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麟征:一位政治学者的两岸情怀
2014-06-06姚同发
姚同发
笔者1999年赴岛内参加学术研讨会时,在台北圆山大饭店曾聆听过台湾著名政治学者张麟征教授的精彩演讲。十多年过去了,她依然活跃在学术舞台上,继续不断地推出其理论新著,更在两岸学术文化交流中添砖加瓦,贡献良多。
张麟征祖籍浙江平湖,1961年毕业于台湾大学法律系,后获法国巴黎大学(第一)法学博士学位,历任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现任台大政治学系名誉教授。曾出版《歧路上的台湾》、《硬拗》、《泥沼与新机》等多部著作,她教授国际法、国际关系等课程,在岛内政治学界颇获佳评。
共谋统一建太平
由台湾新同盟会会长许历农将军领衔创办的“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已经举办过四届。从2010年第一届论坛在台北成功举行,到第二届论坛在北京举行,直至第三届在上海、第四届在武汉举行,张麟征一路走来,始终追随在黄埔的旗帜下,以“黄埔精神”为驱动力,身体力行,倾情参与。在论坛,或演讲,阐述“黄埔精神”的深刻内涵;或撰文,论述创建论坛的高远目标;或研讨,辨析历史真伪及事件源流,不仅蕴含其对先辈深切的缅怀,更表达了“以黄埔精神继续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终完成国家统一”的愿景。
“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是两岸黄埔师生及亲属大交流的一个创举,也是两岸人民大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张麟征以政治学者的深厚底蕴及敏锐嗅觉,牢牢把握论坛的脉动,藉论坛这个舞台尽情挥洒,以其柔弱的身躯肩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令诸多“黄埔人”肃然起敬。
笔者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上,又一次见到了她活跃的身影。除了作学术演讲外,她专门为此次论坛赋诗一首,抒发对和平统一的殷切期待:“黄浦江畔黄埔人,历经风雨叙旧情;冲突恩怨随风去,共谋统一建太平。”她还引用南宋诗人杨万里《桂源铺》中的诗句“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形容两岸统一就像是被万山拦阻的小溪,尽管困难重重,但总有一天必将奔向江河大海。
作为台大资深教授,张麟征除参与各类学术活动外,对两岸学生的交流也相当关注。她在接受《海峡之声》记者专访时指出,两岸学生交流是两岸交流一个耀眼的闪光点,如今,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对大陆学生敞开欢迎的大门,香港和新加坡更是拿出高额奖学金招揽大陆学生,而台湾却对陆生提出诸多限制,简直不可理喻。比如,陆生来台有名额的限制,这本身就是一件很荒谬的事,因为台湾很多大学都招不到学生,最后甚至导致许多滥竽充数的事情发生。如考七分都可以进大学,这对台湾大学教育品质来说,无疑是莫大的戕害和讽刺。民进党一开始对陆生提出“三限六不”,是一个非常无聊的议题,而台湾立法机构通过的“陆生三法”修正案最后带有“一限二不”,更显见国民党和马英九当局惧怕民进党闹事的软弱性。
张麟征认为,台湾对世界上其他各个国家和地区来台的学生都没有任何限制,唯独对大陆学生有限制,显然带有浓厚的歧视意味。其实,大陆学生出来读书,是要体验一下不同的学制、学风和风土人情,他们选择的机会实在很多,可以到美国到欧洲到亚洲的日本、新加坡、香港,不一定非到台湾不可。到台湾来可能更多是抱着一种好奇的、亲切的想法,台湾在这种情况下还要设限,能招得到比较好的学生吗?
站在天安门城楼
张麟征常年往来于两岸,参访、研讨、交流,整天忙得不亦乐乎,从中累积了各式各样的体验与心得。而站上天安门城楼观看新中国建国60周年阅兵大典,对她这个来自台湾的中国人来说,心情复杂起伏实在难以描述。兴奋、骄傲、欣慰、期待、遗憾、担心与低回,其实何止是五味杂陈?
