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
2014-06-06刘张铂泷
刘张铂泷
这个系列的照片希望表现关于“不存在事物的存在”。自从摄影诞生之日起它就被当作存在事物的证明。不同于绘画和其他艺术媒介,人们认为摄影是脱离于人们主观控制的,它是自然事物的精确复制。尽管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人们,已不像原来那样相信摄影的客观性,它仍然是视觉信息传达最常见也最有效的方式。在一个图片爆炸的时代,人们被大量图片包围而逐渐忽略了思考图片的含义。所以我试图使用图片,一种传达信息的视觉方式,来表现去视觉化的事物。在这些照片中,都有一些曾经存在的东西,但是现在消失了。消失的东西往往是人们熟悉的事物:投影仪上的视频,黑板上的粉笔字,画册中梵高的画等等。因为某些原因,它们现在都不在了,但它们留下了某种“痕迹”使得观看的人能够感受和想象它们曾经的存在。而通过感受和想象,“痕迹”重新唤起人们对于存在事物的思考。虽然关于原始事物的一切最终会完全消失,但却会留下痕迹。痕迹总是在时间的流逝之中变得越来越强。正如德里达所说:“能指将变为所指,符号成为了真实,不存在成为了存在,这时新的现实就诞生了。
问:在你的这组作品里,我看到的是曾经存在的事物的存在,以及这些存在曾经与人的关联。“痕迹”——人去楼空的时间感,是这组作品给观者最直接的触动。关于物的存在,不存在、能指、所指等等,从你的作品到你的自述,你似乎是在做一次形而上学的思考。请详细谈一谈。
答:那段时间读了一点德里达的东西,有一句他写的让我印象很深刻,他说:“能指变成了所指,符号成为了真实,不存在成为了存在,于是新的现实就诞生了。”对此我的理解是,图像是指代外界真实事物的符号,随着图像不断的增多,人们对于事物的理解开始基于图像,于是失去了事物本身的联系,由此图像替代了真实事物的存在。鲍德里亚在他的《模仿和拟像》(Simulacra and Simulation)的开始也复述了博尔赫斯在他的小说中讲过的一个故事,一个国王命人画一幅他的王国的完美的地图,这幅地图的大小最终覆盖了整个王国。他们都在阐述符号是如何代替了真实的存在。我的考虑是从这里出发的,不过又和他们不太一样。我想以不存在来表现存在(presence ofabsence),而能够表明事物存在过的证据就是它们所留下的痕迹。在事物消失之后这些痕迹就是符号,是另一种新出现的真实,而看到的人可能知道可能不知道这些事物是什么,只能够通过痕迹来推测。我也是想把想象的空间留给观者,这个故事要由观者自己完成。
问:你的自述中说“尽管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人们已不像原来那样相信摄影的客观性,它仍然是视觉信息传达最常见也最有效的方式”,你想说的是不是,通过对物的存在痕迹的捕捉,摄影在表现“物”的变与不变方面仍然是非常有效的。
答:是的,虽然Photoshop和各种软件的出现动摇了人们对于摄影真实性的信任,不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看到照片还是会默认被摄物存在的真实性。尤其在展现事物的变化上,大到城市、建筑,小到一朵花一张纸,在拍摄的瞬间意味着这个瞬间不再在时间中存在,但也正是这样把这个瞬间独特的存在通过摄影保存了下来。数码时代更多的是让人们对于媒体图像的传播产生质疑,不过当人们自己是拍摄者时,摄影作为对事物存在的证明这一功能依然没有太多改变。
问:把“曾经的存在”呈现为摄影上的最终画面,是你这一系列的主要手法,但这些瞬间同样是一个主观的判断与选择,这与拍摄对象(相对客观的物体)的客观性,是否有难以统一的地方?
答:这个对我来说倒没有问题。我一直觉得摄影本身就是主观的控制和选择,再怎样强调它的机械复制都没法改变这一点。从一开始的想法就要很明确,这样才能够拍到自己想要的。客观性这个概念在历史上和摄影有很大的交集,尤其是在科学研究中,有人认为摄影的到来是科学的福音,因为它标志着对样品的描绘脱离了人的主观控制,照片展示的细节就是事物本身的样子。如果从纯物理上来讲,照片的冲洗,印制都存在不确定性,数字时代的话成像本身是一种程序编码过程,不同的相机编码方式不同,这都不能说是绝对客观的。而对于画框的选择,决定什么包含在内什么排除在外,这一步永远需要人来决定,也就是主观的。作为一个艺术家需要做的是选择最合适的方式传达自己的观念,主观的介入是必要的。物体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它的“物质性”而非它的客观性。
问:你本科时在清华大学的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2012年毕业后就开始在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攻读艺术硕士学位。这是你面向公众的第一组作品吧。这组作品对物的观察,对事物的细节和痕迹的敏感,让我不由得想起你本科学习的专业。这其间有关系吗?
答:是的。我觉得这可能与我原来接受训练的观察事物的方式有关。本科学习材料需要做很多实验,实验中很大的一部分就是用显微镜和各种其他仪器观察以及测试材料的性质。这样的实验要求我们要有很好的图像解读能力,所以也就培养出这种观察事物的方式了。现在自己拍照片依然会觉得总是带有一种科学实验的眼光看待事物。纳博科夫说:“在世界的大小比例之中,似乎在想象和知识之间有着某个微妙的汇合点,这一个汇合点是通过缩小大的事物和放大小的达到的,这在本质上具有艺术性。”
问:我也在想,这组作品是否也是你在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学习(专业是摄影,视频及相关媒体)的一次作业呢?以你目前的专业学习方式,这样一组作品是如何构思,如何着手和进行的呢?这组作品算是完成了吗?
答:我们的课程里面最重要的一门是“评论”
(Critique),这门课是定期(两周或者三周)在课堂上展示作品,老师和同学一起来进行讨论。不过拍摄的内容可以自由选择,所以也不完全算是作业吧。最开始想到拍摄这个系列的作品是源自从图书馆买的一本旧书。图书馆的书在封底里面都会贴一个借书卡,这本从图书馆淘来的旧书把借书卡揭掉了,因为长时间覆盖所以借书卡覆盖的地方颜色比旁边浅,于是就想到了拍摄跟痕迹相关的东西。这组作品也是我第一次使用4×5的大画幅相机,拍摄既是学习技术的过程也伴随着想法的发展。期间看了不少以静物为题创作的艺术家的作品,比如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约瑟夫·苏德克(Josef Sudek)等等。目前算是告一段落了,因为拍了一段时间之后有些重复了,想先放下来,如果之后有了思路希望能继续拍下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