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014-06-05高海明
■本刊记者 高海明
社会实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本刊记者 高海明
根据教育部4月15日发布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我国将逐步完善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体制机制,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和成效纳入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社会实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不仅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种机制,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提升中小学生德育工作都有积极意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应避免走过场,真正收到实效。
书画赛 来源/沿滩区逸夫小学
开创更多实践模式
3月1日,浙江省宁波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启动仪式在宁波科学探索中心举行,吉利汽车、天一阁博物馆、杭州湾湿地公园等首批40家社会实践大课堂资源基地被授牌。
此次授牌的大课堂基地包括六种类型。宁波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各级政府全额投资建设的参观学习类文博场馆将向学生免费开放,其它基地向学生优惠开放。宁波市还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课程开发、活动组织等,并对资源基地的资源建设给予一定补助。
宁波市教育局规定,今后3年,宁波市将充分利用各级科普教育基地、重大工程、中职实训基地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建成300家市县两级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其中市级100家、县级200家),开发一批优秀课程(其中市级优秀课程100门),为学校课程改革与学生发展服务提供多样优质的实践教育体系。宁波市教育局还规定,全市中小学生每年至少参加两次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学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集体活动。宁波市博物馆馆长纪云飞认为,社会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更是终身课堂。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可以将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人文历史资源有机融合,为学生提供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活动、传承城市文化的平台。
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自去年以来,在全区中小学中开展了“六五二”社会实践活动。一年来,活动开展犹如一剂催化剂,使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课堂走向社会,在广阔的社会实践中让学生亲历、了解、发现、体验,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着综合素质,通过抓内拓外,区内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目前,各学校培育了文学社、书画社、篮球社,生物实践小组,演讲与口才协会,秧歌、泥塑、舞蹈、动漫、扎染等各种社团近100个;组建各种志愿队伍50多个,志愿者近1000人,其中教师志愿队伍556人;孵化实践教育基地30多个。
今年以来,全区各中小学在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方面,更加注重对学校文化内涵的展示和补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活动文化。九洪初中先后组织了野炊和远足活动、“三项万名”学生体育竞赛活动、自救自护安全知识讲座、分年段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锻炼学生阳光体格,培养学生阳光心态,进一步凸显了学校“阳光教育”的理念。兴隆小学紧紧围绕“和谐教育 自主发展”的理念,有序地组织学生开展敬老院服务、清明扫墓、社区服务、食堂“小帮手”、班级“聚宝盆”计划、“三八”节感恩等活动,做到学生人人参与、各尽其才。永安小学立足于“呵护生命 彰显个性”的办学思路,组织开展了关爱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关爱贫困学生、感恩父母等关爱系列活动,让学生珍视每一个生命;开展探访博物馆、走进红色基地、亲临蔬菜基地等活动,让学生珍惜美好生活。此外,学校组织了草编、器乐、棋艺、书法等各种兴趣小组,开展了分年段运动会、走进大自然系列活动等,让学生在广阔天地中受教育、长见识、增才干、展个性。
“多么希望天天都是星期五”是逸夫小学、沿滩二小学生发自肺腑的感叹。德育活动化、活动课程化、课程生活化,是沿滩区今年德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本学期以来,各校潜心开发德育课程,积极探索德育活动课程化建设,现已初具成效。沿滩二小自第四周起开设了经典诵读、中国武术、陶笛、版画、趣味英语等16门德育活动课程,将每周五下午定为德育活动时间,聘请学校有专长的教师和校外专业教师担任辅导教师,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科目学习。逸夫小学根据教师特长、学生喜好、设施设备等情况,开设了泥塑、太极拳、舞蹈、手工等18个科目,每周五下午统一分班授课,一至五年级学生全员参与。九洪小学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场地、器材和师资优势,设置了棋艺、书法、科普、跳绳、竹排舞和龙灯等12个班级,定时间、定地点、定辅导教师、定活动内容,将原只对部分学生开放的兴趣小组扩大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德育课堂,深受学生欢迎。
