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奈印象记

2014-06-01胡建君

检察风云 2014年9期
关键词:雷诺阿美尔印象派

文·图/胡建君

莫奈印象记

文·图/胡建君

《印象·日出》:初晨,“羞涩的少年”涨红着圆脸,在和风与青浪的簇拥下,裹着青紫的薄纱冉冉升起,依依不舍地在海面上拖起一缕金红色的波光,徐徐微风揉拨着青幔上的金片,依稀间,海港那曼妙身姿在晨曦的勾勒下玲珑可见。远远望去,渔夫和着朝雾在水中摇曳,这清透的黑影在光与色的灵动中,仿佛见证着朝日与海港的罗曼史。

克劳德·莫奈是印象主义画家的核心人物。“印象派”得名即来自莫奈写生自阿弗尔港的杰作《印象·日出》,成了自然之美的永恒见证,记录着这位印象派之父的惊鸿一瞥。虽然他不是印象派的唯一创始人,却是彻底贯彻印象派主义及艺术的大师。莫奈致力于把握即时的视觉印象和偶然的构图效果,其作品以色彩和光线的精巧运用而著称。

印象派中的印象派

在炮火的洗礼和机器的轰鸣声中,19世纪的欧洲美术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这是一个灿烂而精进的时代,艺术家们以热烈的情感、丰富的想象来探索自然与生命的本质,每个人都企图用自己的个性和思想照亮头顶的天空。各种美术流派轮番登场,而其中印象派绘画更以它不俗的光辉,长久照耀着整个欧洲和世界画坛。

印象派画家继承写实主义美术让艺术直面生活的创作态度,纷纷离开沉闷的画室,走上街头,奔向海滩,拥抱原野和乡村,凭自己的眼,用自己的心,以快捷的直接写生的方式捕捉身边种种生动印象。他们认为风景之美不在于名山大川,而在于光影变幻中的日常场景和平凡事物。他们的努力,使美术摆脱神性的光环和再现故事的方式,而靠近了自己的本体,人们聆听到了现代美术临近的脚步。

印象派的主将包括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塞尚、莫里索和卡耶博特邓等人。其中莫奈堪称“印象派中的印象派”,他是印象主义画风最为坚定的拥护者和执行者,也是印象派真正意义上的领袖。画派之名便源于他受记者嘲讽为“不如糊墙纸”的《印象·日出》这一作品。作为该团体的发起者与组织者,莫奈带着毕沙罗、巴齐依、雷诺阿等人一起进行大量的外光研究,在枫丹白露森林边上的舍依,在诺曼底的圣米西翁农庄以及盖尔波瓦咖啡馆等地,都留下过他们三三两两的身影与逸笔草草的痕迹。

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在他的画作中,既看不到明确的阴影,也没有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他致力于把握即时的视觉印象和偶然一瞥的构图效果,莫奈曾说:“我们作画如鸟儿啼鸣”,这种返璞归真的迅捷作画方法为作品增添了趣味性和现实性。

莫泊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为《一个风景画家的生活》,描述了莫奈的这种作画方法,并表示了赞叹:“我常跟随莫奈去找寻他的印象。这时候他过的已不是画家的生活,简直像追捕猎物的猎人。孩子们带着或空白或未完成的画布,踉踉跄跄地随他东奔西走。这位讨厌弄虚作假和墨守成规的画家,面对着他的画,等待着、窥伺着太阳和阴影,他几笔就把洒落的光线和飘过的云朵采集下来,快速放在画布上。我曾亲眼目睹他这样抓住一簇落在白色悬崖上的灿烂阳光,把它锁定在一片金黄色调中,使这难以捕捉的耀眼的光芒产生令人惊异的效果。”

由此,光在绘画中被彻底发现并完美运用。对莫奈来说,绘画过程中的停顿,不是因为模特的骚动或灵感的缺失,而来自那句颇为“莫奈”的答案:“不,我在等候太阳。”

莫奈的漫画

1840年11月14日,莫奈出生于巴黎。在他五岁时,全家移居到诺曼底的哈弗港,开了一家杂货店营生。哈弗港有高高的悬崖和变幻莫测的大海,瞬间吸引住了这个内心波澜壮阔的天蝎座少年。他经常逃课出去,整日眺望大海与多变的天空,并试图将那些多变的色彩和线条形诸画面。所以,当父亲希望他继承杂货店时,莫奈早就打定主意要成为一个艺术家。他说:我愿永远站在大海面前或波涛之巅。