看着解放军各军种雄赳赳气昂昂的方阵打眼前走过,各种先进的坦克战车、飞弹在面前行进,喷着不同彩色烟雾的各类军机从头顶呼啸掠过,听着雄壮激昂的音乐,感染着周遭民众高亢激动的情绪,要不兴奋激越也很难。
与60年前相比,今天中国大陆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提高,使她更加有自信地说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也是全中国,甚至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感受。她认为,大陆举办这个规模盛大的国庆阅兵的确饶有意义。
第一,彰显国力。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大陆基础设施建设、人均所得、国民生产总值、外汇存底、外贸数量、综合国力等,均得到快速发展,真正跻身国际前列。
第二、化除悲情,增强信心。中国经过100多年的外侮,死伤人数之众,财物被损毁掠夺之多,难以数计。若说悲情,大陆人恐怕比台湾人还有过之。如今中国崛起,举办奥运、展示军容、办世博会,所有这些活动都只在化解悲情,提升信心,鼓舞士气,继续向缔造更美好的明天前进。
第三、展示军容,提升军备透明度,杜绝抹黑。阅兵当然有展示军威的目的,但就大陆而言,拥有先进武器主要是为了自卫。大陆不会惹是生非,只想抓住机遇,致力于自身发展。对国际发生的争议、困难如领土争端,无法解决的就暂时搁置,可以解决的就以忍让态度,缔定划界条约,对大国、小国都是如此。
大陆虽然想以展示军备透明度,杜悠悠众口,消除诸如“中国威胁论”这些抹黑,但是西方与台湾一些媒体对这次阅兵的报道与评价依然相当负面,台湾绿媒甚至视阅兵和“完全统一”的宣示为“威胁”。
张麟征说,这些论点当然不值得一驳。其实西方国家或实施“民主制度”的国家,如法国、印度等,一样有大规模、武器展示性阅兵,何以没有媒体如此负面批评呢?其实,树大招风是主因,其次则是因为批评者要极力掩饰其内心的不安与妒忌。中国的崛起,对一向具有强烈优越感、轻视中国大陆的西方媒体来说,真可谓情何以堪!
实力才是王道
作为政治学者,张麟征的国际视野极其宽广,无论是大国关系,还是地区关系;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社会文化,独有堪称老到的论述。
2013年初,海峡两岸正过农历新年之际,东亚地区因钓鱼岛主权争议、朝鲜可能试射核武,让气氛变得诡异。张麟征在接受中评社访问时表示,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虽然一再强调要把钓鱼岛海域纳入美日安保条约范围,但希拉里已经下台,新任国务卿克里并不乐见安倍政策的冲撞性与危险性,以致把美国卷入一场没有预期和准备的中日军事冲突之中。
她说,美国有一票退休外交人士、国安人士,从1月底就去日本访问,时间长达两周以上,目的就是要透过各种管道牵制日本,押着安倍与日本政府与大陆解决好钓鱼岛问题;不管怎么解决,就是不能引爆军事冲突,不能擦枪走火。事实上,美国内部有更多的人,特别是克里等资深外交官,都清楚美国目前经济实力不容在东亚掀起或卷入一场战争;尤其是东亚各国长久的历史恩怨无法弥合,不可能像中东、北非一样可以控制为区域性战争。
她进一步分析说,美国要战略东移,把海军三分之二的舰队移到太平洋地区,现在计划可能会调整,因为美国自觉实力不足,维持现状就不错了,如果还要军事上作付出,以目前经济力量来看,会是不可承受之重。有资深外交官认为,安倍的政策就像当年陈水扁一样走过了头,强烈主张对大陆的政策要改弦易辙,因为现在美中经济依存度非常高,双方接触交往互蒙其利,因此重点是接触而不是围堵。
