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形势分析

2014-06-05祁欣

中国经贸导刊 2014年13期
关键词:走出去国际化企业

近年来,“走出去”日益成为我国多数企业转型升级和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不再单纯停留在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寻求境外合作开发项目等初始阶段,已经向不断提升自身国际化能力,打造世界水平跨国公司的方向转变。

一、规模与质量齐升,“走出去”成绩斐然

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要“积极扩大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到2001年“走出去”战略被正式写入国家“十五”计划纲要,再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以及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企业竞争力的显著增强,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水平日益提升,整体实力逐步增强,“走出去”成绩令人欣喜。

(一)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刷新记录

2002—2013年,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由27亿美元飙升至901.7亿美元,年均增长37.6%,规模虽然仍大幅低于同期对外贸易和实际使用外资额,但增速远超同期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速(18.9%)和实际使用外资额年均增速(7.6%)。2013年,我国对外投资迎来了黄金时期,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509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371.4亿美元,同比增长17.6%;新签合同额1716.3亿美元,同比增长9.6%,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685个,合计1347.8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78.5%,中国葛洲坝集团承揽的阿根廷基什内尔塞佩尼克水电站项目、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公司承揽的乌干达鲁玛水电站项目和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承揽的釜山云台山项目的金额都在15亿美元以上;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2.7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1.5万人。截至2013年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257亿美元。

(二)能源资源领域已非投资首选

近两年,中国企业“走出去”更多倾向于品牌国际化、技术升级与市场拓展,对外投资涉猎领域较为广泛,流向集中。2013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采矿业、批发与零售业是我国对外投资前三甲,投资额总占比高达70%以上。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位居首位,投资额占比接近一半。中国贸促会对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企业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投资领域集中在制造业,占比超过总投资的30%,西方媒体所蓄意鼓吹的“中国获取非洲国家的能源、矿产和土地”谣言不攻自破。中国对北美能源矿产的投资虽仍活跃,但占比呈下降趋势,科技、房地产、食品等领域成投资新宠。

(三)欧美国家投资吸引力增强

长期以来,我国对外投资集中于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地区和国家。近年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一方面,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使欧美国家融资环境恶化,项目资产价值低估;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国际化实力显著增强,加之人民币升值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意愿日益强烈。2013年,中国内地对中国香港、东盟、欧盟、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日本7个主要经济体的投资占同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2%。

(四)“走出去”的方式和主体更趋多样

从投资方式上看,目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方式多样,绿地投资、跨国并购、股权置换、创办产业园区等均有所涉及,以并购为主要方式。2013年,我国企业共实施对外直接投资并购项目397个,实际交易金额513.7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335.7亿美元,占同期投资总额的37.2%,涉及采矿、制造、租赁与商务服务、房地产、批发与零售等十多个领域。从投资主体上看,一直以来,国有企业始终是对外投资的主力军,这一状况在2013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民营企业的投资占比首次超过了国企,达到50%以上。联想、吉利、东风、复星药业、华大基因等一批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纷纷“走出去”,优化了我国对外投资结构构成,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不断提升。

二、机遇与挑战并存,“走出去”能力尚需提升

企业“走出去”和国际化的战略目标包括寻求更低的成本、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要素资源、更先进的技术和更有利的政策。总的来看,我国企业“走出去”和对外投资发展历程较短,经验严重不足,总体收益并不理想。当前,影响和制约企业进一步提升“走出去”质量,打造高水平跨国公司的主客观因素仍然比较突出,亟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一)全球投资环境的不明朗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目前,全球经济仍处于寻求持续复苏的关键时期,国际有效需求总体不足,欧债危机阴霾未散,贸易保护措施层出不穷。对某些国家而言,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容易引起他们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顾虑,常常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抑或是对后来居上者的恐惧和担心,始终觉得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争夺其市场、抢夺其技术、掠夺其资源、占有其土地或威胁其国家安全,贸易保护主义在冠冕堂皇的种种理由之下依然大行其道。2012年,美国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华为、中兴、三一等企业投资美国的项目进行干涉,欧盟委员会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都反映出了这种无中生有的担忧和恐惧。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环境导致我国企业跨国投资风险陡增,遭遇贸易壁垒的可能性增大,企业投资风险增加。

(二)第二,竞争失序问题严重影响企业“走出去”的效率与效益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发展快,势头猛,但较为遗憾的是,不同的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或并购目标一致,或不同的中国企业共同参与投标承包同一工程项目,相关企业之间往往缺乏沟通与合作,各自为战,竞相压价,把国内竞争的通常做法沿用到对外投资领域,不仅给东道国留下对中国企业的不良印象,而且造成企业间的仇视竞争关系,最终导致东道国或东道国企业借机提高报价,或压低承包工程项目价格,使我国企业不得不接受更加苛刻的条件和要价,支付高昂的投资成本,严重影响对外投资整体效益,甚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endprint

(三)国际化能力不足制约企业“走出去”的整体实力提升

对外投资最终是企业决策,关乎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必须有极强的国际化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发展壮大。从战略目标规划能力角度看,中国企业国际化总体起步较晚,一些企业在走出国门前,缺乏对外投资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不清晰,随机性较强,缺乏科学论证,匆匆展开大规模的国际化投资,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从国际化治理能力角度看,我国企业在大型投资管理、大型投资资本运作等方面都缺乏相关经验。在直接面对国际市场时,往往按本土化的模式进行管理,存在管理上“水土不服”、对市场反应滞后等现象,外部市场对其独立性和透明度常有质疑。此外,我国企业对东道国的投资环境、政府效能、税收政策、劳工保护、工会谈判、国有化风险、外资政策、文化背景、消费特点等各方面都缺乏细致的了解,容易造成管理上的问题。从国际化人才储备角度看,目前,我国企业“走出去”缺乏明确的国际化人才定位,企业吸引、获取并成功留住优秀国际化人才的能力明显不足,在人才发展和培训机制方面有待加强。此外,我国企业国际化在品牌、风险、社会责任、企业文化、创新模式等多方面能力上有较大欠缺,这些都是严重制约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因素。

