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暴力狂”背后的秘密
2014-06-05春晓
春晓
事实上,在人格发展的特质上,当一个人想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平时他不会做的行为”或“异于常人的表现”来达到目的。因为一般人对“异常行为”的警觉性较高,相对地也会认为这些属于“危险讯号”、“求救讯号”而特别去关注,甚至去解决问题。所以,有时孩子会尖叫、哭泣,甚至是扔东西等,这些都是因为他们想吸引别人的注意。
不过,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出现比较暴力或是愤怒的行为?孩子的个性、大人给的反应如何,都是影响孩子行为的因素。大致上,在2~4岁的幼儿时期的暴力倾向行为比较短暂,因为他们只想引起注意,而不是真的要攻击对方。
为了表达心中的不安或焦虑
当人感到不安或焦虑时,容易出现冲动的非理性行为吗?答案是肯定的!弗洛伊德在人格特质的探索中曾经提到,人类的行为受到潜意识影响,所谓的潜意识,又被“性”与“攻击”主导。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所属物品可能会被剥夺时,会下意识地出现暴力行为。
简单来说,当孩子感受到原本围绕着自己的人或事物出现改变时,他的心中会出现焦虑及不安全感,假使孩子没有得到适当的情绪安抚,他可能就会出现暴力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出现暴力行为并非单一因素,往往都是跟背后的家庭因素有极大关联。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争执,甚至大打出手的话,这些都会让孩子在人格发育成长中,容易对环境感到不安、焦虑,甚至容易出现暴力行为。
误以为“这样做,是对的!”
孩子是最厉害的观察家和模仿家,在12~24个月大时,他们就懂得观察和模仿身边最亲近的人的动作。譬如妈妈和爸爸两人说话时的语气和动作,假使两人在孩子面前经常为小事争吵,或是加入一些情绪性的话语(骂脏话等),孩子会以为“用这样的口气和别人说话,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家长有时会有错误观念,以为“孩子年纪小,大人在他面前吵架,他哪懂,怎么会有不好的影响?”事实上,虽然孩子年纪小,但是长期下来,他们会误以为“想达到这个目的就要用这种方式”,导致孩子在人格发展上出现落差,也会影响孩子日后的人际关系发展和处理事情的观念。
假使父母经常在小孩面前上演“扔碗盘、大声吵架、言语互相羞辱”的戏码,是否会影响孩子未来与人相处的模式?答案是肯定的!
孩子在童年时期,长期处于被父母殴打、强权管制、军事教育的环境,虽然他讨厌甚至痛恨这种遭遇,但是无形中,他也将这套行为模式储存在脑中,甚至下意识地出现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譬如他在极端愤怒时,也会不断用言语刺激,或是出现暴力行为,之后又会对受虐一方出现怜悯的心态。其实这个过程,就已经反映出施暴者幼年的遭遇。
有些家长反应,孩子在家很乖巧,当看到老师在联络簿上记下孩子打人时,不但无法理解,甚至还感到莫名其妙!难道孩子有说不出的秘密心事?建议家长在尚未了解事情始末之前,还是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让孩子说清楚讲明白比较重要。虽然打人不对,但是有些家长一冲到幼儿园,看到孩子当场就往他头上打下去,孩子不但颜面尽失,大人也斩断了与孩子沟通的那一座桥。
有些家长反应,孩子在家很乖,没什么意见,父母讲什么都答应,也不会打人,怎么在学校就反常了?在了解了实际状况后才发现,父母在家中采取严格教育,只要小孩一做错,或是违反家长的要求,就会遭来严厉责骂。久而久之,孩子知道父母听不进去自己的意见,多说只会遭来责骂,就决定在家中做一个没有意见的人。但是小孩会设法找出其他情绪出口,假使方法错误,就会出现暴力行为,譬如在学校若与同学意见不合会打人、辱骂对方、欺负小动物、自我封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