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能成为孩子的朋友
2014-06-05汪文静
汪文静
“和孩子成为朋友”是近年来热度居高不下的育儿口号。以张亮和天天为样板的“哥们型”父子更是得到了父母们的力赞。只是父母在亲子关系中可扮演的角色众多:抚育员、智囊、心理咨询师等皆可,唯独“朋友”真做不到。
美国妈妈的困惑
在崇尚自由和民主的美国,朋友式的亲子教养模式随处可见,父母把孩子当作成人看待,相处平和自然,孩子们可以自由表达。只是,这种相处关系背后隐藏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凯瑟琳·克劳福德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家是典型的朋友式平等相处模式,在孩子年龄尚小时,凯瑟琳的倾心照料让亲子关系非常融洽,孩子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活泼开朗,当然问题也出在这里:“朋友,我为什么要听你的?”
“法国的小孩从不顶嘴!”凯瑟琳一家的欧洲游让她看到美国娃与法国娃的不同。偌大一间餐厅,自己的孩子满地乱跑,不好好吃饭,还会制造麻烦。凯瑟琳在焦头烂额之际远远看去,法国孩子似乎被无形的文明力量包围着,他们温和而有修养地坐在桌前,自己吃着食物,法国妈妈则悠然自得地品着咖啡,比自己优雅一百倍。
美国妈妈付出的绝对不比法国妈妈少,亲力亲为地为孩子营造平等自由的成长氛围,但孩子为何听不进话,反而更任性呢?
“求”当孩子朋友的家长
美国妈妈困惑时,中国父母还在追捧美式育儿法。从美国传来的“和孩子做朋友”亲子关系理念,曾经让他们醍醐灌顶:原来,孩子应该这样教!他们依葫芦画瓢,掌握了一些朋友式相处的基本要领:蹲下来和孩子讲话、拍肩膀称兄道弟、直呼父母姓名等朋友式的做法。美国的朋友式亲子模式源自民主与自由,那中国父母和孩子成为朋友的初衷是什么呢?
想法一:独生子女最缺什么?朋友。
父母最担心的莫过于孩子孤独,不快乐。没有完全掌握孩子在校情况的父母,希望自己担纲孩子朋友的角色。只是不能彻底当“儿童”的父母,容易半途转换角色,比如严父厉母。
想法二:孩子最愿向谁倾吐秘密?朋友。
随着孩子年龄增大,一个“不”字把父母挡在自己心灵的门外,越来越多的小秘密成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隔阂。而只有先做朋友才能分享和清楚孩子内心的想法。
想法三:孩子遇到麻烦先找谁?朋友。
父母当然希望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个挺身而出,但现实中孩子遇到麻烦往往告诉知心朋友而同龄人解决办法的能力有限,做朋友可以让孩子遇到麻烦找自己。
想法四:我曾希望父母像朋友这样待我。
父母儿时也曾想象过父母能包容自己,或者能平等相处,因而把这个经验保留下来成为和孩子做朋友时的参照。
与美国父母相比,中国父母的目的性更强,要孩子倾吐心事,要圆自己儿时的梦……林林总总的目的相加得出的必然是四不像的亲子关系。
单向的朋友
学习美国父母的中国父母如今也纠结了:孩子被惯成了“说不得”,生气后转头和其他朋友倾诉,把自己晾在一边,难道是和孩子交朋友的方式错了?
到底什么是朋友?在孩子看来非常简单:朋友就是一起玩、喜欢同一种游戏、互相帮助、无话不说的人。或者简单来说,“只要一起玩过,咱们就是朋友了。”而父母认为的朋友关系,建立在坦诚、平等基础上。二者的定义不同,导致交朋友成为各自一厢情愿的事。
在父母看来:孩子不够坦诚。2岁的小毛头频繁地使用“不”,渐渐地有了小秘密不告诉你,更大一些了还会先斩后奏,等事情发生有了结果才告知父母。
苦恼不仅仅来源于父母,孩子也同样困惑。“为什么爸爸平时看起来像朋友似的,愿意听我吐苦水,听完后又批评教育起来?”孩子无法区分角色转换太快的父母,一会儿是温和的朋友,一会儿是严肃的家长。虽然想让朋友关系进行到底,但父母往往不能彻底地践行平等和坦诚。
“说好的周末和爸爸一起去打篮球,却又放我鸽子。虽然道了歉,但他是不是没把我的事放心上?”
在家长看来,这也许就是一件娱乐的小事;在孩子看来这事却非同小可,为了让爸爸看到自己显著的进步,他天天刻苦练习,但对方表现出的漫不经心刺伤自己敏感的心。
“妈妈总是问我学校发生了什么事,可从没和我讲过她在公司发生过什么事。”家长总是单方面希望孩子能和盘托出,自己却有所保留。这种保留尽管不乏保护成分,比如尽量让孩子避开世界不完美,但朋友关系的相互性就这样被打破了。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朋友?