(四)政府部门及相关中介服务体系的不足和缺失,无法适应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和要求

一方面,表现为政府有关部门和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信息严重滞后。虽然我国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相关行业协会及中介机构也积极帮助企业走出国门,但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对投资国市场不了解、难以获得投资国的最新投资需求信息等现象仍比较严重。对于单个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而言,全面准确了解国际市场信息,往往面临高昂的成本和条件制约,相关部门的信息服务还远不能满足企业“走出去”的需要。另一方面,主要表现在政府审批制度、外汇管理、人员出入镜等方面存在诸多制约。目前,国家发改委与商务部均负责对企业境外投资的审批和指导工作。由于事实上存在的多头管理,审批内容重叠交叉,降低了审批效率,增加了企业投资成本,甚至影响企业对外投资商机和“走出去”的效益。

三、多措并举,积极助推企业稳健“走出去”

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一方面,需要企业苦练内功提升能力;另一方面,需要相关机构健全体系做好服务,特别是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引导和大力扶持。只有共同努力,多管齐下,才能形成助推企业成功实现国际化梦想的强大推动力。

(一)企业要积极通过内部建设全面提升自身国际化能力

一般而言,企业国际化过程可划分为5个阶段,即本土经营—出口导向——国际拓展—全球布局—世界公司,成为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不可能一蹴而就。企业从本土经营阶段到最终成为世界公司,市场范围不断扩大,分支机构持续扩张,竞争能力日趋增强,在各自领域的行业地位稳步提升,具体不仅表现为出口更多产品、承包更多海外工程或收购更多国外项目,更是要做到研发、制造、营销、服务等全产业链的国际化发展,实现资产、员工、收入利润的全球分布。企业需要在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加强在战略规划、管控、人力资源管理、品牌管理、企业社会责任、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对于处于出口导向阶段的企业,国际化业务相对单一,对管控、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等能力的要求相对较小,企业应首先对自身水平、定位和发展战略进行审慎评价和规划,积极开展品牌知名度建设,注重国际风险管理。对于处于国际拓展阶段的企业,企业开始在海外输出产业链的部分核心环节,海外资产和员工规模已达一定比例,但仍以国内市场经营为主,这一阶段企业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治理结构和国际风险管理,加强国际化经营团队建设,培养跨文化管理人才,注重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当企业发展到全球布局阶段,甚至已成为世界公司时,在海外已完成分支机构布局和产业布局,业务遍布不同领域,员工国际背景多样化,国内经营已融入全球市场中,企业面临的风险和利益相关人都更加复杂,要对企业面临的市场机会、战略选择和发展方式等进行定期审视,建立动态的优化机制,包括及时的调整和退出机制,不断提升企业国际化管理和运营所需的各项能力。

同时,企业也要注意结合所处的行业特点调整和提升国际化能力,特别是要在国际化品牌管理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体现出行业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以制造业为例,消费者偏好是决定企业发展命运的决定性因素,在提高产品质量、创新产品性能的前提下,提升品牌全球认知度、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就成为企业国际化初始阶段就需要明确的目标和重要任务。再如矿产行业,由于矿产品是不可再生资源,属于敏感的战略性行业,且对环境的影响极大,东道国政府和居民对此较为关注,因此,企业在国际化初期也需高度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和利益攸关人的管理。

(二)政府部门要认真为企业提供有力支持和系统服务

管理方式方面,探索改革企业审批制度和管理机制,下放对外投资审批权限,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对外投资方面的规定,建立以备案制为主的境外投资管理制度,逐步消除目前仍然存在的体制弊端。扶持政策方面,继续运用财政政策,建立多项专项资金和基金,支持对外投资合作重大项目,进一步完善对外合作的税收管理,加大对企业“走出去”的融资支持力度,加强诸如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融资支持,充分发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政策性保险机构为企业“走出去”的保驾护航作用,支持商业性保险机构提供对外投资合作保险服务。保障服务方面,更好地履行指导和服务职责,编制对外投资重点国别和行业发展规划和投资路线图,建立咨询服务和联络平台,打造风险防控体系,为企业海外投资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国际市场信息和风险防范预警。同时,充分发挥现有正规教育资源优势,培养更多适应海外投资需要的专业人才。

(三)中介机构要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做好咨询服务工作

一般来说,行业协会、商会、学会、研究机构及其他咨询中介机构定位专业、身份灵活、特色鲜明,能够发挥政府和企业不便或无法完成的职能。他们往往比企业对行业市场总体认识把握更加全面,往往比政府有关部门对企业国际化的具体问题和困惑更为了解。中介机构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一方面,综合研究对外投资重点国别和行业领域的市场信息和国情变化,为企业国际化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咨询和信息服务,探索协调企业间因投资目标相同而产生的矛盾与纠纷;另一方面,加强与各国相关机构的合作,共同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和影响力,为企业在海外投资排忧解难,尽可能的避免企业利益遭受无端侵害。

(祁欣,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endprint

猜你喜欢

走出去国际化企业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2018上海企业100强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