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对抑郁发作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2014-06-04傅祎俊方泽忠周晓芬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9期
关键词:治疗依从性健康教育

傅祎俊++++++方泽忠+++++周晓芬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抑郁发作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及意义。 方法 选取2013年1~11月我院收治的抑郁发作患者10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和入院时及出院时SDS评分、HAMD评分的变化以及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治疗依从性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6%,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完全依从率达9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出院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DS评分、HAMD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的SDS评分、HAMD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对抑郁发作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

[关键词] 抑郁发作;健康教育;治疗依从性;SDS评分;HAMD评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9-0119-04

抑郁发作是一种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情感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多数患者病情反复发作,但多可以缓解,部分病例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1]。单纯的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有效率仅60%~80%[2],疗效欠理想,治疗后易复发。因此,近年来抑郁发作的治疗已从以往单纯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向抗抑郁药物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或者健康教育干预治疗的方向转变。且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对于疾病的康复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有研究证实,对抑郁发作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于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有积极作用[3]。本研究旨在探讨健康教育对抑郁发作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1月我院收治的抑郁发作患者100例,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6岁,平均(49.6±5.9)岁。入选标准:①符合ICD10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②自愿参与本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器质性精神障碍、双相障碍、智能障碍或其他神经精神疾病者;②酒精、毒品及药物依赖者;③哺乳和妊娠期妇女。全部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抑郁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1.2 健康教育干预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患者入院时由护理组长或当班护士负责入院介绍、健康状况评估,并向患者或家属介绍健康教育内容及其时间等;集体讲座,每周2次,每次30 min,期间鼓励患者提问,加深授课内容的印象,由护理组长或有经验的护士承担;小组讨论每周1次,每次30 min,一般组织有相同经历的患者,鼓励大家畅谈内心感受,采用支持性、安慰性的心理护理结合具体成功实例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个别指导,每周1次,每次l5~20 min,能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尊重患者隐私,解决个性化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1.2.1 入院时的健康教育 1)心理干预:患者入院初期对医院环境比较陌生,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患者,用安慰性和鼓励性的语言,耐心细致地倾听患者的诉说,防止一切不良因素给患者带来精神痛苦,使患者乐意接受治疗和护理干预。通过口头讲解、指导阅读健康教育资料等让患者及家属尽快熟悉医院的环境,消除其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2)药物干预:在患者入院第3~4周充分结合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让患者接受药物,向患者介绍药物的用法、作用、药量及注意事项等,对患者参与治疗和支持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3)饮食、运动干预:耐心劝导患者进食水,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喜好,制定一份适合患者的食谱,从少到多,从单一到丰富,使其一日三餐保证热量供给。为患者制定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运动计划。鼓励患者在温暖的季节进行户外活动。

1.2.2 康复阶段的健康教育 患者的精神症状基本得到控制,对患者进行精神疾病常识的宣教,介绍抑郁发作的病因、症状及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工娱治疗的作用以及患者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仔细观察,发现隐形症状及时对症处理,减轻患者的痛苦。组织患者参加各种娱乐健身活动,增加患者的生活乐趣,以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帮助患者建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积极面对疾病。

1.2.3 出院时的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及家属抑郁发作复发的先兆症状、出院后的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提醒家属疾病恢复期患者仍有自杀的可能,告知患者及家属坚持定期门诊复诊的重要性。

1.3 临床疗效评定[4]

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定。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HRSD评分≤7分;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HRSD评分8~10分;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HRSD评分11~17分;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HRSD评分≥18分。

1.4 治疗依从性评价[5]

完全依从:按日按量服药或每周按时接受认知心理治疗达到75%以上;部分依从:不定期服药或间断服药或者中断1周以上但之后又坚持心理治疗达25%~75%;中途自行停药或者中断治疗低于25%为不依从。

