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马儿一起成长
2014-06-05李一慢
人和马,同住地球村
马是人们最早驯化和最早使用的动物之一,人与马的关系也很和谐,流传着很多马在劳动、战争中帮助人们的故事,比如伯乐相马、老马识途、田忌赛马、按图索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指鹿为马、走马观花等等。除了这些,马在北方民族中更有着不同寻常的作用和地位,人们和马之间也有着深厚的友情。比如获得过安徒生奖的日本绘本大师赤羽末吉的作品《苏和的白马》就表现了蒙古族少年苏和与白马的友情。白马是苏和捡回来的,并照顾它长大成为一匹骏马。白马成了赛马冠军后被王爷抢走了,但它带着箭伤奔回到苏和身边,不久就死去了。白马托梦教苏和如何做马头琴,这样他们可以一直陪伴彼此。
在全球的游牧民族中,印地安人素有“人与万物同属自然”的原始的人文情怀,他们的酋长可以自认是《老鹰的兄弟》,或者是鹿啊、熊啊的兄弟,高山、草原,还有野马……自然生物和大地都是平等的,是一个大家庭。于是有了《野马之歌》,才会有故事中的那个印第安少女会选择和野马们一起生活,这样,“我们依然为野马族中有我们的亲人而高兴,他们恣意奔驰让我们欣喜,我们的思绪也随他们驰骋!”
萧袤的作品《驿马》说的是驿马一家对于辽阔故乡的思念,马爸马妈将对家乡楼兰的向往之情汇成一句话:“你一定要到楼兰去看看!”传递给小马。可惜驿马无法选择自己的方向……读这样的绘本,会有些恍惚,我看到的不是一代一代的驿马在驿道驰行,而是我们的祖先追寻的身影,中华文明道路中的快与慢。这样的故事我们可以读给孩子们听,不懂没关系,也别急着解释。隔断时间,我们再读一遍就好。
人和马,总得要长大
马作为人类的帮手,不仅奔驰在草原和驿道,也在帮着人耕田犁地,直到机器的出现。《马和拖拉机》说的就是这样一个“新旧更替、各有所长”的故事。老农夫让拖拉机代替老马的工作,老马想与拖拉机成为朋友,被拒绝了。后来,老马帮陷入泥潭中的拖拉机摆脱了困境。拖拉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老马成为了朋友。孩子们读了故事后就可以明白“跛子骑瞎马—各有所长”的道理,更可以理解到要与每个人友好相处,学会合作。
《小马过河》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这篇出自浙江瑞安十八江村小学教师彭文席之笔的童话,自1955年问世以来,一直被我们喜爱。故事很简单,小马要过河,牛伯伯说河水浅,没脚腕;小松鼠说河水深,淹死人。小马不知道听谁的好,有点儿“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他就回家求助妈妈……故事里的道理总是可以帮我们传递给一代一代的孩子,比我们的“说教”要有趣得多:遇到不熟悉的情况,总要先问问,再想想,更要去试一试!
因为是经典,所以有很多画家都画过,我最喜欢的还是陈永镇的版本。
旅居法国的陈江洪一直做着用绘本传播中国文化的事。他的《神马》讲述的是唐朝大画家韩干画马的故事。韩干出身贫贱,少年时代就在一家酒肆做工。一次,韩干给王维府上送酒,看到马厩里的骏马,就在地上随便画了些马的动态。王维回来后发现韩干画马表现出非凡的绘画才能,就送他纸笔,鼓励他去学画,并且在经济上给予很大的帮助。经过十余年艰苦学习,终于成为一位擅长画马的大画家……是不是也是很励志的故事呢?
(李一慢 新阅读研究所研究员、育儿专栏作者、著有《陪孩子走过学前六年》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