至于村山富士承认二次大战侵略罪行,在日本则属非主流声音,所以不可能期待安倍会说出类似的话,何况安倍是以右翼主张取得权位,现在支持度又比较高,当初如火如荼煽动右翼气氛,现在想灭火并不容易;民主政治最害怕的其实是玩民粹,能载舟也能覆舟。
张麟征表示,台湾很难说要如何反应,两大政党对钓鱼岛的认知几乎有80%不同,部分绿营与李登辉只想保留渔权,但没有“主权”是不可能有渔权的;民进党主席苏贞昌访日,还批评“海巡署”出海保护“全家福号”渔船,难道日后民进党倘若上台连护航都不做了吗?马英九提东海和平倡议也是空话,因为内容不明确,台湾又是最弱势,没人会当一回事;马说不与大陆联手保钓,这伤到了两岸,反而让日本人很高兴、美国人很安慰。
国际政治骚动不安的中心不知不觉中已经移往东亚,从北方四岛、独岛、钓鱼岛直到南海,周边国家的争议越来越火爆,造成此一形势的幕后推手当然首推美国。东亚所有的领土争议都是二战后美国在此地区刻意留下的祸种,以便美国在需要时可以立刻煽风点火,维持在此一区域的霸权地位。至于现阶段的南海争端,只能暂时放进冷冻库,维持现状。总之,维持国力持续增长是根本,因为在国际政治上,实力才是王道,才是解决争端的后盾。
爱之深、关之切
张麟征涉足时评数十年,在台湾各大泛蓝电视台做政论节目,立场鲜明,思路敏捷,心地坦荡,直言不讳,深受观众喜爱。她长期关注两岸形势,在岛内对民进党批评毫不留情,对国民党也是鞭策有加。尤其是对马英九,她经常放话不断敲警钟,谓之为“对国民党是爱之深、关之切”。
2011年,台湾岛内旗帜鲜明主张两岸统一的新同盟会、民主团结联盟等组织,联手要求国民党和马英九尽早宣布恢复“国统会”和“国统纲领”运作,致力重建一个民主、均富、统一的中国。岛内民众忽然发现,沉寂已久的“统派”终于又发出声音了。
作为民主团结联盟副主席,张麟征始终认为,发展两岸关系,追求终极统一,是“统派”的基本观点。目前台湾的主政者一直在强调两岸关系重点在过程不在目的,被视为“统媒”的《联合报》也曾发表社论,宣扬两岸关系“过程论”远比“目的论”重要。这些其实都是回避两岸未来前途的托辞,严格地说,台湾现在已没有“统独”之分,只有“明独”和“暗独”的区别了。
脍炙人口的老歌《梅花》曾在台湾流行了很长时间,感染过很多人。现如今,《梅花》已很少有人唱起。如同《梅花》一样,“统派”在台湾也逐渐凋零。许多曾鼎力支持两岸统一的政界或文化界名人,现在多潜心去做学术研究,不再直接参加或举办相关活动。而今,真正的“统派”在岛内几乎没有生存空间,敢于表明立场者,更是少之又少。
张麟征认为,现在举办游行、召开论坛需要资源、资金,而这正是“统派”所缺的。即使举办了相关活动,亦很少有媒体过来报道。“统派”人士写的文章投到媒体,也几乎没人愿意刊登。她颇有感慨地说,十几年前,“统派”学者包括她自己还常会受到“独派”的骚扰、辱骂。而现在,“听不到你的声音,谁还会来骚扰你”?在“统派”凋零、统一声音非常微弱的情况下,如何在岛内开展统一运动,是摆在两岸有识之士面前的一道难题,也让她陷入沉思。
她预言,大陆经济若能维持现在的速度,快速成长,加上两岸交流日益频繁,今后可能会产生一些“化学作用”,改变台湾民众对大陆的对抗心理,让两岸慢慢地相互认同。“解铃还须系铃人”,岛内民众的这种畸形心理,是40年“反共”教育加上20年“台独”教育造成的,要扭转这种局面,责任还要落在领导人身上。她强调,这个工程十分浩大,但重要的不是它何时会完成,而是要有人开始做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