1.5 SDS评分、HAMD评分

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6]评定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抑郁状况,其标准为:SDS≥50分且<60分为轻度抑郁;SDS≥60分且<70分为中至重度抑郁;SDS≥70分为重度抑郁,分值越高,抑郁越重。同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7]进行评定。此量表包含17个条目,总分>24分为严重抑郁;17~24分为轻度或中度抑郁;<7分为无抑郁发作。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效度为0.92。由经过统一培训的2名精神科主治医师分别对两组患者在其入院时及出院前进行量表评定,填表有困难者征得其同意后由专职人员代为填写。endprint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入选病例的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别应用t检验或χ2检验处理两组间的差异,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6%,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比较[n(%)]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期间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完全依从率达9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期间治疗依从性比较[n(%)]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抑郁发作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SDS评分、HAMD评分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入院时的SDS评分、HAMD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出院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DS评分、HAMD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的SDS评分、HAMD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表4 两组抑郁发作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SDS评分、HAMD

评分比较(x±s,分)

注:*分别与对照组出院时SDS评分、HAMD评分比较,P < 0.05

3 讨论

抑郁发作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科慢性疾病,已经超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等疾病成为我国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8]。抑郁发作患者主要进行药物治疗,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健康教育是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的康复。健康教育干预使患者能够对疾病正确认识及应对,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及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9]。多种健康教育方法相结合,调动了患者积极参与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主动配合治疗[10]。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完全依从率达94%,而对照组治疗期间完全依从率仅70%。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 vs 70%,P < 0.05)。与夏忠虎[11]报道的观点一致。健康教育是系统性、增效作用明显的心理干预模式,它以传授知识为基础,告知患者和家属所患疾病及治疗方面的相关知识,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使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12]。对抑郁发作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还能纠正其错误的认知,改变其情绪和行为,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和恢复。健康教育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放弃从前消沉情绪,鼓励患者倾诉自己的抑郁情绪,改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如纳差、睡眠障碍、头疼、头晕,头胀、胸闷、胸疼、食欲纳差、腹泻、便秘、尿频、性欲减退等,使其愿意与他人沟通,兴趣提高,逐渐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本研究表4结果显示,出院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DS评分、HAMD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的SDS评分、HAMD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 0.05)。与张彦[13]报道的观点一致。通过抗抑郁药物治疗及系统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的实施,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6%,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与张娅峰[14]报道的观点一致,提示健康教育干预有利于改善抑郁发作患者的症状,提高了临床疗效,从而使其能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有效减少了抑郁发作复发的风险[15,16]。

综上,对抑郁发作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王丽杰. 护理干预对抑郁发作疗效及康复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2010,12(18):185-186.

[2] 吴明霞,陈爱民,孙金荣. 健康教育程序在抑郁发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管理杂志,2013,13(6):444-445.

[3] 辛友联,姜振玲,丁明彩,等. 人性化护理在住院老年抑郁发作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2):92-93.

[4] 杨学玲. 整体护理干预对抑郁发作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5):61-62.

[5] 李放. 路径式健康教育在住院抑郁发作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4):3073-3074.

[6] 蔡琳,刘小龙,何伟方. 临床护理干预对抑郁发作患者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 海峡药学,2012,24(3):195-196.

[7] 张莉琴,李向丽. 应用临床路径对抑郁发作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对照研究[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10):1574-1576.

[8] 董湘萍,董建玲,岳涛,等.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对抑郁发作患者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21-22.

[9] 沈渔邨. 精神病学[M].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59-561.

[10] 任雪英,陈利军. 健康教育路径对抑郁发作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5A):30-35.

[11] 夏忠虎. 临床护理路径在抑郁发作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评价[J].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5):655-656.

[12] 李满田. 应用临床路径在抑郁发作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研究[J]. 全科护理,2010,8(6):1687-1688.

[13] 张彦. 健康教育在抑郁发作病人中的应用[J]. 黑龙江医药,2012,2(23):301-302.

[14] 张娅峰. 健康教育对抑郁发作患者康复影响的研究[J]. 甘肃医药,2012,31(7):502-503.

