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齐?一包劲
2014-06-05董晓葵
董晓葵
迪士尼新片《冰雪奇缘》正在全国热映,主题曲《Let it go》引发全球翻唱热潮,网上出现了25种语言的翻唱版本,居然还有咱大连话版的,“挑白的雪盖住了整个山包,眼么前儿啥也没瞅着……小样儿还想冻死东北银……”与女儿观看了这部影片,所以推荐她听大连话版的主题曲,我频频爆笑,女儿却一脸陌然不为所动。方言是通过代际传播,可是如今新生代对方言十分陌生。在上海,一些青少年说英语远比说方言溜道得多,方言反而成了极陌生的语言。
是谁扼杀了孩子的方言?温州大学几位教师在调研中发现,温州话的逐渐消失,不仅是因为受强势的普通话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方言知识的流失以及温州与外界的开放交流。没有人向孩子们讲授方言知识,网络流行语却充斥着孩子们的视听。女儿读小学三年级,班主任老师是黑龙江人,全班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更胜一筹。三年级之前,女儿对网络语言还是一片空白,三年级之后,她有了Ipad,有了与外地亲友的微信交流,耳濡目染对网络语言熟悉起来。我将一个大花盆搬到家,她赞我是“女汉子”;在英语学校参加猜成语活动,我的肢体动作表达生动形象,让她轻松猜中屡次获奖,她赞我“太给力了”;我对一件野性夸张的衣服多瞅了几眼,她质疑我“重口味”。她小嘴吧吧地甩出一些网络流行语,我被娱乐了,并不制止她。在语言文字专家、《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看来,这些新鲜的网络流行语再红、再火爆,我们也可以泰然处之。这些怪异语言的追捧者大多是青少年,那不过是孩子们之间的一种游戏而已。这种文字游戏只是喧嚣热闹一阵,决然不会一颗永流传。
相比之下,方言是老祖宗留给咱的家底,是一件款式老旧却蕴藏太多浓重回忆的衣衫。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说网络流行语并无大碍,但应注意的是,不能让网语流行语蹿至孩子们的作文中。
网络流行语在调侃戏谑中表达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失意或焦虑,比如“女汉子”这一条,简直像一夜之间流行开来的某种服饰,几乎是有女人的地方,就有“女汉子”在人们口中蹿来跃去。人们开始了各种角度地诠释“女汉子”,其中有一条不愠不火却极具杀伤力,“如果你认为我是女汉子,不够温柔,是因为你并不在我心里。”网络流行语释放了一个时代的五味杂陈,百感交集之中,人们并没有停下脚步,不过是华丽地叹息一声或优雅地啐一口,毅然决然地上路。
羽齐
羽齐,是指“家里家外”经过认真打理、精心经营之后的一种状态。“家里”,当然是指家庭生活;“家外”,自然是指工作事业。再形象地说,一堆杂乱的物品,经过拾掇、摆放之后所呈现的秩序美,就是羽齐。
我们每天奔波忙碌没个休止,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往高处说,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兼济天下,为集体为社会创造财富;往低处说,是为了将工作、家庭打理得羽齐。将诸事打理得羽齐了,内心就会获得安宁,由内而外洋溢着祥和之气。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我想这“下等福”,就是将一切打理羽齐之后,既不欠债,又不欠情,安安稳稳地坐下来喝一杯清茶。能够拨冗坐下来喝一杯清茶的人,是清醒自知、从善如流的,也是拒绝苟且、不愿盲从的。对人生诸事尽心尽力又顺其自然,尽心尽力是“入世”,顺其自然是“出世”。“羽齐”,是咱老百姓最佳的生活状态。老婆孩子爹和娘,能跑能跳没病没灾;房子车子教育和医疗,有着落有依靠,上学的和上班的每天朝耕暮耘,喜乐平安,这日子就很羽齐。羽齐之后才能奔小康、奔“中国梦”。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羽羽齐齐,这“中国梦”才有望实现。