在枯燥的法文课堂上,心有旁骛的莫奈觉得很不自在,便在笔记本上偷偷给老师们画速写肖像。他常常能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和动态进行夸张变形,神情惟妙惟肖。当他逃课坐在哈弗港边时,又见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形形色色的人,便带着自己的好恶情绪,把他们一一定格在画面上。莫奈早熟的绘画才能,在他画的人物漫画上展露无遗。如1857年所画的《头戴马德拉斯布的女黑人》中,莫奈毫无保留地描绘出这位身着传统服饰的安地列斯妇人的丑陋。她头上戴着马德拉斯格子花纹头巾,张扬飞舞的蝴蝶结下,是一张极度夸张丑化的面容,与人物上半身苗条、高傲的处理方式形成绝佳的对比和讽刺。

十多岁时的莫奈已小有名气,小城里的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小小漫画家,更有上门来求画像者,有时来的人竟比来他们家买杂货的还多。小小的莫奈得意极了,他为自己作品开出的价格是每幅20法郎,他很快地成为一个“城里的要人”。在画框店的橱窗里,他的漫画四五幅成一列地骄傲陈列着。

此时,莫奈绘画生涯中第一个重要的老师——欧仁·布丹出现了。他比莫奈大十六岁,喜欢画画,十七岁时便在勒阿弗尔开了一家文具与画框店,在那里,他为那些到海岸避暑的美术家的作品配框,并代售他们的作品。在他的主顾中,有古典派大师库提赫与特洛容,他也从大师那里得到很多教益和启迪,并在后来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少年莫奈。

布丹擅长画风景,被誉为“天空之王”。他所描绘的诺曼底海滩度假胜地的风景画成为印象派的经典,明净的天空、透明的色彩和新鲜的感觉是他作品的主要风格。比如他画于1863年的《在海边》,描绘出了透彻清新的空气、变动不居的水面和迷离莫测的光影,使雾霾城市的居民们观之而心生艳羡。

布丹看过莫奈的漫画,很是欣赏,认为“他们是有趣、巧妙而漂亮的,一看就知道,很有才华”。布丹一面教莫奈画画,一面把自己的体会告诉他:“当你画画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个最初印象,这个最初印象非常重要。因此,你要非常顽强地保留自己最初对景物的印象。”这些话语对莫奈的影响是终身的。

在跟着布丹学了六个月油画以后,布丹提议他去巴黎正规地学习绘画。这个提议得到了莫奈父亲的支持。1859年5月,莫奈带着布丹写给巴黎一些小有名气的画家的介绍信,满怀着憧憬,从海边小城勒阿弗尔来到繁华的大都市巴黎,开启了印象派之旅。

莫奈的朋友

莫奈的父亲本希望他到了巴黎,可以进美术学院受正规的训练,而莫奈的叛逆个性使他拒绝学院派教育而流连于各种沙龙展,与一些个性自由的艺术家们相谈甚欢。其中,巴比松画家杜比尼和特洛容对他影响很深。

特洛容曾是布丹在勒阿弗尔的老主顾,所以有一天莫奈带着两张静物画去专程拜访了他。特洛容建议他经常到乡村去画速写,并接受一些专门的人体素描训练,还要到卢浮宫去作些临摹工作。

在维斯学院,莫奈又认识了一位重要的朋友——毕沙罗,后来成为印象派的主将。毕沙罗一直被后人称为“印象派的米勒”。他的画风充满一种农民的质朴与单纯的诗意。与莫奈一样,他热爱乡野与农村,也是最早去外光下作画的一位先行者,并发展出一种新的画法:由顿挫的笔触及细密的斜线布满全画,让画面有阳光律动之感,使景象稠密、缤纷。毕沙罗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对于比他小十岁的莫奈更是关心有加,他们经常背着画架相约去巴黎附近的农村对景写生。后期印象派代表塞尚认为毕沙罗是“最接近自然的一位画家”,其充满浪漫诗意的田园式绘画,也促使莫奈坚定了忠实双眼和内心去作画的决心。

短短的兵役期之后,22岁的莫奈再次来到巴黎求学,进入古典主义学院派画家格莱尔的画室,在此结识了同学巴齐依、雷诺阿和西斯莱。四人志同道合,经常结伴出去写生,诗情画意的枫丹白露森林中,处处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莫奈一直关心的是整个大自然,以及自然给予自己的第一印象,他说:“当你去画画时,要设法忘掉你面前的物体,一棵树、一片田野。只是想这是一小块蓝色,这是一条黄色,然后准确地画下你所观察到的颜色和形状。直到它达到你最初的印象时为止。”

莫奈最多的是和雷诺阿一起,在夏都、蔚蓝海岸和意大利等地作画,经常并肩绘制同样的题材,分析瞬息的光影之变。雷诺阿还曾寄居在莫奈的维特伊家中。他们的绘画创作和生活呈现很大的交集,关系可见一斑。1872年,雷诺阿画了一幅《阅读中的克劳德·莫奈》,描绘的正是当时莫奈在阅读报纸的家居模样。画中莫奈以侧面形象出现,头戴圆顶礼帽,身穿黑色外套,嘴里叼着从不离手的烟斗,正全神贯注地阅读,烟斗中冒出的蓝色烟雾形成暗夜星空般的旋涡。同时期,雷诺阿还画了《克劳德·莫奈夫人画像》,和莫奈画像同一尺寸,画的是半身的卡美尔的四分之三侧面肖像,神情略带矜持,十分生动可人。这两幅作品,也为美术史留下一段友情佳话。