[15] 樊平巧,江连英. 健康教育对抑郁发作患者情绪状况的影响[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6):830-831.

[16] 田建华. 健康教育对抑郁发作治疗依从性及自知力影响的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4):403-404.

(收稿日期:2013-12-23)endprint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入选病例的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别应用t检验或χ2检验处理两组间的差异,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6%,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比较[n(%)]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期间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完全依从率达9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期间治疗依从性比较[n(%)]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抑郁发作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SDS评分、HAMD评分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入院时的SDS评分、HAMD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出院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DS评分、HAMD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的SDS评分、HAMD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表4 两组抑郁发作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SDS评分、HAMD

评分比较(x±s,分)

注:*分别与对照组出院时SDS评分、HAMD评分比较,P < 0.05

3 讨论

抑郁发作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科慢性疾病,已经超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等疾病成为我国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8]。抑郁发作患者主要进行药物治疗,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健康教育是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的康复。健康教育干预使患者能够对疾病正确认识及应对,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及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9]。多种健康教育方法相结合,调动了患者积极参与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主动配合治疗[10]。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完全依从率达94%,而对照组治疗期间完全依从率仅70%。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 vs 70%,P < 0.05)。与夏忠虎[11]报道的观点一致。健康教育是系统性、增效作用明显的心理干预模式,它以传授知识为基础,告知患者和家属所患疾病及治疗方面的相关知识,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使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12]。对抑郁发作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还能纠正其错误的认知,改变其情绪和行为,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和恢复。健康教育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放弃从前消沉情绪,鼓励患者倾诉自己的抑郁情绪,改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如纳差、睡眠障碍、头疼、头晕,头胀、胸闷、胸疼、食欲纳差、腹泻、便秘、尿频、性欲减退等,使其愿意与他人沟通,兴趣提高,逐渐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本研究表4结果显示,出院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DS评分、HAMD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的SDS评分、HAMD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 0.05)。与张彦[13]报道的观点一致。通过抗抑郁药物治疗及系统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的实施,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6%,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与张娅峰[14]报道的观点一致,提示健康教育干预有利于改善抑郁发作患者的症状,提高了临床疗效,从而使其能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有效减少了抑郁发作复发的风险[15,16]。

综上,对抑郁发作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王丽杰. 护理干预对抑郁发作疗效及康复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2010,12(18):185-186.

[2] 吴明霞,陈爱民,孙金荣. 健康教育程序在抑郁发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管理杂志,2013,13(6):444-445.

[3] 辛友联,姜振玲,丁明彩,等. 人性化护理在住院老年抑郁发作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2):92-93.

[4] 杨学玲. 整体护理干预对抑郁发作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5):61-62.

[5] 李放. 路径式健康教育在住院抑郁发作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4):3073-3074.

[6] 蔡琳,刘小龙,何伟方. 临床护理干预对抑郁发作患者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 海峡药学,2012,24(3):195-196.

[7] 张莉琴,李向丽. 应用临床路径对抑郁发作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对照研究[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10):1574-1576.

[8] 董湘萍,董建玲,岳涛,等.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对抑郁发作患者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21-22.

[9] 沈渔邨. 精神病学[M].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59-561.

[10] 任雪英,陈利军. 健康教育路径对抑郁发作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5A):30-35.

[11] 夏忠虎. 临床护理路径在抑郁发作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评价[J].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5):655-656.

[12] 李满田. 应用临床路径在抑郁发作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研究[J]. 全科护理,2010,8(6):1687-1688.

[13] 张彦. 健康教育在抑郁发作病人中的应用[J]. 黑龙江医药,2012,2(23):301-302.

[14] 张娅峰. 健康教育对抑郁发作患者康复影响的研究[J]. 甘肃医药,2012,31(7):502-503.

[15] 樊平巧,江连英. 健康教育对抑郁发作患者情绪状况的影响[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6):830-831.

[16] 田建华. 健康教育对抑郁发作治疗依从性及自知力影响的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4):403-404.