从生活中撷取几个例子:如今,保姆是现代年轻家庭的重要人力资源。添了人丁之后,得甩出一个人的月薪聘请保姆。年轻妈妈们的常议话题就是各家保姆,“三千多雇了个保姆,家里还是皮儿片儿的,就嘴皮子好,会唠嗑,会话疗,成天哄得我老妈开心。中午她睡觉我妈看孩子,她吃新鲜的我妈吃剩下的……”“那还不赶紧炒了她!我在家附近找了个下岗大姐,大姐来了之后,我们这一大家子的生活才上了轨道,孩子一天五六顿辅食、晒太阳、睡午觉、上早教;陪老人走亲访友、去老年大学参加活动、去社区保健站做理疗;我和老公每天更换一身皮,各种款式各种面料的清洗熨烫、皮鞋的打理保养,至于洗洗刷刷、买菜做饭更是没得说,家庭生活被她安排得羽羽齐齐的,我这心里可踏实亮堂了。”
与“羽齐”有关连的两条大连话是“飒棱”与“稀里马哈”。飒棱,是过去年代对优秀的职业女性的描述,可以理解为头脑聪明、精明强干的意思,是褒义词。一个以“飒棱”著称的女性,往往会将“家里家外”打理得很羽齐。也有顾此失彼的个案,这一厢,是事业的高歌猛进华彩绽放;那一厢,是婚姻冷战危机四伏。“稀里马哈”是“羽齐”的反义词。看外在,生活秩序皮儿片儿的毫无美感;看内在,从来不对人生作思考、规划,随波逐流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生命春秋荒芜得令人汗颜,却依然笑哈哈,这便是“稀里马哈”。
去年,于丹做客市妇联“幸福女性课堂”,为滨城广大女性做了一场《唤醒生命的诗意》的讲座。听过这场讲座的女性朋友,记不住于教授轻吟漫诵的大量古诗词,但一定记住了那个著名的“木桶理论”: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这条属于管理学范畴的理论,用来指导规划女性的人生也是恰如其分的。女人要找到自己的短板,并尽力去提升它,从而提升人生的幸福指数。对于女人来说,幸福远比成功重要。于教授说,掌握平衡才能把握幸福。一个真正幸福的女人,应该是一个懂得平衡的女人。她甚至为女人的这一场人生确定了有效分值:拥有多少个95分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项都应在70~80分之间,这样的人生才会幸福。这70~80分之间的人生质量,用大连话来概括就是“羽齐”。将人生打理、经营得羽羽齐齐了,就会得70分以上成绩。
最近,我看到几本20世纪50年代的《海燕》杂志,拨开历史烟尘的遮蔽,岁月的沧桑巨变扑面而来。对于20世纪80年代的追忆,我们常说那是一个文学的黄金时代,可是读过50年代的《海燕》杂志,才发现,真正的全民热爱文学、全民写作浪潮不在80年代,而在50年代。在50年代的《海燕》杂志上,每篇文章的作者署名之前都要标注作者的身份,有农民、农业社新社员、刚摘文盲帽子的老大娘,有海员、民警、解放军某部四连战士、红军担架连连长,有电机厂工人、清花工人、水产养殖工人、电气工人、造船工人、邮电工人、纺织工人、石油工人,有电车管理员、报刊收费员,等等。这些来自基层的写作者,写的是他们所熟悉的生活,写的是他们自己的喜怒哀乐,我试图从中找到方言写作的痕迹,很遗憾,这些反映各行各业火热生活的文学作品里不见一条大连话。endprint
其实,早在20世纪40年代,上海、广东及香港等地就出现了方言文学创作潮流并引发争议。有学者认为,方言文学的讨论凸现了新文学运动以来作家关于文学表达的语言焦虑。语言学家及作家大多倡导、支持方言写作,语言学家王力当时是国语推行委员会委员,但在一次公开演讲中他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个人有八个字的口号,就是‘提倡国语,拥护方言'。”作家、红学家俞平伯认为文学创作“最便宜的工具毕竟是母舌,这是牙牙学语后和小兄弟小朋友们争夺泥人竹马的话。惟有它,和我们最亲切稔熟,于我们无丝毫的隔膜,能显示我们的性情面目。”作家、民俗学家钟敬文也盛赞方言文学的优点与神妙:“我们懂得最深微,用起来最灵便的,往往是那些从小学来的乡土的语言,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有无限关联的语言,即学者们所谓的‘母舌'。这种语言,一般地说,是丰富的,有活气的,有情韵的。它是带着生活的体温的语言。它是更适宜于创造艺术的语言。”文协香港分会的代表甚至准备把“在全国各处发展方言文学运动”的提案正式带到北平的文工大会上。然而,此后不久,《人民日报》发表题名为《正确地使用祖国语言,为语言的健康和纯洁而斗争》的社论,郑重强调主流的语言观念,“经济、政治的集中便需要语言的统一和集中”、“低级形式的方言必须服从高级形式的共同语”、“希望作家们慎重地、有条件地采用,使土语方言的使用,能够服从全民语言。”在这样的官方规范下,方言文学很难有发展空间,这就难怪20世纪50年代的《海燕》杂志上见得到那么多接地气的文学作品,却见不到一句大连话。