许多父母抱怨:我已经努力放下身段,为什么孩子还是不肯真正接纳我进入他的世界?在抱怨以前,为何不先问问孩子需要的朋友是什么样?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会有很多朋友,按照关系级别可以分为点头之交、玩得不错、互换小秘密、一起调皮捣蛋以及最好的朋友几个等级。种类和功能如此齐全,父母如果非要把自己往朋友角色上靠,只能选择一种模式:能出主意、比孩子强的那种。
孩子为何喜欢和高年级大孩子交朋友?就因为和强者在一起,能被照顾并得到指引。成为这样的朋友,需要既尊重孩子又像导师一样具有榜样和权威性。比如,孩子讲述和好朋友的争执过程,显然是希望得到父母的支持、认为自己是对的,父母的回馈一方面要让孩子觉得受到鼓舞,又得在融合自己经验的基础上指出正确的处理办法。
孩子的朋友会有很多,父母却只有一对。如果只是为了获得心里话而讨好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劝诫能力就会大大削弱。久而久之,孩子也不会重视父母的感受,在需要指引时不会寻求父母的援助。
“像朋友”一样沟通所有的亲子关系问题都来源于沟通。做朋友只是其中的一种交流模式,顺畅沟通之外,能帮孩子健康成长才是更重要的目的。目前常见的亲子沟通有三种:不在乎孩子听不听、说了必须听、说了不对再改进。
第三种沟通方式类似朋友间的对话“这模型你觉得咋样?”“边框不太好,还能加固。”“那再改改。”不伤感情的沟通就是给对方留足余地,并给出自己的看法。父母并非一定要把身段放到和孩子一样高的程度,只要家长愿意降低一些“姿态”去倾听,让孩子在遇到问题时感觉父母与自己“是一伙的”,就是良好沟通的开始。endprint
怎么说孩子才会听?不同年龄段其实有不同沟通策略。
0~1岁:神态传达更多信息用丰富的面部表情、明朗的心情与孩子沟通,此时关注与抚触就是沟通方式,学会观察孩子的态度,用面部表情配合他的感受。孩子哭时,你表现出伤心的表情,孩子笑时,你也跟着他笑。多用非语言,用爱滋养孩子。
1~3岁:敏感期的反映式倾听此时能说会道的孩子已经能表达复杂的意思,但语言组织能力有待提高,父母与孩子沟通需要反映式倾听,父母像一面镜子,把孩子说的话或表达的感觉接收过来,再反映回去。
比如孩子指着大树说:“绿。”父母可以这样重复他的话:“你是说大树是绿色的吗?”或者用自己理解的意思反映说:“你的意思是大树的树叶是绿色,对不对?”如此一来,一方面让孩子感受到他已被了解,另一方面也帮助他学习更清楚地表达。
这种沟通方式常运用于孩子情绪不佳、无所适从、用哭闹争取权益、口出恶言等情况。
3~6岁:学习运用“我的信息”进入新的环境,世界更大了,学龄前期的亲子沟通与前一时期不同的是,父母须学习运用“我的信息”。这是指父母说话时多用“我”为主语来表达感受,例如“我很高兴”或“我十分生气”,而避免用“你”为主语来指责或压制孩子,例如“你让我很生气”或“你真没礼貌”。
6~10岁:说得越多,听得越少六七岁的孩子开始进入作息有规律的小学了,接触到的人越多孩子越有主见,也越来越不喜欢父母唠叨。因此,牢记“父母说得越多,孩子听得越少”。父母不仅要敏感地观察孩子的言行和举止,还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倾听和理解孩子。
10~18岁:和孩子一起疯进入青春期,父母最头痛的阶段。尝试理解孩子匪夷所思的行为,天马行空的想法,不要随意给孩子贴叛逆的标签,和孩子一起疯是最好的沟通方法,当然疯的过程中保持一点点家长的清醒,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认同。
父母为什么不能和孩子成为朋友?
目的不同怎么做朋友!父母的交友心理带有功利性,是希望拿“朋友”关系换取孩子的信任,无话不谈。但孩子做得到,父母却不能做到。孩子有敏锐的感受力,对于父母的心口不一会铭记在心。做不成朋友,不等于沟通就会受阻,建立在权威基础上的类朋友亲子关系,其实才是父母该争取的目标。
好书推荐
作者:罗静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爱从懂孩子开始》
父母对孩子都拥有同样的爱。但因为不懂孩子,很多父母在用一种错误的方式表达爱。本书着力于帮助父母建构孩子的安全感、意志力和目标感这三方面的心理能力。从书中学习爱的技巧、接受爱的训练,只有如此才能与孩子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沟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