(收稿日期:2013-12-23)endprint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入选病例的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别应用t检验或χ2检验处理两组间的差异,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6%,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比较[n(%)]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期间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完全依从率达9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期间治疗依从性比较[n(%)]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抑郁发作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SDS评分、HAMD评分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入院时的SDS评分、HAMD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出院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DS评分、HAMD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的SDS评分、HAMD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表4 两组抑郁发作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SDS评分、HAMD

评分比较(x±s,分)

注:*分别与对照组出院时SDS评分、HAMD评分比较,P < 0.05

3 讨论

抑郁发作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科慢性疾病,已经超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等疾病成为我国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8]。抑郁发作患者主要进行药物治疗,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健康教育是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的康复。健康教育干预使患者能够对疾病正确认识及应对,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及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9]。多种健康教育方法相结合,调动了患者积极参与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主动配合治疗[10]。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完全依从率达94%,而对照组治疗期间完全依从率仅70%。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 vs 70%,P < 0.05)。与夏忠虎[11]报道的观点一致。健康教育是系统性、增效作用明显的心理干预模式,它以传授知识为基础,告知患者和家属所患疾病及治疗方面的相关知识,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使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12]。对抑郁发作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还能纠正其错误的认知,改变其情绪和行为,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和恢复。健康教育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放弃从前消沉情绪,鼓励患者倾诉自己的抑郁情绪,改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如纳差、睡眠障碍、头疼、头晕,头胀、胸闷、胸疼、食欲纳差、腹泻、便秘、尿频、性欲减退等,使其愿意与他人沟通,兴趣提高,逐渐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本研究表4结果显示,出院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DS评分、HAMD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的SDS评分、HAMD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 0.05)。与张彦[13]报道的观点一致。通过抗抑郁药物治疗及系统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的实施,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6%,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与张娅峰[14]报道的观点一致,提示健康教育干预有利于改善抑郁发作患者的症状,提高了临床疗效,从而使其能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有效减少了抑郁发作复发的风险[15,16]。

综上,对抑郁发作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王丽杰. 护理干预对抑郁发作疗效及康复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2010,12(18):185-186.

[2] 吴明霞,陈爱民,孙金荣. 健康教育程序在抑郁发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管理杂志,2013,13(6):444-445.

[3] 辛友联,姜振玲,丁明彩,等. 人性化护理在住院老年抑郁发作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2):92-93.

[4] 杨学玲. 整体护理干预对抑郁发作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5):61-62.

[5] 李放. 路径式健康教育在住院抑郁发作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4):3073-3074.

[6] 蔡琳,刘小龙,何伟方. 临床护理干预对抑郁发作患者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 海峡药学,2012,24(3):195-196.

[7] 张莉琴,李向丽. 应用临床路径对抑郁发作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对照研究[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10):1574-1576.

[8] 董湘萍,董建玲,岳涛,等.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对抑郁发作患者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21-22.

[9] 沈渔邨. 精神病学[M].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59-561.

[10] 任雪英,陈利军. 健康教育路径对抑郁发作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5A):30-35.

[11] 夏忠虎. 临床护理路径在抑郁发作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评价[J].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5):655-656.

[12] 李满田. 应用临床路径在抑郁发作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研究[J]. 全科护理,2010,8(6):1687-1688.

[13] 张彦. 健康教育在抑郁发作病人中的应用[J]. 黑龙江医药,2012,2(23):301-302.

[14] 张娅峰. 健康教育对抑郁发作患者康复影响的研究[J]. 甘肃医药,2012,31(7):502-503.

[15] 樊平巧,江连英. 健康教育对抑郁发作患者情绪状况的影响[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6):830-831.

[16] 田建华. 健康教育对抑郁发作治疗依从性及自知力影响的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4):403-404.

(收稿日期:2013-12-23)endprint

猜你喜欢

治疗依从性健康教育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与治疗依从性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电话出院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对妇科肿瘤患者疗效的影响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老年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探讨
综合性护理措施对前列腺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