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团队式管理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探析
2014-05-31廖学尧
廖学尧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多发病,指的是由不同病因导致的急性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临床特征主要有起病急骤、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等[1]。该病发病因素有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等疾病,治疗和预防引发脑卒中的疾病,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脑卒中发病率与复发率。由于大多数脑卒中患者治疗后会遗留诸多问题,如身体残障、认知功能障碍、焦虑抑郁状态等,给其生活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防治或改善患者各种功能障碍[2]。本研究选取96 例社区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全科团队式管理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广东省四会市城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96 例社区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51 例,女45 例,平均年龄(41.0±1.5)岁,平均病程(5.6±1.3)年,按脑卒中类型分为11 例出血性脑卒中,85例缺血性脑卒中。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的临床诊断标准[3],且经颅脑CT 或MRI 确诊,无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无严重认知障碍。随机将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48),研究组中男25 例,女23 例,平均年龄(41.0±1.3)岁;对照组中男26 例,女22 例,平均年龄(43.0±1.1)岁。2 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采用全科团队式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治疗与随访。研究组具体干预方法主要有:(1)组织团队干预小组,对社区脑卒中患者进行全科团队式管理,小组成员主要有临床医师、护理人员、专业康复训练人员、心理咨询师等。在临床医师与康复训练人员对患者病情评估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管理方案,同时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对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充分发挥干预管理方案的有效性。(2)宣传教育指导。心理咨询师以集体心理治疗方式,每周1 次每次1 h 对患者进行宣传教育指导,内容主要包括心理指导、疾病知识讲解、不良行为纠正等。(3)药物治疗与护理。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予适当药物治疗,同时护理人员实施专业护理或进行护理指导。(4)康复训练。专业康复训练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居家功能恢复训练,训练项目主要包括躯体功能训练与认知功能训练,如肢体运动、书法、珠算等[4]。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均进行1年随访,对比观察2 组干预前与干预1年后功能与心理健康状况。
1.3 观察指标 干预前、干预1年后,采用相关量表评定患者功能与心理健康状况,如:FCA、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FCA 的有效度和可信度已经临床验证,有2 大类,即躯体功能类、认知类,躯体功能类包括自我照料能力、括约肌功能、转移功能、行走功能,认知类包括交流能力、社会认知能力,总分越低功能受损越严重。HAMD 总分≤ 7 分为正常,>7 分为可能或肯定抑郁;HAMA 总分≤7 分为正常,>7 分为可能或肯定焦虑,HAMD、HAMA 总分越高抑郁程度和焦虑程度越高[5]。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1.5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所有数据。正态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2 组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功能状况对比 干预前,研究组FCA 总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1年后,2 组FCA 总分均有所提高,且2 组躯体功能总分、认知能力总分、FCA 总分对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功能状况对比(分)
2.2 2 组抑郁、焦虑情况对比 干预前,研究组HAMD 总分为(10.77±3.70)分,HAMA 总分为(7.43±2.86)分;对照组HAMD 总分为(10.19±4.51)分,HAMA 总分为(7.12±3.95)分,2 组HAMD 总分、HAMA 总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1年后,研究组HAMD 总分减分值为(-1.84±1.97)分,HAMA 总分减分值为(0.12±1.03)分;对照组HAMD 总分减分值为(0.76±1.36)分,HAMA 总分减分值为(-0.19±0.88)分。2 组HAMD 总分对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HAMA 总分变化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起病急骤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也称脑血管意外、脑中风,主要病因是动脉硬化,最终导致脑出血与脑血栓。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该病发病年龄逐渐呈低龄化趋势,据相关临床资料显示最年轻的患者为7 岁[6]。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康复发展滞后,专业康复机构缺乏足够资源,使得脑卒中患者普遍存在社区康复或家庭康复护理,也就是说,患者出院后需做大量维持性训练,巩固已取得的疗效,并进一步促进功能恢复与心理健康。个体化、系统化的社区康复或家庭康复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高其生活质量[7]。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1年后全科团队式管理研究组FCA 总分、HAMD 总分、HAMA总分变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给予社区脑卒中患者全科团队式管理,可有效改善其整体功能水平、认知功能水平及不良心理状况,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8]结果类似。
总之,全科团队式管理集医疗、保健、康复指导为一体,是一种全面兼顾的全科医疗服务,具有连续性、协调性特点,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具有良好影响,可促进患者功能康复,提高整体康复水平和生活质量。
[1]胡永善,于健君.脑卒中的社区康复指导[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2,11(8):562-565.
[2]江晓峰,赵庆洁,胡雪艳.我国脑卒中社区康复初探[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12):1149-1151.
[3]张颖.社区脑卒中患者康复管理的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1):2010-2011.
[4]李葆华,黄润州,侯淑肖,等.脑卒中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13-15.
[5]戴志凌,刘洁新,邵雪.家庭康复指导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及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4):689-690.
[6]管惠娟,尹娜,梁万年.我国社区护理队伍的现状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4):1064.
[7]高璇,张晓,孙燕.脑卒中患者康复住院费用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3):1453-1455.
[8]刘洁梅.早期介入心理治疗对急性脑卒中的疗效影响[J].当代医学,2013,19(21):30-31.