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季”:原生广告人性化营销
2014-06-06夏沫
夏沫
诚然,在微信大行其道的今天,微博似乎落寂了很多,然而在刚刚过去的3月,昆明恐怖袭击、马航飞机失联、文章劈腿等热点事件,再次证明微博有着强大的传播力,用户的活跃度一如当年,推动微博有了回暖的趋势。
在每个人都是媒体的今天,随手发条状态、转个消息,没准都能像蝴蝶扇动翅膀一样引起轩然大波。商家正是基于微博互动性好、精准性强的优势进行营销,发布产品、品牌信息,大V、明星们则利用微博为企业代言,然而这种模式化的生硬推广方式,却遭到众多网友排斥。如何在微博营销中为生硬的模式化商业广告赋予“人性化”色彩,使其与粉丝产生共鸣,在为企业打造阳光形象的同时,让粉丝在潜意识中接受产品、品牌信息,正是腾讯微博原生广告探讨的方向。
“回家季”:触动心的柔软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不论身在何方,家永远是人们心灵的港湾。无论是刚刚过去的清明,还是稍稍远去的春节,即使身在天涯海角,佳节临近也挡不住游子归家的步伐。比起登高祭祖,辞旧迎新,人们心中更迫切的是和家人团聚的期待。
2014年1月16日,又是一年岁末“回家季”,多芬、尼康与腾讯微博共同发起发现身边的“回家的面孔”和“用心拍张全家福”活动。
回家过年,向来是萦绕在中国人心头最为热切的情结。在中国春运的大背景下,以“家”为切入点很容易引发微博用户共鸣。活动期间,多芬以“在外务工人员”、“创业女人”、“见公公婆婆的小情侣”、“幸福的一家三口”等7个品牌定制故事,引导用户参与“回家的面孔”互动,并邀请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在客流集散地拍摄不同的“回家的面孔”,配以多芬品牌评论,由此引爆腾讯微博用户的情感,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回家路上的“众生相”,网友自动发起2000多万条原创话题,相当于每分钟产生6000多条话题,而转发和评论超过了6400万条,可见此次活动契合了无数人“思家”、“回家”的情感。
而回家过年,最重要的是家人团聚,在“回家季”活动期间通过腾讯微博热词搜索“团聚”、“全家福”的微博数量分别为56万条和近68万条。对于家人团圆的期盼和记忆,使得尼康“用心拍张全家福”活动得到了不同受众的广泛响应,网友纷纷晒出自己的全家福,比如温馨的三口之家、幸福的三代同堂、热闹的阖家团聚,不同的全家福传递出一样的亲情和温暖,特别是成都夏尚林老人与助学儿童团聚的全家福,在寒冷的冬夜感动了无数网友。
原生广告:
潜移默化的品牌好感度
微博营销,属于企业品牌营销范畴,虽然操作起来简单,只要注册一个账号,发布相关信息,吸引网友互动,就是微博营销。然而,不同的微博运营商有着不同的定位和运营模式,如何根据微博平台的不同特性达到预期的营销效果,是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与百度等“搜索型”、淘宝等“交易型”,网易等“门户型”用户数据不同,微博的用户数据更多基于社交和兴趣图谱,可以看做是社交类用户的金矿。虽然在大数据时代,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商业价值已经成为业界共识,但如何利用“大数据”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却渐行渐远。
同新浪微博掌控话语权不同,腾讯微博一直以平权作为传播的方向,由此造成两大微博微营销模式的差别,新浪微博以偏向盈利的商业化广告推广为主,而腾讯微博则通过大量的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原生广告,将营销的主动权交给微博用户。
客观来说,无论何种营销模式,“赚钱”总是其中的目标之一。然而微博营销的商业化模式,无论是“橱窗广告”还是“Page页面”都是以牺牲用户体验为前提,可想而知,最终的实际用户效果和口碑都只能用糟糕来形容。
反观腾讯,走的似乎是一条“讨好”用户的营销道路——以提升用户体验为目标,基于数据分析进行产品创新,通过技术创造价值反哺用户,而全然不提商业化。在客户体验至上的今天,优质的用户体验是一切商业化运营的前提,腾讯微博的营销优势不言而喻。
作为由微博用户自主参与、自发形成的营销模式,原生广告便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情感诉求,引导微博目标用户群体自发与企业的品牌诉求产生共鸣。
以“回家季”活动为例,在活动中年轻人更懂得发现身边的面孔,也更愿意为全家人拍摄全家福,在“回家的面孔”活动中35岁以下的用户占到全部参与话题用户的89%,“用心拍张全家福”活动中35岁以下用户占到全部参与用户的86.33%,这与目前互联网用户群体的主要覆盖人群相吻合,也与多芬和尼康的重点客户群体相重合。而虽然互联网用户中男性多于女性,但多芬特有的品牌调性,使得多芬“回家的面孔”活动吸引了更多的女性用户(54%),而尼康“用心拍张全家福”活动中男性用户的参与度达到了60%。
可见,虽然原生广告主要是由微博用户自行产生的,但不同的品牌诉求仍然被用户敏感地区分出来,在生动鲜活地完成了企业的品牌传播外,原生广告还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升了用户对于品牌的好感度、忠诚度。
营销的核心是取得规模效应和最大的曝光度,受众越多越好,传播越快越好,互动越热烈越好。就此而言,微博相对微信更有优势。而原生广告,则可以充分发挥微博的大平台优势,基于能够引起共鸣的话题,将用户的一次性参与行为转化为习惯性行为,在引导用户主自主成为企业品牌的塑造者和长期宣传者的同时, 赋予了品牌人性化形象,并最终完成了企业品牌形象的植入。
“回家季”原生广告,不能说是完全意义上的“原生”,但它体现了微博营销未来发展的趋势。毫无疑问,原生广告的核心在于品牌和用户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犹如潘多拉的魔盒,看上去很美,也充满许多未知因素,比如由用户自主产生话题很容易让主题多元化、模糊化甚至失控化,如何引导和把控话题、如何为用户建立乐于参与和分享的信息传播模式、如何平衡投入—产出比例,都将成为未来原生广告领域需要探索的话题。纵使前路漫漫,原生广告吸引用户的特性足以吸引大量企业愿意为之“献身”,未来也将出来更多的品牌推广精彩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