莫奈的一生得遇许多良师益友,可以说这些人一路伴随莫奈成为艺术大师。前面提及的欧仁·布丹是莫奈一生中最初并具有关键意义的导师,他对莫奈的教导渗透了莫奈的灵魂,影响了他的整个创作和人生。而雷诺阿、巴齐依、西斯莱、莫里索、卡耶博特则是印象派的重要画家成员,也是莫奈的艺术良伴。另外,还有杜朗、乔金德等其他挚交好友,经常在圈中聚会。

正是莫奈和他的朋友们,一起走出画室、深入乡村、徜徉于海滩和森林,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及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的迅捷手法,将变幻不定的光色效果定格在画布上,留下了各种瞬间的永恒美好图像,从而让印象派美术运动的影响遍及各国,流传永年。

莫奈的妻子

翻开莫奈的早期画册,画中女性几乎都以同一个女子——卡美尔为原型。这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弱水三千,但取一瓢,虽然前妻病逝后,莫奈再次结婚,并且与第二位妻子爱丽丝生活的岁月远比卡美尔要长,虽然画作中也曾出现过艾丽丝的身影,但人物脸部模糊,身形似乎仍然是卡美尔的样子。

因为《草地上的午餐》,他们在塞纳河边相遇。那年,莫奈25岁,卡美尔18岁。那时卡美尔是他的模特。这位少女娴静、羞涩、清纯,令莫奈一见倾心。但莫奈的父亲却不喜欢这个女孩的模特身份,逼迫他们分手,并中断了经济来源。善解人意的卡美尔不离不弃,始终陪伴在莫奈身边。1867年,他们的大儿子出生了。二人真挚的感情最终感动了莫奈的家人,1870年,他们终于结婚了,在特鲁维尔海滨城市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蜜月期。莫奈画过一幅《在特鲁维尔海边》,如同摄影机捕捉下的美好瞬间。只见卡美尔坐在沙滩的椅子上,背对大海,若有所思。背景中漂浮的云朵,在夏日的光线中转动,不禁令人想到作家杜拉斯的描述:“待我一离开特鲁维尔之后,就有阳光亡失之感……”那确实是一段充满阳光的透明岁月。

莫奈的花园

罗曼·罗兰说:“他的艺术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的光荣。”莫奈的画被视为法国国宝,而他自己却认为,故居和花园才是他最美的作品。中晚年时期,莫奈花费40年时间在吉维尼花园生活与创作,他恣意赏花养花,亲手造就了一个绝妙的“水上花园”。

吉维尼时期,莫奈的主要工作是更为系统地对光线进行研究。他先是对自己感兴趣的景物进行细致的描绘,随即发现同一个景物受自然光线影响的效果持续时间十分短暂,色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为了追求一刹那光线的变化,他开始从一个固定视角去一张接一张地捕捉瞬间光影效果,以期“获得自然的某一方面的真实印象,而不是一幅由人工组成的图画”。系列画的出现,标志着莫奈的风景画已经炉火纯青,其晚年所创作的睡莲组画可谓巅峰之作。

从1897到1926年,莫奈大概画过181幅主题为《睡莲》的作品。他去世后有8幅巨幅睡莲系列装饰画赠给法国政府,现收藏在巴黎橘园美术馆。对于画面中如流动的诗一般的睡莲,易斯·瓦多伊有过一段恰当的评论:“在我们看来,他早期的作品没有一幅能与精妙绝伦的水上风景相媲美,这组画把握了春天的色彩。画中的水有时呈浅蓝色,有时像金色的溶液。在变化莫测的绿色水面上,映照着天空和盛开的清香四溢的睡莲。它形神兼备,是一曲春天的赞歌。”

莫奈的晚年,一直以花园中的睡莲、百子莲、垂柳、紫藤花、鸢尾花与日本桥为主题,创作出一系列光影迷离、为世人所景仰的传奇之作,如同天籁般的音乐,又像永恒的诗歌。也许,在他晚年视线模糊的记忆片段中,卡美尔一直与他在一起,生活在最美的吉维尼花园。除了太阳之外,只有这个女人,值得他终生守候与爱恋。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

猜你喜欢

雷诺阿美尔印象派
荷兰退休校长打造了一家“赝品”博物馆,没有真迹,但好评如潮
遗忘与发现
绘画大师雷诺阿画里的春天
「印象派画家」金农
与雷诺阿一起画美好
痛苦逝去,唯美犹存
印象派画家启发了我
印象派大师
浅析印象派与当今设计
纪念梁耀教授逝世一周年专题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