法国老头儿,花白头发,打着赤膊,一会儿量展线,一会儿调整照片,上上下下忙个不停,马大师对这老头儿恭敬有加,有人颇为不解:这么大的一个大师,对一个小工这么客气,有必要吗?
后来知道这小工名字叫罗贝尔·德尔比(Robert Delpire,法国人,1926—)。
1990年代中期,知道德尔比何许人也的中国摄影人可能不多。但说起20世纪下半叶对摄影发生了巨大影响的一些著名摄影集,比如罗伯特·弗兰克的《美国人》,恐怕没谁不知道,这本集子正是德尔比一手打造。为中国摄影人所熟悉的寇德卡的《吉普赛人》《混沌》,包括马克·吕布、何奈·布里等在内的一批玛格南大神的展览和摄影集,大都出自德尔比之手。他和卡蒂埃布勒松情若兄弟,友谊超过半个世纪,不但卡蒂埃布勒松生前那些重要的展览和著作基本上是他一手打理,在卡蒂埃布勒松去世之后,他策划成立了亨利·卡蒂埃布勒松基金会,并担任首任主席。
德尔比被誉为20世纪下半叶最有影响力的摄影出版人和策展人之一,1950年代初读大学时却是学医的。当时学校里要办个校刊,23岁的德尔比被选来做编辑,生猛无敌,一霎霎就把校刊弄成了一本豪华杂志(Neuf):撰文的有超现实主义的头号诗人安德烈·布雷东、当红戏剧家亨利·米勒、年轻人的偶像哲学家萨特;配图的有卡蒂埃布勒松、罗贝尔·杜瓦诺和沃讷·毕肖夫。不久他成立了德尔比出版公司(Editions Delpire),《美国人》便是其最初成果之一,当时罗伯特·弗兰克尚是无名之辈。1960年代出版威廉·克莱因等摄影师的作品时,他们也都还没成气候;德尔比还是最早把黛安·阿勃斯作为重要摄影家介绍到欧洲的编辑,也是后来影响巨大的《吉普赛人》《流放》《混沌》(均为寇德卡的作品)的编辑、设计和出版人。再后来,他弄画廊,拍电影,推出了面向大众的摄影口袋书(俗称摄影黑皮书,photo poche,至今已出版110多本)。1982年,法国文化部成立了国家摄影中心,德尔比应邀担任首任主任,一干就是15年,推出150个展览,绝对可以说为法国摄影文化繁荣、建设摄影强国做出了突出贡献。
这个在摄影界纵横捭阖的人物,对摄影出版、策展等的观点却少为人知,因为他就像给马克·吕布布展一样,非常低调,极少接受采访;在大师眼里,他是一个超大师;在外行眼里,他就是一小工。年前关于他出版的回顾展《德尔比与20世纪摄影》(Delpire & Cie)巡展到美国,这个展览选入德尔比编辑出版的150本书和部分展览图录,有选自相关摄影集的作品和关于德尔比编辑、策展工作的照片共500幅,十分完整地展示了他对20世纪下半叶摄影的贡献,极具个性和启发性。德尔比接受了《光圈》杂志前主编哈里斯·梅丽莎的专访,笔者将他谈及的关于摄影出版、编辑、策展的主要观点摘译如下,供读者参考。
问:你出版一位摄影师的作品集,同时又策划他的展览,书和展览是一种什么关系?
答:有人认为出完书再办展览就是小菜一碟,展览可以照抄摄影集的顺序和版式,错了。二者视野不同,阅读方式也不同:你面对一本书,怎么翻都行,因为那本书专供你一人阅读。而挂在美术馆或画廊墙上的照片,是供许多人同时看的,观众的眼睛经常被照片勾着走,照片的尺寸大小也不尽相同,因此,10个读者可能有七八个是按编辑编好的顺序看完一本书,却没有几个观众完全按策展人编排的顺序看完一个展览。
问:你是如何处理的?在策展时你心里经常想着“多点进入”(“多点进入”是一种平面设计理念,指在同一个平面内容上制造多个阅读点,读者无论看到哪个都能被吸引着去阅读内容,《哈珀市场》《联名利场》等著名杂志的版式设计也采用这一理念——编辑)吗?
