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肠息肉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的疗效分析

2014-06-05黄乾雄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9期
关键词:肠穿孔切术息肉

黄乾雄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湖南 岳阳 414000)

结肠息肉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的疗效分析

黄乾雄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湖南 岳阳 414000)

目的观察结肠息肉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450例结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6例和研究组35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外科方法手术切除,给予研究组患者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进行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相关情况。结果术中,研究组患者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卧床时间较对照组更少,焦虑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肠穿孔、腹胀和术后综合征并发症发生率都显著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更显著。

结肠息肉;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疗效

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结肠息肉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的治疗过程和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450例结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6例和研究组354例。对照组男58例,女38例,年龄23~73岁,平均年龄(39.55±1.30)岁,其中无蒂息肉占68.37%,有蒂息肉占31.63%;研究组男244例,女110例,年龄24~74岁,平均年龄(40.86±1.57)岁,其中无蒂息肉占67.54%,有蒂息肉占32.46%。两组患者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①纳入标准:经肛镜和直乙镜检查确诊者;所有症状均符合结肠息肉临床表现者;无手术禁忌证;积极配合治疗者;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1]。②排除标准:心肝肾功能不健全者;不配合治疗者;资料不完整者。

1.3 治疗方法:经患者同意,给予对照组采取传统外科方法手术切除,全身麻醉后患者取卧位,绕脐上、腹部正中位置切口,进腹后在内镜支持下查找结肠息肉,在结肠带切开肠壁,将息肉拖至肠外,用4号丝线结扎根部再缝扎切除息肉,再用1号线缝合[2]。给予研究组患者应用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进行治疗,术前给予患者服用10 mg山莨菪碱,对情绪紧张的患者于术前30 min给予服用阿托品。先置入结肠镜,观察息肉部位和类型,对有蒂息肉采用高频电圈套法混合电流凝切治疗。对体积稍大的无蒂息肉,在黏膜下注射比例为1∶10000的肾上腺素和生理盐水的混合液后再行切除。对较小的无蒂息肉,用电凝头烧灼。不处理小的炎性结节病变,在切除后回收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1.4 疗效评价观察标准: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价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值越低,恢复状况越好;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术后焦虑情况,分值越低焦虑情绪越轻[3]。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情况(出血量、卧床时间、焦虑、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术后并发症情况(肠穿孔、腹胀、术后综合征)。

1.5 统计学处方法:应用SPSS 18.0软件统计,一般资料应用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的意义。

2 N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情况: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结肠息肉都被成功切除。术中,研究组患者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卧床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焦虑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都较对照组更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情况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情况

2.2 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术后,研究组患者肠穿孔、腹胀以及术后综合征并发症发生率都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n(%)]

3 讨 论

分析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情况,从中了解到术中研究组患者的出血量(15.85±3.23)mL明显少于对照组(46.12± 11.28)mL,推断分析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能够帮助医师通过内镜检查清楚了解结肠息肉的位置、大小以及性质、形态,较过去的外科手术,手术创伤小,治疗更加精确和有针对性。所以研究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极小,有效减少了患者身体痛苦。通过进一步观察,发现研究组卧床时间(2.33±1.09)d与对照组(6.17± 2.36)d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传统开腹术比较,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具有操作简单快捷、伤害小等明显优势。研究组患者术后身体疼痛感较弱,身体恢复良好。再观察对照组和研究组的焦虑、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情况,结果显示对照组两项评分情况都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结肠息肉患者应用传统开腹术进行治疗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造成了一定损害,而且患者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较慢[4]。而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由于能够快速、安全、高效开展手术,对患者的身心损害较小,身体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康复,患者的焦虑心理明显缓解,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也逐渐恢复正常[5]。

通过观察和比较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可知研究组患者术后肠穿孔、腹胀以及术后综合征并发症发生率都明显少于对照组,尤其术后肠穿孔13(3.67%)例显著少于对照组28(29.17%),推断说明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患者不但手术效果确切,术中出血量少,且术后安全也有保障,较少发生并发症事件,有效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患者治疗后的身体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也得到明显提升,并且也为患者及家庭减少了进一步治疗的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这一结论与邓天伟、薛后花等人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657例分析相关研究中分析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6]。关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医疗费用情况,有待作下一步研究进行观察讨论。

综上所述,结肠息肉患者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更良好,并发症少,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1] 王希,温李岚.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2,7(7):15-16.

[2] 谢春艳.肠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7):272-273.

[3] 刘红云.结肠镜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613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1,17(1):165-167.

[4] 李海述,王秀芳.内镜下高频电切胃肠息肉86例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5(31):423-424.

[5] 任家孝.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65 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109-112.

[6] 邓天伟,薛后花.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657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5(21):2031-2032.

R656.9

B

1671-8194(2014)29-0103-02

猜你喜欢

肠穿孔切术息肉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老年人结直肠穿孔临床分析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刨削系统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下电切术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发肠穿孔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肛裂缝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结肠癌术后肠穿孔中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腹腔镜治疗老年人肠穿孔的疗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