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术后血栓性静脉炎效果观察
2014-05-31郑桂凤
郑桂凤
患者在接受妇产科手术治疗后,很容易患有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是一种妇女产后高发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据不完全统计,妇科、产科患者患有血栓性静脉炎疾病的概率分别达到了0.09%和0.11%[2]。产生该病的主要原因是女性处于妊娠期时,血液的状态处于高度凝固,并且子宫在妊娠期处于增大状态,这一状态压迫下腔的血脉,从而导致血液反流受阻,还有的患者患有子宫肌瘤以及卵巢囊肿,这两种疾病都不同程度地阻碍血液循环,从而使患者患有血栓类疾病[3]。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抗生素,抗凝药物等西医疗法逐渐成为治疗妇产科术后血栓性静脉炎的主要方法。本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术后血栓静脉炎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泰和县中医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60 例患有妇产科术后血栓性静脉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5~56 岁,平均年龄(34.7±4.2)岁。其中有16 例患者曾经患有子宫肌瘤或卵巢类疾病,其中已经接受子宫切除手术10 例,肌瘤剔除手术4 例,卵巢囊肿剥出2 例。有24 例患者因为妊娠血压高、大龄产妇、胎儿大等原因接受剖宫产手术。18 例患者下肢发生血栓,有22 例患者盆腔发生血栓。患者的发病时间:最早发病的患者在手术后1 d 便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发病最晚的患者则在手术后14 d 才发生血栓性静脉炎,患者发病时间在手术后3~7 d 阶段最为多,占本次发病患者的80%。患者住院15~130 d,平均住院时间为(41.3±10.8)d。根据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2 组,每组各30 例,统计学对比2 组患者年龄、病情、发病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不显著有可对比性。
1.2 确诊依据 血栓性静脉炎疾病的诊断依据如下[4]:(1)患病部位疼痛,受损肢体呈肿胀状态。(2)工作发热并寒冷颤栗,血液检查结果表明血黏度过高或者显示为感染。(3)患者的上述症状经过抗生素治疗后效果不佳,而是用肝素治疗24~48 h 后有显著效果。(4)患者所患过疾病中有的疾病可以诱导发生血栓性静脉炎。(5)经过有关仪器检查,确诊为患有血栓性静脉炎。
1.3 治疗方法 按照患病程度将病情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两种,对照组急性患者给予2 g 的菌必治药物与浓度为5%规格为500 mL 的CS 联合用药,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注射1~2 次/d,同时给予50~100 mg 的肝素与浓度为0.9%、规格为500 mL 的NS 药物,进行静脉注射,并持续注射24 h,在需要的情况下为患者提供尿激酶药物,以此来控制患者的感染情况,避免血液凝固,溶解血栓。观察组急性期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具备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效果的中药用于治疗,服用中药1 剂/d,煎服2 次,连续治疗3 d。对照组慢性期患者给予患者2.5 mg/d 的华法令治疗,服用8 mg/d 的阿司匹林,补充200 mg/d 的ATP。观察组慢性期患者给予活血化瘀,利湿通络功效的中药作为辅助药物,对患者进行积极治疗,每天送服1 剂中药,7 d 以后观察患者患病情况,随时加减药物。
1.4 疗效判断标准 参考资料[5]制定本研究疗效评价标准。(1)显效:治疗后,患者的患病表现消失,医学检查证实患者血管再通性良好。(2)有效:治疗后,患者的患病表现大部分消失,只有足底感觉到有轻微的疼痛感,医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3)无效:治疗后,患者的患病表现未见消失,血栓性静脉炎症状还会偶尔复发。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 统计学软件,正态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为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3.3%,2 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血栓性静脉炎属于血瘀证,当患者处于急性期时,一般表现为脉络淤塞、湿热阻滞,治疗时应该清除患者体内热量,解除毒素,降低血液温度,化解血瘀[6-7]。可以基于中药赤芍、当归、蒲公英、败酱草、丹皮、银华、丹参等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处于慢性期时,应该活血化瘀、疏通脉络,去除湿气[8-9]。一般给予王不留行、生地黄、黄芪、赤芍、桃仁、红花、泽泻等药物进行治疗,以此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促进血液的流通,改善体内循环,控制血小板的功能。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 给予具备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效果的中药用于治疗,每天服用1 剂中药,煎服2 次,连续治疗3 d;慢性期给予活血化瘀,利湿通络功效的中药作为辅助药物,对患者进行积极治疗,每天送服1 剂中药,7 d 以后观察患者患病情况,随时加减药物。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显效6 例,无效仅1 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7%,而单纯给予西医治疗的患者无效5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83.3%,显著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术后血栓性静脉炎效果非常显著。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后血栓性静脉炎疗效显著,较西医效果更好,临床应用价值更为显著。
[1]吕岳军.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J].实用医药杂志,2012,29(5):418-419.
[2]聂英.中西医结合疗法预防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6):184-185.
[3]何红莲,张瑞礼,胡晓萍.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4):412.
[4]张颖,陶航.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28 例[J].中外医疗,2012,31(11):58.
[5]郜丽晓.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4):668-669.
[6]黄筱竑,章彤华.妇科良性病变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6):408-410.
[7]陆南山.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2):3605-3606.
[8]孔祥荣.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性静脉炎36 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7):109-110.
[9]张小梅.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血栓性静脉炎10 例[J].时珍国医药,2013,24(6):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