一包劲
一包劲,是形容一个人投身某项事业的精神力量。精神力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大连人用“包”作量词,这形而上的东西就变得具体可感。
不多说,仅撷取大连开发区的一段创建史来阐述“一包劲”的内涵。
1984年9月25日,国务院下发文件,正式批准大连在金县马桥子一带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是我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第一个成立的国家级开发区。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是一个服从组织安排、听从党的召唤的年代。一夜之间,一支精干的建设队伍组建起来了。98名精通业务、有实践经验的建设者来自市建委、城乡建设规划局、市委组织部、宣传部、邮电局、公用局、环保局、房地产局、电业局、交通局、财政局、盐务局、绿化办、物资总公司、大连化工厂、大连水泥厂、大连机床研究所等单位和部门。有人说,市房产局有一位总工程师是一把好手,曾干过许多赫赫有名的大工程,可惜就是年纪有些大了。领导一拍桌,年纪大怕什么?征求一下他个人的意见,只要他不怕吃苦就来!和这位总工程师一沟通,他很激动,年富力强的时候总是搞运动,耽误了许多时间,没有发挥专长。现在赶上了这样的大项目,再苦再累也要去!就这样,这位总工程师“一包劲”地来了。
有一位毕业于清华大学土建系的高才生,阴差阳错分到了省盐务局下属的制盐研究所。听说大连要建开发区了,主动请缨来搞规划设计工作,可制盐研究所不放人。制盐所是省直属单位,人事关系不归大连市管,最后经市长魏富海出面,他才如愿以偿“一包劲”地赶到马桥子报到。还有一位从总参谋部退伍的干部,被安排在机关工作,他的专长是日语,听说建设开发区要招聘外语人才,就赶紧报名应考。结果考了个第一名,“一包劲”地来开发区上班了。
各路精兵强将来到开发区之后,心里都怀着这样一种信念:大连市里主要街区都是日本人、俄国人建的,如今我们有机会自己建一个新城区,一定要超越他们!
这支队伍是如何“一包劲”地干工作呢?有人常回市内开会,却车过家门而不入,会议结束就奔回马桥子。那时只有两台办公车,其中一台是美式吉普,不久就在那片群情激昂的热土上跑散架了,这也从中折射了大家“一包劲”地劈山开路、投石填海的建设激情。设在乡政府的指挥部经常空无一人,大家都奔赴在火热的工地上,没有人在这里喝茶看报悠然守候。每逢部署工作或召开会议,只好派通讯员四处送信。通讯员骑着自行车跑得淋漓大汗“一包劲”,大家戏称他送的是“鸡毛信”。美式吉普都跑散架了,何况两个轮子的,自行车废了一辆又一辆。那时的冬天很难熬,大家晚上住在狭小的农舍里,房前屋后都是茫茫的玉米地。阴暗潮湿的屋子里生着一只火炉,在烟熏火燎中勉强入睡,第二天清晨火炉子灭了,屋子里寒气砭骨,被头一层白霜。可到了开工时间,没有人畏缩磨蹭,大步流星“一包劲”地走向工地。到马桥子是来创业的,不是来享受的。
为一项值得的、喜爱的、能够为之的事业,而奋斗,其过程,流汗流血不足挂齿,沸水敢蹚,烈火敢踏,出生入死,死无辞也。这一番过程若平实一点地说,用大连话“一包劲”足矣。
一个心中有信念、有理想的人,整个人生机勃勃通体散发着某种光芒,心脏里澎湃着沸腾的血液,骨子里燃烧着湛蓝的火苗,那是激情充分燃烧才会有的颜色。光芒、血液、火苗,这些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触摸的,而“一包劲”,可称可量,朴实生动,将一个人投身事业的高亢明亮、喜乐自信的姿态非常传神地描摹出来。
“一包劲”也常用来形容不良、不当行为。比如,男人爱看球,下班回家沏茶备烟美滋滋地坐下来,幼崽哭闹鸡飞狗跳,夫人一边洒扫庭除、煎炒烹炸,一边哄孩子,休闲时跟姐妹们在一起难免倾诉抱怨:“他懒透了,回家什么也不干,看球却看得一包劲!”那女人呢?女人爱逛街、购物,平时手无缚鸡之力,逛起街来披头散发“一包劲”,手拎肩扛当季新品,将大半个城逛下来也不觉得累,刷卡刷爆也够男人受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