沿滩区教育局下一步要求各学校在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创建一种本土校本模式,探索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方式,使之成为一种常态活动。同时,在打造精品活动和拓宽教育资源上做文章,通过“共建”与“自建”相结合,“独立的教学基地”和“参与管理的实验基地”相结合的措施,盘活各种资源,用社会实践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连接起来,形成让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格局,全方位为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
社会实践渐受重视
江苏省南京市的各中小学都很重视社会实践,无论是区、校的“三好学生”评选,是否参与社会实践都是考核标准之一。在部分学校里,要想评“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必须参加社会实践,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在评选时加分。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贴近学生的具体要求。同时,要求各校组织学生在每个学段至少参加1次学工学农生产体验劳动、农村学校应普及适当形式的种植或养殖,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和成效纳入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在我们学校,评选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都要考虑社会实践,参加了就有机会加分,而且这是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南京市建邺实验小学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徐萍介绍。现在很多学校都很重视社会实践,不少学校都会在学生评价中考虑社会实践。“把社会实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这意味着教育部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更加重视,要求也会更加规范和明确,或许不久就会有一些标杆性的规定。”徐萍说。
“社会实践越来越被重视”,在分管学校德育工作的徐萍看来,这是相当明显的。“就拿南京市的小学为例,社会实践活动很多,课堂里有综合实践课,寒暑假有‘雏鹰假日小队’活动,甚至一些课程和作业也渐渐带有社会实践的性质。”值得一提的是,就连寒暑假作业也渐渐具有了社会实践的样子。“我们现在几乎很少布置单一的寒暑假书面作业,取而代之的是实践性强的任务型作业,比如寒假时,英语老师让孩子们写英语的祝福语,语文是读书和小调查,而数学是参与春节家庭采购,算一算家里的春节开支。”徐萍说。
明确目的与意义
陕西师范大学锦园中学教师张冰冰说,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帮助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锻炼学生的心理品质提供了机会,为深化课堂所学的内容提供了条件,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对学生素质教育方面所起的特殊作用,其最大的特点是学生以社会成员的身份参与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以广泛的社会资源为背景,着意于构建一个更为真实、开放的学习环境。
但也有人认为,社会实践虽然对学生有着很多积极的影响,但因考虑到学生的安全等多种因素,现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这种局限下,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相对就比较单一,且活动的范围较小,参与的学生人数较少。不可否认的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都得到了很多“正能量”的东西,也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如今,一些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虽在不断开展,但普遍存在着社会实践课难以落到实处的一些问题。对此,张冰冰认为,要把学生的社会实践课落到实处,在活动设计过程中一般要经历如下几个阶段:一是分析学校与社会资源及需求。通过多种途径,如观察、问卷、访谈等,综合考察学生班级、人数、经费、意愿以及能够提供机会和其它各项支持的社会机构等多种因素,以便制定可行的实践和服务方案,有效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二是拟定社会实践的实施计划。教师、学生、社会机构相关人士应通力合作,协商制定详细的活动规划以备活动时参照。三是实施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参与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真心投入,积极体验,并利用学习日志及时记录实践经验,形成关注社会、反思社会的意识与习惯。四是指导学生进行活动反思。学生在参加服务活动之后,凭借学习日志,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小组讨论、撰写心得或感想、举办庆典或演讲等分享活动进行反思,以提升批判能力。五是根据学生的活动表现作为评优指标。活动之后,教师应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得分,没有参加或参加时间不足的不给予学分,并以此分值作为评优的一项指标,对在社会实践中表现突出者,给予某种形式的奖励。
当然,要想让学生的社会实践落到实处,还应明确每次实践活动的目的,即对学生有何教育意义,更要得到的是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甚至家长也可以参与。“学校应充分利用地方资源,通过各种方式建立社会实践的基地与网络,从领导层开始,高度重视并严格管理,各学校之间还应加强联系、互通信息,注重课程资源的共享,从而让孩子的社会实践课真正收到‘实效’”。张冰冰说。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一旦将“社会实践”纳入素质综合评价,那么,从个人的利益出发,学生必然会关注“社会实践”的评价等级。关注评价等级并非坏事,可是,从以往情况来看,许多学生往往会编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然后到社区居委会或者村委盖章完事。而许多学校,由于种种原因,根本不做详细调查,致使假冒伪劣的“实践活动”四处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