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赶鸭人
2014-06-06贾飞
贾飞
新春的夜晚,我坐在窗前,想象力异常缺乏。突然想起《三毛文集》里的那句话:“长大后,你要当一个乞丐,做一个自由的人,可以去拾新奇的石头与鲜艳的花。”
一段记忆在沉默中拉开。想起儿时我坐在乡村的田坎上望着远方,刚收割完稻谷的农田,呈现出一片空旷与寂寥。风清新地吹着,带着泥土的味道。蓝色的天空,游动着几朵棉花似的白云。田野间时常会有一个赶鸭人,握着一根长而轻巧的竹竿站在农田里,在他的视线范围内有着上千只鸭子,正在刚收割完的稻田里,欣喜地吃着掉落下的稻谷。旁边放着一个竹条制作成的可移动的棚子。那时我就想,长大后要当一个赶鸭人,拿着竹竿,守卫着你的鸭子,去很远很远的地方。下雨了,就住在竹棚里,倾听着滴答的雨声。太阳暖照的日子,就坐在田边的草垛上,看着成群的鸭子,欣慰地发呆和遐想。
时光流逝,悄无声息,最后我终于没有成为赶鸭人,而是做了一个城市流浪者。每次回到故乡,我站在村口,望着空旷的稻田,等待良久也等不到那童年时守卫在田边的赶鸭人。远处的一部分农田,已经长起了茂密的野草。一些农田里堆着刚被烧过的稻苗灰烬。我转过身问奶奶,奶奶说:“村里年轻力壮的村民,都去了外省打工,剩下的全是老人与小孩,有些田地没人耕种,荒芜了。”这时,那童年时清晰的赶鸭人形象,早已隐没在这无端的岁月。就像一滴水、一个意象、一段感觉,转眼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眼前的景象,令人茫然。剩下来的村民,守着黄色混沌的土地,在太阳底下流着汗水。或许,还会看到一堆孩子,三五个老人,站在田边遥望,遥望山外的路,遥望城里的人。
我似乎觉得自己走失了,走失在城市,或者走失在一段岁月里。而家乡的一条河流、一棵树、一幢瓦房,抑或一个消失的赶鸭人,都让你的内心颤抖起来。故乡那巍峨的山,清澈的水,茂密的树林,在十年漂泊中,一直都未曾带走,内心深处反而却长满悲伤。
伸了伸腰,背有些疼了,天空仍旧还闪耀着礼花,村落依旧还燃放着爆竹,春节的气氛浓郁而抒情。摆在桌上的美酒佳肴琳琅满目,堆在库房的粮食饱满如山,倚在窗前的村姑大姐花枝招展,围在火炉旁的回乡大哥“堆砌长城”……一切热闹而繁华的背后,终究如此短暂。
我站起身,伸了伸懒腰,走到二楼的阳台,在烟花的闪耀下, 看到村口那条若隐若现的柏油马路,正预示着我们美好而幸福的生活。
责任编辑:侯娟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