答:在设计一个展览时,有人用电影视觉的方式来处理三维空间,比如在影像之间寻找一种叙事性关系,将它们联系起来,这是一种传统方法。其实还有很多可能性,比如你可以在一张巨幅照片旁边放一张中等尺寸的照片,让它们有强烈的对比,这很简单,但很有效,被经常使用。
没有不变之规。你得根据展览的具体情况、根据光线、展场空间随时调整传达方式和观念。另外一个有趣的地方是,你可以利用色彩来给展览创造一种特殊的情调或氛围,因为给展墙(板)喷上颜色很容易,效果却很有效。1996年我在国家摄影中心给马克·吕布的《中国40年》设计展览时,我决定把展墙的颜色喷成火焰红,效果好极了!1983年我给罗伯特·弗兰克做展览,决定给展墙贴上一层工艺纸,我很喜欢那个效果,但弗兰克看后说撤下来撤下来,他偏爱经典的方式,工工整整地挂上就好,不喜欢太多装饰。
如果可能的话,比如空间巨大,策展人可以自己创造一个空间,这更棒,比如可以随心分隔空间,把展墙设计成曲线,再在空中做一些搭建。所以,在设计展览时,只想着透视效果是不够的,你得把展览想象成一个立体建筑物。1987年在东京宫给罗伯特·弗兰克做展览(《普通人》)、2003年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给卡蒂埃一布勒松做回顾展,我都是这么做的。
问:你如何看待美与摄影的关系?对你而言,
“好照片”的标准是什么?仅仅视觉漂亮就够了,还是背后必须有更深层的东西,比如真相?
答:美与摄影是什么关系?是并列的关系,还是美在摄影之中?这个问题不易说清楚。几乎所有的专业摄影师都同意,拍一片美丽的风景或一个优雅的女士,看上去很漂亮,但这还称不上是好照片。一张照片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陈述,它应该把一个事实的意义、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一个物件的特殊性,给拎出来;这不容易。拍一张好照片需要敏锐、耐心、活力、空间感等一起发生作用,还需要才气——用我们法国人的话说,才气是蛋糕上的樱桃。我做出版人、策展人,就是寻找蛋糕上的樱桃。
有趣的是,一些佚名照片经常吸引我,那些照片的底片显影欠佳,保存得也不好,比如一些家庭照、战争或度假的纪念照、人像或一些记录了私密、柔情、激情的照片;有些照片可以说很下流,但其实当时并没有第三者在场。当然,我并没有试图在这些照片与摄影大师的杰作之间寻求建立联系,前者属于爱好者的天真淳朴,是没打磨出来的雕像,后者是完成了的艺术品。
问:文字与图片的关系,如何做到相得益彰?工作中,你是如何处理的?
答:“好的图片不需要文字,甚至不需要图片说明”,很多人都认同。但如果你出版的是书籍或杂志,你就会很犹豫:到底要不要配文字?显然,对报道类图片,文字会还原事情发生的情境,让读者知道街头倒毙的不是警察枪杀的示威者,而是黑手党干的。
如果你想用一幅照片来说明某个摄影家的艺术成就,那么适当的评论文字会加深读者对照片的理解。我在创办《新观察家》杂志“摄影专刊”的时候,选择了这么做:对同一组照片,邀请不同的人写文字,提供不同的观点和分析。
一般情况下,我对如何为图片配文字相当谨慎,我希望它们像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一样相互配合,而不是文字对图片做简单的评论。在出书和办杂志时,我倾向于选择天生气质与摄影家相近的撰稿人为照片写文字,他们的配合往往会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问:工作中,你最依靠的是直觉还是知性?
答:根本上,我是一个靠直觉的人。比如出一本书,在浏览印片小样选照片时,我会选那些看第一眼就让我心跳的照片,这样编出来的书往往读起来很舒服。第一眼就打动你的照片,会让你过目不忘。记得前些年我和卡蒂埃一布勒松一起看小样选照片,他曾讽刺我:“你真是个老顽固120年前你第一次编这些照片时在那些照片上打了叉,现在又打了一遍。”我说:“这就是顽固的优点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